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合一 打造政治课艺术

时间:2022-06-30 12:45:58

文道合一 打造政治课艺术

孔子说:“质而无文,行而不远也。”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塑造人的灵魂、改造世界观、养成优秀品质的教育课程,更应强化用文学修养包裹的思想浇灌学生的心灵花朵。

一、思想政治课应加强语言艺术素养,感受浅近诗意而深远的意境,杜绝枯燥空洞的说教。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同样的教本同样的事实案例,因为授课人的语言表达水平而会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加强授课艺术的语言素养也是教师基本功注重的内容之一。政治课应避免枯燥的说教和从书本到书本的本本主义。教育应该用鲜活的语言包装生动的事实材料,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把政治课变成文以载道的艺术欣赏课,使学生身心愉悦受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薰陶,这样的高超境界又何乐不追求呢?

二、精心选择教材辅助内容,用艺术渗透的红线贯穿事理解剖和理论分析中,使课堂文理兼容意味深刻。

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法律知识、道德修养应提炼其中的理论精髓,贯穿以精心入选的文史知识和古今名言典故,以收到情趣盎然的教学效果。

如讲法律中遗产和财产章节有兄弟二人为家产而大打出手甚至打官司的事例,可投影显示“孔融让梨”“兄弟乃手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史誓言。用史实告诉学生,中国古人早就有处理好家事才能处理好国事之道,乃至孝悌之义不可废,更有“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之大气度。这样可以加深知识的纵深内蕴,拓展学生深厚的国学人文气质。

三、精心组织课堂,用答辩和讨论互动题鼓励学生探究收集中国千年文化素养和处世做人故事。如果说以说教为动,那么文学则为静,以文史知识浇灌理论之花,必然导致课堂氛围浓郁袭人。

政治课的话题设计答辩比比皆是,几乎是想要操作就要俯可即得,内容可几乎涉及文史哲理的一切资料。教师可相机穿插解读《孔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史记》《通鉴》中的经典言论事例。用五千年文化打造学生的丰富人生阅历,必然事半功倍有趣有神。

联系课本实际设计出正反话题,让学生广为引用、搜集、鉴别古今名言的优劣缺漏,使学生的文字品味大为提高、思想境界大为提升、表达水平可更上一层楼、思维鉴赏力更开阔。

四、让文学文史知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做到教学情境化情趣化,并贯穿到每一堂授课中。

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情操水平很有实效。

文学乃人学、政治是塑造灵魂的学科。从本质上情理乃是互通的。教者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辅之以文学语言,渗透以文化史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手段、创设情趣意境,将政治课的说教变得有趣、生动、有形。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妙趣横生,教学效果也有力恒久远。使原本枯燥深奥的理论课变得浅近易懂情境相生,对学生修身养性感悟名著精华很有一得之功,真是受益匪浅。

五、文学是道德鲜活的阐释,道德是文学深厚的沉淀。

自古文以载道、文和道是最亲密的孪生兄弟,一同承载着思想文化的命脉。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无邪”,从远古的《诗经》《楚辞》《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从《论语》《春秋左传》到《史记》,中国的文学中包含的真理太深奥了。几乎每一首诗每一篇散文都启迪着后人做人处事的深刻哲理。教者应巧妙设置情景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因素来传授深奥难懂的道德政治文化,以情打动人、以事引导人、以理驯化人,以书本为导线、以政治课堂为抓手、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为人处事有思想有底蕴有几千年的文明智慧来烛照未来的人生,让他们既学得有兴趣又能培养有思辩色彩的个性意识。

六、做人做事与学文是融合的,文与质相融才能彬彬

风度礼仪超然脱俗又能积极用世,做到学以致用。

文学是人学,是探讨人性人情人理的一门学科,与政治理论劝人真善美的功能是相吻合的。教者应以文学为拐杖,以政治教材的知识点为纲,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和信息网络条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大面积的阐释和延伸阅读教学,为学生创设第二课堂和模拟情景。打开他们的眼界、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他们封闭幼稚的心灵,进行表演互动、角色朗读,在文学品味和感染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为人处事之道,为将来走上社会与人正确的沟通与交流打下基础。

总之,以文学文化包装、渗透、内化的政治课堂理论事理,必然让学生受到千年古文明的陶冶而变得深刻有力高大,从而感悟做人处世之道,立下鸿志远图。学生也会因日积月累的影响而出口成章,信手拈来即古句名典,从而助长其他学科的学习优异,为以后的人生前景夯筑下坚实的基础,为修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注入强大的推力。

上一篇:浅谈 中专《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实践 下一篇:基于Web3.0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及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