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型学习组织促进教师主体生命价值形成

时间:2022-06-30 03:52:08

构建研究型学习组织促进教师主体生命价值形成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学习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参与社会竞争和自我超越的必需的能力。处在一个“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世纪,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得以其内部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作为人的启蒙和发展的摇篮,作为承担、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学校,只有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才能为学习化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尤其是我们民办学校如何成为教师终身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如何率先跨入学习型社会,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这都将是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学习组织研究型构建校本培训

1.立足校本,构建研究型学习组织

根据我们的培训实践,我们认为,所谓学习研究型学习组织,就是指该组织的成员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同时生产和分享新的知识,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并且使教学研究、专业学习和学校目标、学校发展思路、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息息相关,从而能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实现共同愿景并自创未来的学校。

研究型学习组织的构建是一个促进教师、学校共同成长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以发展为基础,并且以发展为最后的归宿的学校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1建立以对话、沟通为基础的运行机制。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取决于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为此,多年来,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行政办公会议扩大会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创设平台,提供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对话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平等交流,增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意识,促进学校问题的及时暴露、反馈、调控。

对话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如鼓励项目组、小部门随时向学校提意见或建议,主管领导及时对话,保证尽快沟通并加以解决。

研究型学习组织还必须重视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创设一个横向交流和分享的学校环境和心理空间。为此,学校定期组织“每周一讲”的专题讲座,不仅提高了教师人际沟通的理论和技能,而且使教师在这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尽情的舒展,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重塑。

1.2开展“每周一讲”活动。“每周一讲”,是我校自2002年开始,在构建研究型学习组织过程中确立的一个校本培训的品牌,其主题开始由“研读教育名著,对话文化大师”,逐步过渡为“宽领域,厚基础,打造优秀培训者队伍”。2007年,随着学校“树立服务意识,树立专业引领意识”两大经营理念的提出,“每周一讲”的主题又一次进行了调整。为此,学校提出,“每周一讲”必须立足教师教育,贴近培训大目标,切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为此,校长率先垂范,为全校教职工做了首场报告,接下来全校教师的《素质教育溯源》、《教师职业素质》、《家庭教育专题》等专题讲座,能紧扣时代脉搏,贴近教师教育实际,可以说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深受教职工喜爱。

1.3开展“电子报纸”制作活动。为发挥网络在收集和整理信息上的作用,学校在校本培训形式上又增加了“电子报纸”制作活动,要求教师每两周出报一期,职能处室工作人员每四周出报一期。报纸要求围绕项目组培训工作,广泛收集与自己培训项目相关的信息,推介和学习兄弟学校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发表原创作品,宣传学校在培训工作中的创新做法。为鼓励教师认真办报,学校组织了对首期电子报纸的展评活动,共评出一等奖电子报纸11份,二等奖电子报纸10份,学校给预了200元至100元不等购书奖励。我们还把老师们制作的电子报纸中遴选出部分信息,精编成《教师教育信息》提供给有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相关信息,本学期共编辑《教师教育信息》三期。

1.4开展网上评课活动。为提升培训教师的听课评课水平,我们下载了不同门类的课堂教学实录,放入学校FTP浏览器中,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教研活动时间上网下载相关课件,进行观课评课,最后写出1000字以上评课材料在全校教师中进行交流探讨。活动地开展,对于提升培训者的听课评课技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立足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型品质

2.1瞄准学习型、研究型两大特色打造中小学校长队伍。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我们除了对其进行《学校管理理论》等理论培训外,还十分注重加强校长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学校管理艺术的研究,我们要求校长班的学员必须下水做科研,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在培训期间,我们聘请教育科研专家,开设教育科研专题讲座,帮助培训学员选择教研课题,并组织了培训学员自主研究课题开题仪式,实验初中小学部的《小学生激励艺术研究》、向阳小学的《农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胶北小学的《中学生的行为养成研究》等课题,有的针对学校长期存在的问题,有的基于学校已有的传统,针对性强,符合学员所在单位实际,对学员的教育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学习,举办“校长论坛”,组织他们就办学理念、校本课程建设、管理方式创等新进行研讨,对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合,探讨解决办法。我们还聘请了我市以创新教育闻名全国得的向阳小学的韩珍德校长和以学法研究名扬齐鲁的山东省“十面红旗”学校振华中学的薛洪全校长,各自结合学校特色,作了专题讲座,并对这两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学员不出家门,不用花钱,就能获得真经,学到实本事。

2.2教导主任培训,在教科研技能上做文章。教导主任培训班是我校在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学校的建议组织的。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执行深入小学调研制度,每年分长线和短线安排青年教师深入中小学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特别的农村小学,教研活动过程既不经常又不规范,基层学校的领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其中制约这个问题的瓶颈就是教导主任的素质,学校需要尽快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结合学员实际,根据他们的需求,请教育名家和有经验的教导主任就教导主任日常管理、开展教研活动、开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学质量分析与研究、组织校本培训等专题进行了专题辅导,我们还组织他们深入城区教研活动组织规范、教学管理有特色的学校,实地观摩他们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等。2007年4月和10月,我们又组织培训班学员到烟台工人子女小学、蓬莱其三小学、枣庄实验小学和曲阜实验小学进行专项考察。考察中,学员通过听考察学校介绍经验、查阅考察学校管理资料、听考察学校为我们组织的研究课,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教研水平。在最后的培训反馈中,学员普遍认为,这种将理论培训与观摩实践紧密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实效。特别是我们组织的到实验初中小学部、振华小学等进行教研现场观摩,城区学校精彩的课堂、有序的教研活动过程和业务校长对观摩课精彩的点评,令各小学教导主任记忆犹新。

2.3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的重点是教师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教学技能等。我们除了对他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论培训外,着重抓了看、听、讲、练,做到“四结合”:

一是小组研讨与教学研究课相结合。我们要求学员首先在小组内上实验课,然后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教学研究课,课后开展评课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突出学员的参与,能够张扬学员的个性,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始,有的学员不愿意上课,但当听了指导教师的给其他学员的当堂评课后,纷纷要求增加研究课数量,诚邀指导教师去听自己的课。

二是现场观摩与录像课相结合。我们组织学员到诸城市府前街小学去观摩学习,我们共听了三节课,课后双方还还进行了教学交流。府前街小学的校长全面介绍了他们学校实施新课改的情况,介绍了他们进行主题语文教学实验的进程、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出课教师也对观摩课的构思、执教过程中的得失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观摩课使学员开阔了新课改的视野,收获颇多。

同时,我们还组织学员观看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窦桂梅等人的录像课。这样,既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又让学员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大师的风采,欣赏了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大大激发骨干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相结合。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我们每次听课、上课后,都要求学员进行自评和他评,相互交流研讨,写出反思性教学后记或反思性教学报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思考、探索,然后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促进自身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

四是优质课比赛与送教下乡相结合。我们在培训班中进行优质课比赛活动,评训结合,以评促训。最后通过综合评定,按学员总数的10%择优选出6名学员,每人准备一节课,分别到开发区小学、胶东第二小学、兰州西路小学出示范课,这样,既锻炼了参训学员,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展示了培训成果。

2.4首期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我市于2005年启动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截至2006年10月,已组织了300多名班主任进行培训。2006年11月我们在全市中小学中,从年龄在45岁以下,班主任工作任期五年以上,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的现任班主任中,择优选拔了37位现任班主任老师,组织举办全市首期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周期为一年。

一年中,学校聘请了山东省“人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十佳”师德标兵高密康成小学杨小平校长,高密市教科院聂淑香副院长,青岛市十佳班主任、胶南实验小学林明英老师以及我市部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专家和教师作了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

为提高该班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期间,学校通过“四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理论名著、出示一节主题班课、撰写一个班级管理案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充分印证学员掌握的理论知识,达到学用结合。学校分别通过“骨干班主任互动论坛”、优秀班课巡回观摩交流、优秀管理案例征集、主题班会优质课评选等措施加以落实。在培训期间,学校还根据培训表现等选拔了部分优秀学员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研修培训班”,大大激发了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在研究型学习组织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空间:一个是规范空间,另一个是自由空间。规范空间是学校维持正常运作所必须到的基本条件,自由空间则是学校赠送给教师以换取其有效合作的一种“礼物”。规范空间是在生活中给予教师情感方面的关照,而自由空间则把工作的自交给教师,因而成了提供给教师的最大的福利,比我们通常所说的对教师的培训更大的福利。

自由空间的提出是我们直面学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的结果。以往学校存在着对教师个体控制过严、激励过度、冲击过大,教师忙于应付也疲于应付的问题。我们提出:应不断明确学校规范空间的边界,确保教师和学校各部门、各科、级组的自由空间,逐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发展目标之间的更大程度的兼容,促使学校管理和运作由应付式、指令式向自主式、创生式的转变,促使学校教师、领导和各部门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逐步解脱出来。

经过研究,我们已经成功地清理部分规范空间,现正在考虑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动积极性,为各职能部门的自主运转创造一个自主运行空间的问题;并准备继续深入推进科研管理制度、师生考核评比制度和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讨,争取拿出一个更简明、更有操作性,因而也更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和压力,更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更能确保规范空间和自主空间的共生,也更少争议的制度体系来。

上一篇:幼儿的拼音教学初探 下一篇:如何上好《机械基础》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