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06-30 08:41:15

浅谈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31-0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缺失的是对文本的研读,对字眼、词眼的探究,泛泛的朗读只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的“播音员”。“读”的低效、无效让我在教学中倍感困惑,为了让学生多元感悟的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

一、吸引学生“钻”进去

阅读过程本身属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过程,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g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文章内容之前让学生进行默读,记下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段落,组织他们大声朗读出来,加深对优美文字的感受能力,然后教给他们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比如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的手法写文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写得这样详细,为什么这个词用得好等等,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引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默读、分组朗读、表演等阅读方法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

二、鼓励学生“动”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如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辩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如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领读讲授,同学之间提问解答,不断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精神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做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了起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引导学生“跳”出来

《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无疑指明了只有多读书,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语文课程极具实践性,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范围,开设课外阅读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如采访校园名人、参观名胜古迹、办阅读小报等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把所见所闻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组织学生阅读评议,对优秀者给予书籍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一文,课文讲的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课外留心观察、探究奥秘。在阅读汇报课上,学生兴奋不已,纷纷发表个性见解,继而交流了他们各自童年的发现……“我发现了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我发现鸡与蛋的关系。”“我发现了月亮中的嫦娥爱搬家。”……学生创造的火花迸发开来,汇成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童年诗篇。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并在语文实践中感受到了创新的成功和喜悦。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既要想办法吸引学生善于“钻”进去,入情入境,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把课文读丰满,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来,把课文读薄、读活,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内化语言,真正去学习领悟了,进而运用语言。阅读创新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追求,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全面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下一篇: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