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时间:2022-06-30 07:14:05

浅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95-01

课堂教学讲求“有效教学”,只有可操作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由死记硬背变为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是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力。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体现。那么,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关于准备充分,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学生的准备,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提前预习,学生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才有充足的底气,发言的资本。其次是教师的准备。上课之前老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好教案,做到深入浅出,还要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2.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一开始就像被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一样。导入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给开展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施活动是指根据教案设计的活动方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把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活动的形式。一般来说,我认为设计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表演活动、辩论活动、谈话活动、竞赛活动。现代课堂多采用的是小组化学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表演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尤其是在语文课上。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题材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形象性,初中生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通过表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辩论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有很大作用。谈话活动的设计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比如在《心声》这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谈话活动:你觉得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她吗?你希望你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每个小组人人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示了自己真实的思想。竞赛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竞赛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好胜心能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调动他们的合作精神,为小组争荣誉。只要设计好有效的活动方案,使活动真正实施开来,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检测反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检测反馈就是通过点评、总结、练习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一堂课内容的掌握与否在于检测,根据课堂教学分层次要求,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励他们进行检测反馈活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在解题时,要求学生不只满足于一种正确的解答,要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并选出其中最佳方法。

总之,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要多想办法,越是差科,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学习上有了进步,兴趣也就会越来越大。

上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