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时间:2022-06-30 06:35:48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既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标,又是推动学生终身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营造创新条件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劳斯认为,创新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产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爱护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满面春风,面带微笑,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有道,不挖苦讽刺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要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各种意见,帮助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敢想敢,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张扬,学生的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创新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和猜测,要赏识学生的突发奇想。“学成于思”,“思始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巧设疑问,使学生因“疑”生趣、生奇,积极探索、创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善于科学而巧妙地设问。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提出的问题可以换角度,换形式,换方式,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去发散,去发现,从而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的创新”。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精心设计如下情境:在动物园里,饲养员拿两块同样大的饼喂猴子,他把一块饼的3/4分给了大猴子,又把另一块饼的9/12分给了小猴子。这时大猴子觉得饲养员分饼时不公平,有意见了。大猴子想为什么小猴子可以分9/12那么多,而它只有3/4块那么少?请同学们为饲养员和大猴子评评理,到底饲养员分饼时公不公平?这时学生深深地被故事情境所吸引,被巧设的问题所打动,积极开动脑筋,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创新之中。

三、创设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素质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目前数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做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创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时,有意识的创设“量一量”、“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利用量角器度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相加,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再让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你拼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角。学生通过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操作活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结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思考问题、探索结论、发现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探索、创新的意识得到加强。

四、创设知识应用情景,实践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种多样、形式新颖的数学问题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创设知识应用情景,诱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例如,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应用题“我们班有59人,到公园去春游,票价每人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激发不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创设知识应用情景: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春天里,我们班59人组织到公园去春游。同学们来到公园门口,看到公园的票价表:(1)个人票2元;(2)团体票(10人)15元。要使同学们都能进入公园,怎样买票划算。于是学生被美丽的春天所陶醉和挑战的问题所欣喜,在愉悦中个个跃跃欲试,乐于思索,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的见解,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使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创新并不神秘。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己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寻求“创机”,注重科学化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设计探究问题的情景,多给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高兴地做,使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得以培养。

上一篇:如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故事化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