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30 06:35:35

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扩内需、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建省以来,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偏低。本文从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着手,分析了影响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对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率;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F124.7;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6-0022-04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需求都大幅下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今后全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制约因素,并且农村的居民消费需求抑制情况更为严重。2007年,海南省农村居民约52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4%,但农村居民消费额仅占消费总额20.7%。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偏低的现象已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在对该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居民有效需求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

(一)总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率逐步下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收入的增加,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额126.4亿元,约为1988年的5倍,但农村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部分占整个GDP的比重)却呈逐步下降趋势(见图1)。1988-2007年20年间,除1995-1996年由于海南省投资增长急剧下降,农村居民消费率相对提高外,其他年份农村居民消费率都在下降。2007年末,全省农村居民消费率为12.8%,比1998年下降了27.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消费倾向降低

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代表着消费倾向。该指标反映了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20年来,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呈逐步下降的趋势。1998年,全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为0.82,2007年农民的消费倾向降为0.69(见图2)。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消费的增长幅度来看,明显小于收入增长幅度,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逐步走低。

(三)城乡消费差距较大

在海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差距较大。1998-2007年,海南省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明显,且呈扩大之势。1998年,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6.29元,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5.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2556.6元,仅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8%(见图3)。从消费结构上看,海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差距也较为明显。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53,高出同期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增长幅度低于城镇居民。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因素

收入因素是消费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收入多寡的层面上[1]。以下通过对收入不同部分以及收入差距两个层面来分析收入对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收入的不同部分对消费的影响

持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提出,在他看来,收入可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个部分。其中,持久收入是消费者收入中总能预料到的比较稳定的、持续性的收入,暂时收入指的是暂时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两者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稳定的收入增长会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持久收入的比重,降低暂时收入的比重,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的波动会降低持久收入的比重,提高暂时收入的比重,进而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由于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找到持久收入、暂时收入相对应的实际统计数字,按照弗里德曼的估计方法,可以通过下式来计算这两部分收入:

Ip=(Ic+Ic-1+Ic-2)/3 (1)

It = IcIp (2)

其中,Ip表示持久收入,It表示暂时收入,Ic表示现期收入,Ic-1表示前一期收入,Ic-2表示前两期收入。通过(1)式、(2)式可计算出各年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数据见表1)。然后,用V表示人均消费支出,根据持久收入理论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V=F(I) (3)

I=Ip+It (4)

为消除v和Ip、It的非线性相关因素对回归的影响,我们对各变量作对数变换:

ln(V)=lnC+aln(Ip)+bln(It)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式中的系数,得到如下结果:

ln(V)=1.098+0.719ln(Ip)+0.719ln(It)

(6.92) (29.34) (6.06)

R2=0.989 SE=0.052DW=2.01

回归结果表明, 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对持久性收入的弹性为0.742,远远高于对暂时性收入弹性0.137。这意味着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的变化。

通过分析海南省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不难发现,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所占比重较小,第一产业收入占据了农民收入的较大比例。以2007年为例,在农村居民收入总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仅为12.9%,而第一产业收入所占比例高达72.1%。相对于工资性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稳定性更差,加上海南省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会导致农民对收入的预期更多不确定性。这也就可以解释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居民的一些消费特征: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消费倾向降低。

(二)收入差距因素

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倾向呈负相关关系。经济中可支配收入越是倾向于均等化,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若趋向于非均等化,则居民整体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从海南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表现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农村内部不同从业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农村居民从事行业更为分散,近年来不同行业收入巨大差距不断扩大,也导致了农村内部不同就业主体之间收入差异明显;二是地域差异带来农民的收入差距,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中部地区则明显偏低。比如2007年琼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71元,仅相当于海南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54.6%、海口市的45.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存在,也会影响消费需求的总体规模以及消费市场的开拓。

三、非收入因素分析

由于消费是经济与社会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除农民收入影响外,消费品价格、消费欲望、消费环境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2]。

(一)价格因素

价格因素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对上一期消费价格的判断来确定本期消费。因而,对物价的预期也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图4反映的是1988-2007年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87年为基期)的趋势图,从图4中可以看到二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通过把人均消费与滞后一期价格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性高达0.88,由此印证了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明显。

(二)消费观念因素

建省以来,海南省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受各种传统消费习俗影响很大,许多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并没有多大变化。他们深信“家中存粮、心里不慌”,舍不得将辛辛苦苦挣来的“汗珠钱”大量地消费。由于担心货币的贬值和物价上涨,使他们更容易加固“存钱”心态。此外,在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往往只要吃饱穿暖、不冻不饿即可,而把发展和享受消费看作是一种浪费。在海南许多地方的农民看来,一些前沿时尚的消费“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衣穿”,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甚至一些农民认为反正田地不多,宁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干,也不愿添置必要的农用机械。同时在海南某些地方,许多农民对于传统的红、白喜事和旧式节日等封建迷信活动上却大把花钱,大肆浪费,不少热衷于买私彩和赌博等非法活动。落后的消费观念不但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农村社会的进步。

(三)消费环境因素

目前,在海南省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仍很突出。比如儋州市未通道路的有160个自然村,涉及10万人口,饮水未解决的有50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但阻碍了商品的运输,而且会对农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农民不愿意消费高档的家用电器,加上由于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使用条件,商家的售后服务不及时,电器出了问题维修困难等,更迫使农民放弃消费念头。从2007年海南省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城乡居民差距明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海南省农村地区电费价格一直偏高。虽然近几年来海南省进行了大规模电网改造,实行“两改一同价”即农村电网改造、电力体制改革、城乡同网同价。但该项目并没有覆盖全省,海南省一部分地处偏远的自然村,电价仍然较高。农村地区电价过高也限制了农村居民对日常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3]。

(四)预期支出不确定因素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部分社会体制尚未完善,这无形之中会加大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目前,在海南省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防病治病问题等都缺少制度保障。2008年底,海南省农民共有92.3%以上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报销的额度较小,住院费用实际补偿平均不到30%。对于农民来讲,由于未来生活缺乏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作保障,就会增加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进而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现期消费,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即进行一种自我保障型的积累。海南省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上报海南省政府审议,将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农村消费。

四、增加农村居民有效需求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培育农村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农民收入水平低是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偏低这一现象,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一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消除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农村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农民收入的不稳定因素,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因此,加快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疗、养老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现期消费的重要手段。具体的途径有:一是继续发挥现有农村乡村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卫生工作的作用,并且在农村广泛建立人人参与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医疗保险,鼓励农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等,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农村居民都能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4];二是大力提倡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储蓄养老和互助养老相结合,对先富裕起来的部分农民应该鼓励通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力发展补充保险、特殊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以及商业人寿保险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目前海南省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在全省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政府应高度重视这部分低收入人群,采取措施,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进行扶贫,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救济,提供其最低生活保障。

(三)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是促进农村居民增加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讲包括:一是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如积极推进“两改一同价”,使得全省农村居民早日实现用电价格下降、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视、自来水等,为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调整消费品市场的供给结构,按照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考虑简捷实用、价廉物美的方式给农村居民提供货源,加强售后服务中的调试、维修和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目前,农村市场存在着商业网点少、商品品种少、商品价格高质量差的问题,导致许多农民舍近求远,在选择购买大件商品时都要到海口、三亚等城市购买。为此,在农村市场建设中,一方面短期内应落实好当前的家用电器下乡活动;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以现有商业网点为基础,政府要引进和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商业企业到农村,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农村设置商业网点,以方便农民购物,间接地刺激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四)促进农村居民合理健康消费

针对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人们在收入范围之内适当地增加消费开支,使居民不仅学会勤劳致富,也要学会科学消费。鼓励农民敢于消费,变“将就”为“讲究”,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还可以象城市居民那样进行适度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以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购买商品要买新的、质量过硬的,不买陈旧的、质量低劣的商品,还要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克服迷信消费,以避免有限的购买力流失于市场之外。

(五)扩大农村消费信贷

在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品种中,不能仅仅偏向某一品种如住房消费贷款,还要加大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及助学贷款的比例,协调发放各类物品消费信贷。在金融支农的方向上,应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的贷款用途比例适当加以调整,适当增加对农村居民建房、婚丧、基本生活困难等为借款用途的消费信贷,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贷款发放比例。■

参考文献:

[1]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苏志平.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1987-2008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2008.

[4]肖毅,李兴发.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07,(10).

Analysis of Factors Impacting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XIAO Yi ,SHI Hai-feng

(Haikou Central Sub-Branch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ikou 570105, China)

Abstract:"Increase domestic demand, maintain economic growth" is the focus of economic work. Since Hainan province established, the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has continued low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n consumer demand of rural resi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 then giv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rural residents' consumer demand.

Key words: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consumption rate;consumption tendency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政策调整:宏观波动与微观行为... 下一篇:股市限售股“大小限”解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