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操作课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2-06-30 01:00:54

浅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操作课的教学模式

摘 要:2010年云南省将信息技术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探究出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想以自己从事农村初中计算机教育的体会,阐述自己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课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共同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计算机硬件设备极不平衡

自2010年云南省将信息技术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来目前全县小学虽然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以底圩乡为例全乡八个村委会14所完小,却只有中心小学在2012年才开始配置了一个30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下面各完小只有一台模式二接收的计算机,很多学校信息技术课只是在课程表上挂了个号,名存实亡。使初一新生信息技术学科基础严重参差不齐,可以说是“零起点”。

底圩乡初级中学,在校生1769人,计算机教室现仅有40台学生机,其中30台是原来2007年配备模式三计算机,到达课程开设标准的生机比(初中)15:1还需72台,并且计算机硬件老化严重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死机”、“摆设机”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农村学校是两人一台,或多人一台。

(二)学生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1.学习时间不充足。一方面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多,课时安排少(初一学生是1节上机课和1节理论课,初二学生是1节理论课和2节上机课),间隔周期长,这节上的内容等到下节课再提问时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后没有时间去巩固所学知识,造成知识的遗忘率很高。

2.学生能力不一致。由于地处农村,很多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导致一些学生在操作上不够大胆,特别是女生,遇到一些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

3.在很多学生的概念中,计算机就等于游戏机。上课时,学生总是会特别关注哪些与游戏有关,或者利用上机的时间,与同学互相探讨游戏的进程,而忽略了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采取的措施

面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我所采取的措施(操作课)如下:

1.依据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大纲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初中信息技术的总体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⑴掌握正确计算机开/关机顺序;⑵掌握鼠标的使用(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和框选);⑶键盘的使用(认识和学会使用各功能键、英文打字练习);⑷输入法(智能ABC)和中文打字练习;⑸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和文件/文件夹的操作(文件/文件夹的新建、删除、重命名、移动、复制和粘贴)。

七年级下学期:⑴Word 2003学习和专项练习题的练习;⑵PowerPoint 2003学习和专项练习题的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⑴Excel 2003学习和专项练习题的练习;⑵因特网相关知识学习和运用(文件下载、电子邮箱的申请、邮件的收/发和计算机及网络安全常识)

八年级下学期:⑴Word 2003、PowerPoint 2003和Excel 2003专项强化练习;⑵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系统复习;⑶备考

2.制定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教学策略

⑴ 第一阶段教学策略(初一上学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教师讲解演示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乌申斯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先。

比如在讲解输入法和键盘练习时,我引入练习指法的游戏软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多数学生计算机知识的“零起点”,我采用教师讲解演示操作为主,然后由学生模仿操作来练习键盘和文字输入。

⑵ 第二阶段教学策略(初一下学期-初二上学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所以我采用“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方法来学习Word 2003、PowerPoint 2003、Excel 2003、文件下载和申请/收/发电子邮件。

⑶ 第三阶段教学策略(初二下学期)

复习备考阶段“以学生强化练习为主,教师对个别存在操作问题学生辅导为主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1-17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上如何恰当处理学生的课堂回答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