情趣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02-23 23:06:43 版权声明

情趣教学法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1篇

一.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 little elephants stand in a line!Ten little trunks waving! Hello, hello,hello1,Oh! Time to go!再如,在Hide and Seek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藏书者(A)、找书者(B)和裁判员(C)。A问:Where is the book? B答:It is in the bag!如果正确,C就回答Yes,否则回答No。在后者情形,就要罚找书者唱一首歌。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趣 教学 涉外 护理英语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化趋势愈见显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此时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护理知识和实用技能,还应该熟练的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国内外的就业形势,我校设立了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本人在涉外护理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探索性的加进了情趣教学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何为情趣教学法

所谓情趣教学就是指教师可以利用情趣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情趣教学要以情感为基础,以体验为方法,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健康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学到新本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运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本领。

在对于涉外护理英语学生的教学当中,利用这种情趣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英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到医护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好的把医学和英语结合,让学生体验智力活动与审美情感的愉快,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涉外护士的毕业就业打好夯实的基础。

二、情趣教学法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和涉外知识的统一,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英语教材的基础教学任务,还要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善于利用涉外护士护理英语的学习特点,提供必要的经验型,预备性外语知识,把以前学的知识和新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

另外,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西方风土人情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涉外护理系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对这些文化有着强烈的了解欲望,需要这些知识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个正好给教师了一个极佳的教学机会,可以充实并且丰富教学内容,适当的添加国外护理的一些基础英文知识,比如相关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型和对话,介绍一些与所学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文化等知识,这样就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学到了和涉外英语相关的一些小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二)模拟实际护理情境,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技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涉外护理的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训练型的会话表演。其实这就是一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学生来控制课堂,教师起辅助作用,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意识,把书本死知识转化为情景活本领。

教师首先在课前安排好模拟情景会话的基本内容,以医护英语会话为基础,分角色扮演医护关系。这种方式就使本身很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形象的语言交流,很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把本身很枯燥的护理英语中大篇幅的难点变成了实际操作,给学生以真实感、存在感。上台表演的学生当然在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熟背句型,准备道具,设置场景到最后的上台表演,一步步的其实都是在学习;而台下的“观众”看到同学做的表演也会蠢蠢欲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满足了大学生天然的表演欲望,还增进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三)丰富课内外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内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好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因为多媒体图、文、声并茂,能够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通过多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和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接受和模仿。

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水平,还可搜集一些经典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英美电影给学生播放。这些电影最好是选择画面唯美,故事情节曲折,对话经典原汁原味,而且在影片当中有丰富的国外文化背景,这样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视野有深远的意义。

2.课外开展英语交流作用佳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积极组织英语角,护理英语技能比赛,医学英语词汇学习小组等等,给学生创造锻炼英语听、说、用的机会。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一些国外的护士通过MSN,E-mail等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的交流水平,也可以学习到国外最前端的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这样就建立了 “立体化”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情趣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3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结合音乐的特性,进行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情趣音乐教学法。在情趣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故事、情境创设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情感,继而表现音乐,让幼儿的音乐体验逐步发展,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音乐活动中的情和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

1.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种能够引导幼儿情绪的,让幼儿能够体会作品的情。

2.在聆听音乐时,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情绪去激发幼儿,让他们的情绪由此而调动,这便是教师的情。

3.幼儿在作品和教师的感染下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此为幼儿的情。

二、趣

这里说的“趣”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我们所选的音乐作品都是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作品具有趣;这个活动的过程充满了趣味;这种新奇的教学方法具有激趣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突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的: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在教学中,笔者会为幼儿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魅力,这样,他们就会有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兴趣了。笔者把这一步称为教学的第一步。如在上中班歌曲黄梅戏《开酒店》,先创设开酒店情境,让幼儿玩角色游戏开酒店,让幼儿在玩中理解歌词内容,激起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同时边游戏边学习歌曲,幼儿很快学会了歌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所创的情境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切忌形式新颖却离题甚远。

2.趣味导学,帮助幼儿理解与记忆。在情趣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来选择一些儿歌、舞蹈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音乐作品。如教小班《春天》这首歌时,笔者选择了图谱作为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的支架,首先,笔者给孩子们放音乐,让他们认真倾听,然后向他们出示图谱,让他们理解歌词,看图谱,听了几遍以后幼儿很快能看图谱边听边唱歌曲。这种一目了然的方式非常方便幼儿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也变得更加有效了。

3.抒感,用心表现。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并将其表达出来。这一步是情趣音乐教学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步,幼儿才能够真正地融入音乐,将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在激发幼儿情感方面,笔者采取了几项措施:

(1)教学多一点灵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多变的教法都是让幼儿愉快歌唱的剂和助推器。如在歌曲《开酒店》中再次欣赏歌曲前,引导幼儿讨论:大厨是怎样的表现,服务员是怎样服务,顾客夸赞饭菜香时应怎样唱。幼儿讨论的结果:大厨应该是最神气的,服务员要最热情,顾客夸赞饭菜香时最响亮。教师简单的引导不仅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感,而且也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歌曲的趣味性。这不仅是对幼儿的尊重,而且还让幼儿觉得好玩,有了再练习的兴趣。

(2)教学多一些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的学习更主动,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唱得更自然。例如歌曲《开酒店》是黄梅戏,也是安徽地方戏曲,平时幼儿很少接触,对他们来说是有些陌生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前,我要求幼儿家长搜集相关的视频让幼儿观看。让幼儿初步了解黄梅戏特有的曲调。活动时,播放黄梅戏《女驸马》《打猪草》等,让幼儿欣赏,通过对比让幼儿感受黄梅戏与儿童歌曲的不同。

(3)教学多一份真情。在情趣音乐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演唱,让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幼儿的心。孩子们被富有真情的歌曲感动了,被吸引了,就会逐步跟随教师进入到音乐的世界,并达到终极目标——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作品的感受。笔者看来,我们所做的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孩子一首歌,而应该让孩子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学会表现音乐,这才是我们幼儿园音乐教学所要做到的。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教法探究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是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同时,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二)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是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二是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三是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四是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英语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方法探究

在情趣教学中,“情”,即师生情感与良好关系。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导学,让学生喜爱教师及其所教的课程。而“趣”,即趣味。这要求教师增加教学趣味性,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表演、竞赛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与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情趣教学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使得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英语语言讲授、句式训练,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学生智能的开发过程。

一、 开发与利用教材,模拟交际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每单元都有一定的交际情景,对话情景。同时,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结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材内容置于可看、可听、可说、可演的情景中,让学生模拟交际情境,使其在真实情景中感知知识,增强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7A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一课时,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运用How much所引导的问句及其答语,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讨论物品价格、颜色,购物时的日常用语以及对服装的喜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讲台布置成商店柜台,将学生的鞋子、小饰品、学习工具(刀、尺、笔)等作为销售货物。在“商店”门口挂上“closed”或“open”招牌,引入英语“The shop is closed/open”。 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展开购物的情景对话表演。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使用学过的不同礼貌用语与购物用语。如: 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you show me ...? /Have you got any ...? /How much is it(are they)? /What does it come to? /What color do you want? ...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处于听、视、说、演氛围中,不但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巩固知识,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活跃了英语课堂氛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 联系学生生活,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在英语教材中,多数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包含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用的知识,这需要教师加以巧妙利用,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发掘其中所隐含的趣味性因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与体会知识,从而掌握知识。

如教学7B 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三碗大小不等的盛满多种食材的食物,然后让学生品尝一下,说出食物名称,并写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方式,可让学生联系所学词汇,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通过亲身体验,进入到新词汇的学习中,如noodles, tomatoes, cabbage, chicken, beef等。教师可以提以下问题: ①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②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bowls of noodles? ③ Look at the numbered list of ingredients. Ask students to match each word with the foods.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展示自我,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接着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书本情景,或者自设情景,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操练重点句型。在课文教学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英语来表达怎样定餐及一些就餐礼仪。并鼓励学生尝试着为饺子与面条写宣传广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 开展竞赛式游戏,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6篇

一、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力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迅速渗透教学课堂,并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所具备的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将学习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两幅漫画,其中一幅的内容是: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悠哉悠哉地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牛鼻子,健硕的牛顺从地跟着牧童往前走。而另一幅画的内容则是:一个高大的壮汉用尽全力拽着牛尾巴,试图让牛跟他走,但牛却四肢铆足了劲抵抗他,使壮汉寸步难移。这两幅漫画通过多媒体予以展示后,顿时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借势导入新课,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课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并与多媒体所展现的风趣漫画形成了“记忆链接”,使学生对该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充满了情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即多媒体毕竟只是教学辅助设备,如果为了片面迎合学生的爱好,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而使多媒体的展示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那么就失去其应有的辅助意义而本末倒置了。

二、 利用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说理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势必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建立国际新秩序》时,可以就最近菲律宾染指中国南海黄岩岛这一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因为教师所提出的讨论话题正是目前上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下到平民百姓的茶余饭后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投入,情绪非常高涨、气氛非常热烈,从而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既然和平与发展互相联系、互为条件,那么,是不是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闻热点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贴近生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通过师生互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施情趣化的教学活动,首先要以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基础为前提。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和积极互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章节时,可以精心设计教案,事先准备一个与该学习内容有关的小笑话,在课堂上采取“抖包袱”的方式讲出来,从而在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张三和李四是住得不远的邻居,他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人。张三卖红枣,李四卖核桃。李四发现张三的生意总是做得比他好,于是,有一天李四借故来到张三的摊位前,只听得张三亮开嗓门喊道:“卖枣喽,新鲜的红枣,大枣小核,小枣无核,香甜可口,快来买喽。”随着吆喝声,顾客纷纷前来,一会儿,张三就卖出许多红枣。李四一听,大受启发,回去后,模仿张三的叫卖用语“如法炮制”,但顾客不听则罢,一听掉头就走,一天下来,李四的嗓子都快喊破了,却连一颗核桃也没卖掉,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李四到底在叫卖时是怎么吆喝的?

教师讲完这个小笑话的上半段,留个“包袱”让学生开动脑筋“往外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群策群力”,完成了这个笑话的下半段内容。

学生:李四从张三那儿回来后,扯着嗓门底气十足地喊道:“卖核桃喽,新鲜的核桃,大核桃小核,小核桃无核,香甜可口,快来买喽。”顾客一听,心想,吃核桃就指望吃中间的核呢,这核桃没法吃,可别在他家买了。所以,一天下来,李四一个核桃也没卖出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促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幽默诙谐的小笑话,使政治教材中的思想观点深入浅出,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心领神会,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7篇

一、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课堂教学轻松氛围

古语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英语教师要想赢取学生的信任与亲近,必须以爱为途径,使师生在情感方面产生“双向反馈”,发挥情感的媒介作用,实现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效果。以模仿句型训练为例。因为句子本身的交际语言结构是相对独立的,在说话人情感、语言内容的作用下,很多词组、单词在读音以及声调方面均变化显著,而不少学生急于求成,急于模仿,要是单词发音难度大或者句型很难上口,就容易导致模仿失真。学生模仿多次失真,就会打击学生开口的积极性,或者由于发音总是错误,就会容易产生挫败感,最终导致“羞于启齿”。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不要焦躁,要以亲切的态度、富有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对学生多加鼓励,以使课堂上过于严肃紧张的纠错氛围有效缓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放松心态,克服为难心理,不再紧张焦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构建恰当的教学情境

对新知识、新事物,小学生总是存在一种好奇心理,充满兴趣,这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英语学习方面同样如此。但是受年龄特征制约,小学生的这种兴趣往往是暂时性的。所以,要是一味机械地展开句型、单词、会话、反复书写、认读等练习,学生很容易形成厌倦情绪,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是教师能够善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构建合适的生活情境,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不再存在厌倦心理,有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小学英语教师也要善于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积极辅助作用,创设恰当的情境展开教学。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效率。

例如,可以用录音机播放课文,使学生认真听音,仔细模仿,把握好标准的语调、语音;也可以利用录音机自己录音自己听,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段录音,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还可以用幻灯片展示所教的单词或物体,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要是条件允许,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录制贴切的景象,展开录像教学。以介绍汽车相关内容这部分为例,教师可提前拍摄不同地点、不同形态的汽车。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强烈的刺激,进而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声音与直观的形象配合,语言与情境实现了交融,将学生引入了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产生了真切的临场效果。学生经过耳濡目染,显著提高了自身的识记水平,学习效果明显增强,也让英语语言学习充满乐趣。

四、将游戏引入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英语教学,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游戏,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知识的掌握,实现寓教于乐。

要对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的特点充分把握,尊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灵活采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90%的小学生表示对课堂教学游戏非常喜欢,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这是由于通过游戏,小学生切实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以句型训练为例,利用游戏的形式展开就会有趣很多。所以,要善于将游戏这种形式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很多英语游戏具有比赛的特点,这激发了学生的获胜欲望,使得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游戏过程中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表现欲,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加积极主动。

五、将歌曲引入英语教学,利用唱歌巩固所学知识

唱歌可以使人情绪愉快、轻松、兴奋。这一点与小学生心理非常符合,所以,唱英语歌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前一首歌有利于对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上课过程中,利用歌曲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感以及紧张情绪,进而以更加旺盛的精力继续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旧谱填新词”,将教学中所学句型、词汇编成歌,配合优美的手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就学会歌唱,轻松完成知识要点的记忆。歌曲简短、有趣,真正实现了寓学于乐,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完成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课堂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9篇

从教师角度而言,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我们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虽然教学方法有千种万种,但绝对不是一个死的定律。我们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科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实施教学,以便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法优化设计营造氛围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匮乏,在对待学习上易于情绪化。当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对知识有了好奇心时,便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注意力也就会特别集中。反之,当他们觉得所学知识枯燥无味时,自然就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便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知识的积累和和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和入门阶段。我们一定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重视情趣的激发和培养。一、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围绕这些特征和要求,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PEP3 Unit4 Part B Let's talk时,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健忘的John收拾房间”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对话操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展示:Are they on/in/…?和No,they aren’t.播放课件:(语音对话)T:Good! Where are the flowers?Ss:They are in the bedroom.T:Look this is a fussy bedroom.John is forgetfu1.Let’S help him.Where are the pencils?Ss:John,let me help you.启发式提问:Are they on/…?T:Maybe.Are they on the desk? Yes,they are.T:Where are the dolls? S1 John,let me help you.Are they on the desk?T:No,they are’t.S2:John,let me help you.Are they on the shelf ? Ss:No,they aren’t./Yes,they are.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我特意在课件中加入声音,让学生根据课件的声音来判断,当放错位置时,课件就发出sorry的声音,当放对位置时,课件则发出拍掌的声音。真正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学特色。二、优化教学设计,调动学习热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也是进行外语教学的基础原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采取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够促使他们主动进入到学习状态。众所周知,小孩子对比较直观好玩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无意识记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采取一些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亲切、自然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例如,在教学PEP 5 Unit 5“My New Room”中的Mike’S room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画出Mike的房间,这样便可让孩子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从整体去理解文章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PEP 8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Read and say时,我先由“Do you like taking a trip ? Where did you go?”导入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自己曾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就为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 When are you going ? Who are you going with ? How are you going ?”句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教学PEP 6 Unit 3 “My Birthday”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阅读理解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家庭生日卡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卡片,并把精心设计的卡片作为礼物增送给家人。这样不仅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情感教育,这一切妙处都应该归功于“情趣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三、加强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氛围小学英语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受年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感性之上。如果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巧妙融入各种游戏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而且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PEP Book4 Unit3 Part A Let’s talk 当中的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it is./No,it isn’t.时。我采取竞猜抢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衣服,放在讲台上。 T:Hello,S1.W here is your jacket ?Sl:It’s on the teacher’s desk.T:(拿出一件不是他的问)Is this your sweater?学生纷纷抢答:S:No,it isn’t.T:You can say:No,it’s not.T:Is this your skirt?S:No,it’s not.再如,学习PEP3 Unit4 Part B Let's talk时,我以课本中圣诞节即将来临为背景,设计了“圣诞大派送”游戏。让学生伴随着欢快的圣诞音乐,用英语进行交流,传送礼物、传递快乐。S1:Hello,…. I have…. For you. Close your eyes. Please. OK! Where are the…? S2:Are they on/in …? S1:No,they aren’t./Yes,they are. Look,they are on/in/under….由此可见,这样的师生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孩子们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总之,小学阶段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优势,重视学生情趣的激发和培养,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教学波澜不惊、了无生气的状况,让小学英语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刘艳娥.游戏在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教育艺术,2005,(9).

[2]刘咏梅,李毅.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6).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10篇

一、故事描绘

故事是学生最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所以通过故事的导人,通过语言的描绘来表现情趣,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思维想象,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1)全程式的故事渗透。以一个完整的故事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带着丰富的感彩参与整个故事情趣,感受喜怒哀乐,品味美的意蕴。(2)悬念式的故事情趣。设置悬念式的故事情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表现学生时个性。如教学《画太阳》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入情境:太阳是美丽的,但在每个人心中的太阳又是不同的,在农民伯伯的心更希望夏日的太阳是蓝色的,在工人叔叔、警察叔叔的眼里的太阳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进行联想绘画:长满眼睛的太阳是为盲人设计的;一半亮一半暗的太阳是为警察叔叔设计的一个太阳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太阳更亲切、更感人,孩子们一颗颗诚挚的童心,闪烁的爱心。

二、表演体会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型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如教学《画青蛙》,让小朋友扮演成青蛙,自由自在地表演,使小青蛙拟人化,那作品中的小青蛙就意趣盎然,生动可爱。

三、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其强烈的过程渗透,形象直观,使孩子们的求异性心理得到一种满足,感受一种体验。这对于抽象的美术知识的理解是极为有效的。如三间色调配法的认识,就通过实验演示将原色两两等量相调于透明的玻璃量杯中,分出橙、绿、紫,学生加深了对三问色的理解。又如一年级《彩虹》的教学,用光束通过三棱镜的实验,演示出彩虹,让小朋友兴奋不已,并且直观地看到了组成彩虹颜色的程序排列,以及各大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让小朋友体验了一种科学、一种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生活

生活是现实的、直观的,每位学生都有体验,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展示生活,感受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通过生活体验,再现生活,增强感性认识,有利创作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有利于作品达到立足生活、超越生活的境界。(1)实地参观。参观实物了解审美客体的构成,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对审美客体的深度了解,更深刻细腻的表现审美对象。(2)生活实践。马克思美学观告诉我们:“美的根源不是人的主观感受,而是人的社会实践。”利用课堂,展示生活原色,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审美活动。扮演角色再现生活,培养学生主体实践意识。其途径或过程为:讲解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表现角色。

五、音乐渲染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丰富强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在欣赏教学中伴随着音乐的渲染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画面的理解:中国画,在悠扬的民族乐曲声中感受其素淡、清远的韵味;西方绘画,播放奔放的旋律使学生产生热情、激情的震撼;优秀的儿童画作品,则以清新欢跃的儿童歌曲作为情境烘托,从而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交流和理解。

六、图画再现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它将形象直观地作用于学生的感知。图画的再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如教学《有趣的昆虫》时,则以一张有地下、地面、天空三大空间的风景画,让小朋友在其中创作出各种昆虫。于是学生根据昆虫的不同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空间位置进行艺术活动。又如在面对一张蔚蓝大海图时,学生就情不自禁地画上了船或鱼。这样的教学引人入胜,达到事半功倍的审美效果。

七、欣赏交流

在艺术作品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在欣赏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情、他人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不能体验他人的经验,也就不能产生与经验有关的感情。所以在欣赏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及多媒体的综合运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体验,感受作品中的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审视画面中情感因子,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在投入的状态中进行审美的交流,渐入情境,诱发学生想象、体会作品意境,感受他人情感。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11篇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当有用的。它的关键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游戏、表演、多媒体等。作为新一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一项伟大而艰巨的重任——培育下一代。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学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 WTO后,学习英语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会英语的人将成为另一种新型的文盲了。的确,英语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就 开设英语课程,那么可想而知英语的重要性了。从小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毕竟没有像学母语那样来得容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氛围,——进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学”。目前,我们不少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仍然不自觉的使用传统的“满堂灌,英译汉”,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就象我们现在也一样,老师在上面卖力的讲着,而学生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看闲 书,有的吃东西,还有的聊天。我当然不是说老师要处处提问学生,但 至少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种互动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情境教学”呢?下面就让我来解释一下吧!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辅导)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就有情境教学的 形式。一次,教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教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 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电视剧中常出现这样一个情节:因一次车祸或严重受伤受打击后,一个人会失忆,在这种情况下要恢复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以前类似的情境,使之有似曾相似的感觉,时间当然也是比不可少的。在英语学习中也一样,实质上运用的就是这个道理: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验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比如在实习期间,我上的六年级的一堂汇报课,当时我就运用了情境 教学法,那效果当然是相当的好。因为教的正好是第七单元At Christmas,所以我就充分利用圣诞节这一优势,在教室布置了一棵圣诞树,树上挂 满了我自备的一些小礼物,同时我还做了许多有关圣诞节的课件。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圣诞的气氛,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 就自然引向主题,问同学们圣诞节的时间及上次圣诞节收到了写什么礼物,是谁送的等等,过度到所要学的句型Who is it from?效果自然很明显喽!再比如上一些低年级的课,教水果类单词的,那么除了必要的图 片外,上课的时候自备些水果也是不可少的。For example,橘子、香蕉、苹果…….这样易于学生记忆,又更加形象生动。这样做的目的是:(1)激发、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为学生的英语实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多媒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可以提供逼真的环境,制造出各种声音,描绘出各类图象,从而引起学生的 困惑心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教学情境。(2)降低教学难度,减少疲劳程度情境教学能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全面、透彻、的感知、理解教学 内容。其次,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利用从玩中学,学中玩这一点,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新知,而不是死记硬背。把要掌握的知识以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知识。在他们对很多的知识似懂非懂 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eg. Do the action (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ur (画一画 涂一涂)etc.,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 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那么,该怎样运用情境教学法呢?

其实,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我搜集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材料,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如下: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运用录像、投影,录音机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情景,它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学生怀着轻松愉快得心情,边看边听,积极参与对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如,实习期间听过一堂由贡老师上的实践课,她在教5B中的一课What is he doing ?时,从电脑软件中找到了读书、走路、踏步、游泳等图片和 影片,特别是他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中下载了一些片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生动的画面回答问题What is he doing ?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且真实,信息量大,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2、用语言描述,引入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作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情趣教学法范文第12篇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三、创设情境,多向体验、感悟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果。”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1.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教师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运用语言、教具的直观,启发学生想象。凭借丰富的想象,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诗意作画,可以由教师进行深情的范读,并配合古典名画和名曲来激感,营造气氛,还可以欣赏现代作曲家的演绎的古诗词乐曲及诗朗诵来激趣,帮助学生去体会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2.发挥想象,引导联想

一是发挥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往往配有插图,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

四、多元解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1.改写

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叙事之作,只要稍稍想象,都可以将其改写,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可以让学生将彩云、江流、船行的变化以及猿猴在山上的生动情景加以描写,将一幅长江三峡的美景跃然纸上,《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都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转换,这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2.拓展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教学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教学《示儿》一诗时,古诗学习完了,大部分学生心存“诗人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是否实现了”的疑问。可以把这首诗的后几句告诉给学生:“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3.课前一分钟讲话

可以利用“课前一分钟讲话”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介绍课外所读的古诗,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解读诗句内容,帮助自己“胸有成竹”,从而得以上台表达出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达到“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主性,而且延伸拓展,加大阅读量,真正把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深植于儿童的脑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古诗教学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的能力。

活动创新领略意境。其实诗歌教学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思考、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向导,学生自然学习起来格外来劲。

总而言之,诗歌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古诗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以上所述几点,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一篇:英语课外活动范文 下一篇:招商引资范文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