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育苗技术

时间:2022-06-30 02:51:08

水稻钵育苗技术

1.水稻钵育苗技术特点

1.1播量少,个体占有面积大,可育成带蘖大壮苗。钵育苗盘比机插秧盘面积大,但因播量不同,个体所占面积远远大于后者。因而有利于培育壮苗。

1.2叶龄大,干重大,充实度高,初期生育好,出穗早。

1.3.移栽时带钵土,不伤根,无植伤。因此移栽后无缓苗现象,分蘖发生得早,前期生长旺盛。

1.4移栽时无漂苗倒苗现象,故可保证不缺穴。

1.5秧苗吸水吸肥能力强,生长健壮。

1.6钵育苗每穴2~3苗,生育整齐,前期呈开张型生长,分蘖能力强,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1.7抗逆能力强,在寒地稻区、井灌区和盐碱地栽培也能健壮生育,表现出良好的耐冷性和抗盐碱能力。

1.8晚栽的适应性好,钵苗播量稀,滞长期到来得晚,因此即使秧苗超龄也不会引起秧苗质量的下降。

1.9根强、茎粗、抗倒伏。

1.10宜稀植,不宜密植。

1.11成熟度高,优质、高产。

2.钵育壮苗技术

2.1盘土准备

2.1.1土质应选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不可选用砂壤土或过于粘重的土壤。

2.1.2土样以上年秋季土为好,盘土应过4mm筛,pH值在4.5~5.0;每1000盘用盘土3m3,贮藏待用。

2.1.3床土调肥每盘床土用三要素纯量各0.5g。

2.1.4床土消毒于床土调肥的同时,施用土壤杀菌剂,按m2计,用量相当于旱育苗的2/3。

2.1.5水分调整用于装盘的土壤水分含量应调至22%~24%,用手攥成团,落地散成2~3块为宜。

2.2播种作业

2.2.1装土 各钵内装土要均匀,钵上部要留出2~3mm空间,钵内土壤应稍压实,压出深7~8mm小坑。

2.2.2播种 播量为2~3粒/穴,注意检查播种精度。每盘播量为芽种35~50g,每个孔播2~3粒种子,播种方法有3种。即:手工播种、播种器播种、营养土与种子混合播种。用手工播种比较费工;播种器播种比较方便,容易操作;混土播种法是将营养土与种子混合在一起装盘,这种方法容易空穴,出苗不齐,但只要将播种量增加20%,即可弥补这一不足,播种后立即覆土。目前已研制出装土、播种、覆土3项作业同时进行的联合播种机,并开始推广。这种播种机每小时可播l500~1800个秧盘。以上操作均可在播种流水线上完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已研发出这种播种流水线,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2.2.3覆土 覆土厚度为5mm。

2.2.4置床浇水 摆盘前置床必须浇水,浇水温度不可过低,以≥15℃为宜。浇水量以10cm内无干土为宜。

2.2.5摆盘水分管理:趁置床未干时摆盘,置床表面要充分整平并浇透水,难以渗透的情况下在摆盘前一天浇水,浇水后会发现有高低不平之处应垫土抄平,在土壤呈泥泞状态时安放秧盘,秧盘钵体压入土中1/2以上,使秧钵与置床严密接触,以防墒情不好影响根系吸水,造成秧根萎缩或发生立枯病。秧盘依次排放靠紧,四周培土压严,浇透水后覆地膜,防止水分蒸发,并起保温作用;盘间距离:盘间距离为1cm;踏实秧盘:摆上床的苗盘应铺上厚木板,人站到木板上踏实,使盘与置床紧密接触;苗盘间填土:苗盘间应用细土填充,以防止失水干燥;摆盘后浇水:用细眼喷壶浇水,若用自动浇水装置应注意防止浇水不匀。浇水应分三次浇透;覆膜封棚:覆地膜,封好苗棚,增温保湿。

2.3播后管理

在温度、水分管理上与早育秧和软盘育秧大致相同,但因抛秧盘每个钵体小,盛土与水分有限,必须加强温度和水分管理。为了培育出矮壮不徒长的秧苗,更要注意控温炼苗。在出苗前要求秧盘营养块经常保持潮湿状态。浇水时水滴要细小,防止冲动覆土。出苗后尽量少浇灌,促使根系在营养块内纵横交织,迅速往下伸展;在秧苗2叶l心和3叶1心期要追氮素化肥;后期要注意防止床土缺水造成秧苗萎蔫。

上一篇: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肥料深施 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