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消防水池的设计和优化

时间:2022-06-30 09:19:27

浅谈建筑工程中消防水池的设计和优化

摘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消防水池的设计规定,分析了工程实际案例中消防水池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合目前国内城市消防水池的建设和使用现状,对合理优化消防水池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 消防水池;问题;解决方法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for the design of fire pool, analyzed the practical cas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fire pool.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c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pool and use present situation,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fire pool.

Key words: fire pool; The problem; The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城市不断发展,建筑物密度不断增大,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也不断增加。为满足及时有效的灭火必须设置足够可靠的灭火设施,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消防水源。作为水源的储存构筑物——消防水池也成为工程设计和消防审核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

2. 依据现行防火规范设计消防水池带来的问题

消防水源是灭火设施的基础,作为储存水源的构筑物——消防水池是工程设计和消防审核部门十分重视的环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对设置消防水池的情况界定为:

(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中对设置消防水池的情况界定为:

(1)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二类居住建筑除外)。

理论上,根据规范的设置条件,一栋体积大于3000m3的多层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至少为20L/s,若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其用水量一般均在10L/s以上。这样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肯定超过25L/s,若市政管网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以说,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每栋楼房,不管是多层还是高层,几乎都需建造消防水池。独立设计时,消防用水由于使用频率较低,极易导致消防水发臭,为了保证消防水质,不得不定期更换消防用水。与生活、生产水池合建,从理论上讲有利于保持消防用水的水质,但由于生活用水量与消防用水量相差甚远,水池的储水循环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水池储水同样要求定期更换,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工程案例

某新建橡胶加工工厂,厂区内新建4个单体。火灾危险性最大的一个单体的生产类别为丙类,建筑体积约为14635.2m3。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35L/s(室内10L/s,室外25L/s)。火灾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一次灭火的消防水量为378m3。厂区门前市政给水管道只引用一条进水管,如图1所示。

问题的提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该工厂要建一座有效容积378m3的消防水池。由于工厂占地面积的局限,只能建造地下水池。然而该厂地质勘查报告表明,预留地下水池所在地的地下3m左右均为淤泥层,建造地下水池需要的投资很大。

解决方案

建造地上水池没有足够的空间,建造地下水池又因为土质的限制会额外增加工程投资,性价比降低,只能从寻找另外一路水源解决问题。经过相关部门协调,从相邻工厂引1条进水管(如图2所示)。该进水管引自相邻工厂门前的市政干管,进过相邻工厂厂区进入本厂,并在此管道上加装有表防险阀门井。由此形成2路水源,省去了消防水池。

从上面这个工程案例可以看出,因为地质原因而使建造消防水池的投资过大时,只能充分利用市政水源。尽管会增加后期的维护管理,也远比建造一个水池划算。

由此可见,消防水池的大量建设在造成了水资源和空间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增加了建设投资和维护成本,既费时费力又费钱费水。

3. 解决方法

1. 充分利用市政水源和消防水池区域公用

实际上,市政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已经考虑了消防用水,即水厂的清水池中存有一定的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上按一定间距设置室外消火栓。市政水源充足,消防能力可靠的发达城市和地区,消防水源应来自市政给水管道或消防车自带水。此时,建议取消室内消防水池,代之以从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取水的方式。

在市政水源不足、消防能力欠佳的边远城市或地区,可以修建区域消防水池,打破单位之间的界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发生火灾时可由多个消防车联合交替取水,保证消防供水的不间断。

2.合理确定消防水池容积

实际设计中,类似2.1的工程案例经常出现,市政管网无法满足2路进水的要求,造成项目大小只要不符合要求就要建水池的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可以借鉴: 按消防时的流量确定水管管径,旁通小口径生活、生产用进水管日常生活、生产用水时,小口径进水管阀门常开,大口径进水管阀门常闭,平时由自来水公司铅封,消防时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这样可大大降低消防水池容积,降低工程造价。

另外,笔者建议城市基建完善的发达地区的市政部门,应该允许室内消防水泵直接从市政管道吸水,从而省去消防水池。例如上海市规定:当市政给水管道管径大于等于200mm,且其水量能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泵可直接从市政管网上吸水。据了解,香港地区修建的消防水池就很小,只相当于一个水泵吸水井,储水量一般不超过50t。其容量只保证初期灭火的用水量,建筑物本身只提供外部供水及增压的接口,即所谓的消防水泵接合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完全能保证消防安全,是切实可行的。

3.开发利用消防水池水

可以在不能避免设计消防水池的项目中,设计水池水为工业用水,循环用水或景观用水。例如,对于综合性的高层建筑,循环冷却水补水量在生活用水中所占比例较大,对水质的要求不如生活饮用水严格。因此,设计时不妨将循环冷却水补水从生活用水中分离出来,与消防水池合建成独立系统;同时按规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消防贮水不被动用,这样既合理地更新了消防贮水,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5. 结语

随着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日趋完善,建议在合适的时候对现行消防规范的有关条文进行适当修改,在一定条件下可允许不设、少设消防水池或减小其容量。使消防水池的设计能更好的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资源,向更节约资源、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刍议 下一篇:浅析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