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

时间:2022-06-29 09:25:03

武汉生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

【摘要】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经济功能。目前武汉生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而且武汉作为城市圈中心城市所担负的带动、辐射作用尚未发挥。发展武汉生产业、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可以从制度建设、政策创新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生产业 城市功能

一、引言

生产业是一种中间需求(而非最终需求),并且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生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城市服务、创新和经济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日前,湖北省政府公布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探索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是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之一。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担负着对整个城市圈乃至周边区域的辐射服务功能,因此,如何推动武汉生产业发展,提升武汉作为城市圈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十一五纲要》中对于生产业的外延分类为标准,本文以武汉市2004-2007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武汉生产业发展状况。从产值看,2004年武汉市生产业产值为274.56亿元,占当年全市第三产业总值的28.77%,国内生产总值的14.55%。2006年武汉市生产业产值为377.76亿元,占当年全市第三产业总值的29.53%,国内生产总值的14.58%。虽然生产业产值的绝对值增长了37.59%,但是生产业在第三产业和全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就业人数上,2004年武汉市生产业就业人数为202042人,占当年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28.52%,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4.79%。2006年武汉市生产业的就业人数为282463人,占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36.2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9.39%。生产业的就业人数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在第三产业和全市就业总人数的比重都有一定提高。同时,在生产业投资方面,2004年武汉市生产业投资为87.88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投资的26.88%,占全市投资总额的15.84%。2006年武汉市生产业投资为219.49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投资的39.46%,占全市投资总额的23.58%。对生产业领域的投资在绝对金额以及在第三产业和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都有较大提高。

统计数据说明,在2004-2006年期间,一方面,武汉市生产业的就业人数、投资额的绝对值都有所上升,在第三产业和全市的就业人数、投资额的比重也有所上升,生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另一方面,武汉市生产业的产值在全市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低。生产业对武汉的服务、创新和经济发展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弱。

此外,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总体看,除武汉以外,武汉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谢淑英,罗保洋,2007)。而且武汉与城市圈其他城市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武汉尚未发挥出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要实现省政府在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规划中所提出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要求还需要更多努力。

三、以发展生产业提升武汉城市功能的对策建议

基于武汉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武汉发展生产业的优势条件,本文认为加快武汉生产业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政府服务。制定武汉城市生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统筹管理,形成发展生产业的制度化保障。

第二,利用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探索发展生产业新政策。例如,利用税收、信贷政策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生产业,提高竞争程度,推动产业升级。

第三,加强产业关联,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引导和推动武汉市内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环节(例如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外包给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机构推动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

第四,推动生产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生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能力。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企业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

(注:本文受到湖北省科技攻关软科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7AA401C32。)

【参考文献】

[1] 路红卫:武汉城市发展转型与服务业提升的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

[2] 谢淑英、罗保洋: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产业优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上一篇:“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 下一篇:湖北省秭归县脐橙成本函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