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铜陵东站岩溶地质桩基工程施工中溶洞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时间:2022-06-30 11:10:16

浅谈铜陵东站岩溶地质桩基工程施工中溶洞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摘要:铜陵东火车站位于铜九铁路安徽段,站房基础采用一柱一桩设计,桩基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地下岩石节理裂隙强烈发育,溶沟、溶槽、溶洞普遍分布于场地内,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状况采取了不同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灌筑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岩溶地质;桩基工程施工;溶洞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67-02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新建铁路铜陵至九江铜陵东站站房综合楼工程,由新建铁路客运房屋和铜陵市地方站房主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21906平方米,基础处理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桩端嵌入中等风化石灰岩,设计桩径分别为Φ1.0m、Φ1.25m及Φ1.5m,共115根,最短桩长7.86m,最长桩长53.38m。

(二)地质水文条件

1.地质条件。本场地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层粘土,粉质粘土;下伏三叠系上统泥岩,中统石灰岩。

2.不良地质条件。本场地存在的不良地质为岩溶。三叠系中统石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溶沟,溶槽,溶洞普遍分布于场地内,溶洞最大揭示高度达23.3m,除少量充填流塑状粘土外,其余均为空洞,溶洞发育以垂向发育为主,属埋藏型岩溶,勘察钻孔见洞率为73%,岩洞发育程度强烈,地下水埋深浅,活动强烈,大量抽取地下水易引起地面塌陷。场地属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的危险区。

3.工程特点和难点。工期要求紧,桩基施工成了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必须集中一切资源,加快桩基施工进度。施工难度大。本工程基岩为三叠系中统(T12)石灰岩,溶洞普遍分布于场地内,在整个场地86个钻孔勘察钻孔见洞率为73%。因此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详细掌握每个桩位地下岩溶的分布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每个桩位顺利成孔。

二、成桩工艺要求及岩溶处理方案

(一)成桩工艺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均采用冲击成孔的方法进行施工,由于冲孔时冲锤向桩侧推挤,桩侧形成石块相互嵌紧的保护层,可减少泥浆的流失,并且石块在推挤的作用下会对溶岩产生一定填充作用,对溶洞较为有利,在施工过程采用优质泥浆,或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烧碱和锯末,提高泥浆胶体率和悬浮能力,使其渗透入孔壁内凝固,加强孔壁的防护,当岩面倾斜较大,钻头摆动撞击护筒或孔壁时,应回填片石,使孔底出现一个平面后再正常冲孔。

(二)岩溶处理方案

由于本场分布有大量的溶沟,溶槽,溶洞,岩洞发育程度强烈,钻孔施工的主要难点为如何在具有多层溶洞的岩溶区成孔,如何堵住泥浆渗漏及混凝土流失,如何保证冲孔进尺及清除孔底沉渣。针对以上情况,施工中采取了如下的解决方法:

1.对有填充溶洞的处理。(1)对有充填的溶洞,充填物较好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直接钻进,填充物为流塑性粘土时,采用抛片石、粘土等挤密填充;(2)对有填充的侧壁溶洞,钻进时钻头容易跑偏,成孔困难,可先向孔内抛填片石、粘土等,稳定后再向下钻进,如此循环,直至成孔。如果反复抛填片石无效或效果不大时,为保证桩基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溶洞处采取超前灌注措施,即对桩底软弱部分用低标号混凝土加固,提高其强度,使孔底土层间强度差距减小,便于冲击成孔;(3)对于地质钻探已标明的小型溶洞及溶槽、溶沟、小裂隙等,或者钻孔过程中泥浆泄露,及时向孔内投加粘土、片石、水泥,以加大泥浆质量和密度,并依靠冲击在桩侧形成片的石夹粘土维护墙,保证泥浆不流失,保持孔内泥浆高度,使得冲钻顺利进行。

2.对无填充或半填充空溶洞的处理。(1)对较小的溶洞,凿穿溶洞顶板前,用低冲程、轻锤钻进,选用前端突出的钻头,凿穿溶洞后,泥浆下降较慢时用粘土回填,泥浆下降缓慢后继续补浆、钻进,同时,采取4∶1的比例投入片石和硬粘土,必要时加入适量水泥,待其凝固到一定强度后再依次往下钻孔压浆。若泥浆损失很快,用片石、粘土加水泥拌匀,按照2:2:1的比例回填,必要时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堵,并及时补浆,待浆面稳定,填充物达到一定强度后在进行钻进;(2)对串珠状溶洞、连续溶洞群,凿穿溶洞顶板前,用小钻凿穿溶洞顶板,泥浆下降缓慢后继续补浆、钻进,如果泥浆面持续下降,泥浆比重降低,采用抛填片石、粘土、水泥等充填,必要时可掺加速凝剂或水泥砂浆、混凝土等进行封堵,基本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当再次打穿下一层溶洞发生漏浆时,重复上述工作,直到完成一个桩孔为止。

在实践中,经过试验和总结,对于串珠状溶洞、连续溶洞群、较大的溶洞,采用抛填片石、粘土、水泥、灌注混凝土等措施成孔后,为减少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量,采用钢丝网片处理法比较有效,具体办法就是用10×10钢丝网螺旋状均匀缠绕钢筋笼,每层至少要有50%的重叠区,为保证钢筋笼在灌筑时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笼在加工时,外表层沿纵筋方向增加4~6道5cm高钢丝网支撑筋,这样在灌注中即可以减小护壁侧压力,减小护壁崩溃的概率,又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从而提高成桩质量。对于减少混凝土灌筑量有显著的作用。

如14#孔,地质勘探显示地下16~28m处为串珠状溶洞(共五层),理论灌筑量在2000立方以上,经钢丝网处理后,实际灌筑量242立方。

78#孔勘探资料显示地下29.38~52.68m处有一垂直高度23.3m大型溶洞,除填少量流塑状粘土外,其余均为空洞。理论需要填充量3000立方以上,经钢丝网处理后,实际灌筑量256立方。

3.漏浆处理方案。桩基在钻进过程若遇到漏浆现象,先用片石和粘土按2:1比例填塞,钻进至原深度,若不能达到止漏效果,再用片石、粘土、水泥按照2:2:1的比例简单拌匀后进行回填,回填量不少于孔深的三分之二,再钻进至原深度,停止12小时后在进行第二次回填钻进,反复处理直到达到止漏效果。例如108#桩径1m,桩长27.46m,地质资料显示有1.5m溶洞,当钻进到溶洞处时发现漏浆,下降速度800mm/min,处理办法,先用20立方片石和20立方粘土填塞,钻进后效果不明显,后用片石、粘土、水泥按照2:2:1的比例简单拌匀后进行回填反复处理6次达到止漏效果,共用去片石210立方,粘土90立方,水泥29吨。

4.泥浆串孔处理方案。在中后期施工过程中,串孔现象比较普遍,集中表现在勘探孔和正在钻进的钻孔中大量的冒浆现象,尤其是正在钻进的钻孔冒浆尤其严重,遇到这种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用粘土回填冒浆孔,每次回填10~15m,至没有串孔为止。勘探孔的处理比较简单,在灌注前对灌注孔周边的勘探孔进行填塞,填塞物主要采用水泥和碎石,人工夯实即可。

三、结语

1.岩溶地基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需因地制宜地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

2.冲孔桩处理复杂岩溶地基行之有效,有较大的可靠性。

3.采用袋装粘土及水泥填堵溶洞及防渗堵漏,行之有效,且最为经济,同时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大规模超灌混凝土。

4.采取措施时要及时,防止处理不及时时孔口坍塌等事态进一步扩大。

作者简介:富康峰(1969-),男,陕西扶风人,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孙新安(1969-),男,陕西大荔人,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上一篇:教学媒体资源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轴流压缩机底座顶丝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