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如何巧设提问

时间:2022-06-29 10:22:40

地理课堂中如何巧设提问

摘 要:提问作为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手段,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提问可以串起一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思维的方法。因此,只有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问;教学效率;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好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但是,如何使提问真正得法呢?我想从问题的设计和处理两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从问题的设计方面设问

1.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

我们很多年轻教师经常会出现“是不是?”“对不对?”这样一问一答的问题,表面上看学生回答得轰轰烈烈,但课后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就显得很茫然。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探明课文的“关键处”“蕴疑处”,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当然,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不是无限拔高,有些教师认为只有难才能体现教师水平。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唾手可得,过于难的问题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觉得无从下手,提问也就毫无意义了。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跳一跳就够得着。

2.问题要有梯度性

提问要有梯度,符合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对于较难的问题,我们要将其细化,在细化的基础上实行追问。如,在讲大气受热过程图的时候,我将其分成了6个问题一步步来讲解。问题1:经过大气层后,太阳辐射的箭头为什么变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问题2: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会怎么变?(升高)问题3:地表升温后,热量如何传递?(大地暖大气)问题4:大气增温后,热量如何传递?(大气还大地)问题5:大气逆辐射的存在用保温作用概括是否恰当?问题6:图中的几种辐射从波长角度考虑有什么不同?(长波和短波)。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仅非常容易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3.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设置课堂探究问题,往往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全球气候变化时,用河南的简称“豫”引入新课,“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说明3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就会饱含激情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4.问题的设计突出实用性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生活气息较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地理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讲农业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当地发展的是什么农业地域类型?”“发展该种农业有什么样的区位条件?”讲工业时,可以以当地一工厂的布局让学生来评价其分布是否合理等。这样用身边的有用的地理设问就会让枯燥无味的讲解变成生动的学生学习。

二、从问题的处理方面设问

问题设计精巧后,还要恰当处理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在问题处理上,我觉得应该做到:

1.合理分配回答对象

在课堂中的提问老师不应仅仅局限于几个学生身上,提问要随机,问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否则,大部分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反正提问与我无关,不自觉地放弃了参与意识。所以,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有部分学生就成了“绿叶”和“看客”。让人人参与,人人都积极思考,给各种层次的学生抛头露面的机会,这样才能拉近全体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真正体现提问固有的价值。

2.提问后要留白

由于选修科目时间少,内容多,很多老师考虑到要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中讲的多,问的少,就是问也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降低。你讲的时候他可能听进去了,但是换做让他自己思考自己讲又是另一种模样。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因为不放心,所以不放手,因为不放手,所以孩子不会自己走”。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学会等待,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后也不要马上就评价,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补充,或者在老师提示的基础上再将自己的答案完善,这样自己得出的答案,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

3.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抱怨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响应,其实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密切相关。部分学生可能会有许多说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不应挑剔、讽刺,要以鼓励表扬为主,适当适时地补充完善答案。提问时可用“再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好吗”“说错了没关系”“只要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就很棒”等鼓励性的话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地发言。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课堂提问才会真正地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永金,马立,宋乃庆.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

[2]李伟.浅析如何使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时代学习报,201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高考中的万有引力解析 下一篇:高校共青团工作有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