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6-30 02:58:56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摘要】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虽然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性、政策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创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与制度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措施。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现状;阻碍;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19-01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现继续增加之势

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今后几十年中国还将成倍地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联合国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数据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 2050 年将达到 86%,中国的城市化率在 2050 年将达到72.9%。这样2008―2050 年期间中国必须转移出大概4.73亿农村人口,平均每年转移1126万农村人口。因此,要将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可谓任重道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受阻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致使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向城镇、 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从 1980―2009 年大概转移了 8 277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由 1980年的80.61%减少到 2009 年的 53.41%。然而城乡统筹就业的矛盾依然很大, 1.7 亿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或隐性失业状态,农村隐性失业率高达34.7%。 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该去哪里就业?诸多专家学者主张为了加快中国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永久异地转移,即永久转移到城市,并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然而现实并没有他们推理的那样完美。因为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还不具备短期内大规模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已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保证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理应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长期以来,各级各地政府的教育投资体制,多倾向于对城市的教育投资,这一点必须加以改变,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实行教育公平,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面对农业和农村普适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出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通过对转移前、转移中和转移后的现实及潜在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各级各地政府应努力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应在培训资金、培训智力资源供给甚至相关匹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三)构建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机制

1、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针对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行政性分割等因素,各级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尽快形成统一的、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市场配置型劳动力市场。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调整及制度创新,改善其环境,从而使城乡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与自主择业,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2、改善劳动力供给,完善其收入政策。以各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指导线为框架,遵循“企业名义工资率年增长率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原则,引导农村劳动力工资合理增长;夯实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服务工作,从制度上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针对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实际情况,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农民工就业培训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消费、稳定社会,缓冲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带来的冲击,还有利于为中心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储备。

3、规范用工制度,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国家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态度上经历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规范流动等三个阶段。此相适应,国家在保护农村进城就业劳动力的权益方面通过了一系列保护性规定,但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来规范用人单位,平等对待农村劳动力,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建立一个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权益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合同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注释:

蔡继明.城市化的脚步宜渐行渐快[J].人民论坛,2010(7):45.

朱翠萍,蒋智华.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建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36.

马新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3):89-90.

刘海萍.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公共政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3(4):55-57.

王小勇,张亚飞,刘国举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9(4):37-39.

徐平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6):39-42.

上一篇:日本室町时代禅宗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下一篇:完善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