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双语现象

时间:2022-09-23 09:46:18

试论我国的双语现象

摘要:我国目前存在的双语现象主要有汉语一少数民族语;汉语――外语;汉语一方言;少数民族语一少数民族语;少数民族语一方言;方言――方言。本文主要讨论了前三种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带来优势的同时,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在汉语的影响下,也存在发展危机。文章最后谈到了我国外语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例的一些弊病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我国双语现象;优势;少数民族语;方言的发展;外语教学弊病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36-002

一、我国目前存在的双语现象

双语现象(Bilingualism)是指在一个语言社区内,在日常生活的各种不同的场合,人们普遍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口头表达或交流思想。双语现象大多出现在多民族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双语现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我国双语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55个少数民族使用70多种语言,双语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

目前,双语教学成为我国教育的重点之一。我国的双语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主要是汉语普通话教育和英语教育同时展开,教育条件稍好一些的地方,双语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还有一些地区,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开设除英语以外的如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第二语言教学,提高了双语教学的多样性。

广义的双语应当包括通用语和方言的并存现象,即某一地区的人可以同时掌握通用语和方言。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可以基本无障碍地使用通用语和方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双语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汉语――少数民族语;汉语――外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少数民族语;少数民族语――方言;方言――方言。本文主要讨论前三种双语现象。

我国双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语言的接触之外,还包括政治、教育的力量。主要体现在:

1.民族接触和交往形成的双语现象。在我国,少数民族在和汉族接触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沟通的障碍,很多少数民族开始自觉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例如清时期的满族,大多数满人都会说汉语和满语,就形成了双语现象。随着民族的接触日益加深,满人逐渐都用汉语,最终导致满语的消亡。

2.由教育导致的双语现象。在我国,外语教育贯穿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并一直要持续到高中甚至大学。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过教育的少数民族在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又能运用汉语交流。在方言地区,学校教育基本上都采用普通话教学。

3.官方通过法律条文和行政手段形成的双语现象。我国一直提倡推广普通话,并通过法律条文将汉语普通话提高到国家通用语的地位。这样在我国广大的方言地区,在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中,也通行普通话,能够同时说普通话和方言的人在我国也十分普遍。

二、我国双语现象的优势

我国的双语现象历史悠久且比较复杂,但是双语现象却在推动我国的发展和保持语言的多样性等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

1.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增强国家凝聚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使用的语言及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通用语言制,使全国文化层面上的语言做到了统一,从而在民族间的交流中语言不存在障碍,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发展,也有利于各族人民形成统一意识和爱国精神,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凝聚力。

2.有利于保持我国语言的丰富和多样性。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通用语言制和民族语言双语制相结合的语言制度。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采取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时掌握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这样就使得少数民族语言得以保留和传承,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使语言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3.有利于研究我国的语言发展。我国方言众多,且分布广泛,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复杂。方言可以看作是古代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发展演变的结果。通过对方言的研究,能推知古代汉语的发展脉络,也能了解到同一时期汉语在不同地域的演变过程。曾有学者推测,现在的粤方言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音韵的遗留。尽管这个推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方言确实可以看作语言发展的活化石。我国实行通用语言制,而不是抑制打压方言,给了方言较宽松的生存环境,利于方言的保留、传播。

三、汉语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发展

在我国的语言环境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相比,属于强势语言。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忽视民族语文的倾向。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儿童从小就进入汉语学校,接受汉语教育,与汉族人接触,汉语水平相当高。相反,母语只停留在口头表达阶段,听说能力较强,读写能力很差。由于汉语的强势和民族语文教育的忽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读写能力的培养做得很不够。这样,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共存平衡正在被打破,两种语言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发展态势,少数民族语言在汉语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被人们忽视而走向衰退。

我国的方言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全国推广普通话,人们使用方言的范围不断缩小,仅限于家庭或方言使用者的周边范围。在广大的公共场合,全部使用普通话。由于教育的力量,方言的世代传承受到影响,方言越来越向普通话靠拢,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征逐渐消失,只是语音上保留得完整一些。例如普通话的“下雨”,赣方言说“落ěr”,现在操赣方言的年轻人几乎不这么说,而说“落雨”。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但是方言却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不断被同化,于是学术界才出现了“抢救方言”的呼声。

四、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起始时间提早到小学甚至幼儿园。语言教育从小抓起无可厚非,而且根据国外语言教育的发展来看,双语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新加坡、印度、欧洲等国的实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我国实行外语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运行操作却存在大量问题,造成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虽然教学中一直强调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但实际上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学中只注重读写而不注重听说,于是中国学生的英语大部分是“哑巴英语”。不论什么类型的升学考试,不论文科理科,考试科目都有外语。于是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能力,而变成应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高分。学生获得的外语能力不是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做题技巧。汉语和英语相比,英语处于强势。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偏废其中的一种语言来学习另一种语言。在中小学语言学习中,学生花费的学汉语的时间常常少于学习外语的时间,而外语能力的获得并没有和学习投入成正比。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无法自由流畅地表达,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沟通仍然存在语言障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在我国现阶段,很多外语教师不具备外语教学能力,也缺乏语言学知识,专业素质达不到外语教学要求。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很多地区缺乏外语教学必要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师生比例失衡,造成授课效果差等等。考核标准单一,将考试这种考核手段当作考核目的。第二,语言环境的限制。我国很多地区都不具备汉语――外语的双语环境,外语环境仅限于课堂。在课堂之外造就的第二语言环境也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我国的外语教育很有必要改革,首先要弄清英语教学有“ESP”(English fnr Special Purposes)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s)之区分。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是“EGP”。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开设“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普通英语”主要是以普及英语知识为主,而“专业英语”主要是培养英语专业高级人才,如同声传译、外事工作人员、专业外语教师、语言研究人员等。目前我国不是所有地区都是汉语――外语双语区,现实环境并不需要接受教育的所有人都是双语人。我国的双语教学目标和我国双语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分歧。我国市场需要的是专业人才,而学校教育无视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采取同样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就必然导致资源浪费。日本在处理外语教育时做到和市场接轨,形成外语产业,集中教育资源着重培养外语专业人才,而不是采取全民外语教育,这样既符合本国实际,又满足了本国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人才结构,又节省了资源。

总的来所,我国双语现象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改善、解决。

上一篇:亲情教育的新尝试 下一篇:诵读经典诗词,为学生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