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关键是“导”

时间:2022-06-29 05:31:49

生本教育的关键是“导”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的关键在于贯彻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自主、积极、合作的研究方式作为课堂的主要模式。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探讨是否有效都取决于教师的导。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思索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纵观中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我以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探讨是否有效都取决于教师的导。从这个理念出发,“教师”改称为“导师”,是再合适不过了。那么教师的导都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导

一篇文章,一套练习题,学生阅读后会提出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去粗取精,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火力侦察”到的情况,依据学生预习中的难点疑点去查资料,对文本做精细的阅读,与同组教师进行讨论,从而写出教案。我教莫泊桑的《项链》布置学生精读课文,提供给学生阅读所需要的相关资料。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技巧方面的;可以是文章中的难点,也可以是对文章提出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应由她个人负责,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社会。因为社会只是人生存的客观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固然不好,但她的诚实,她的刚强,她的聪明是应该肯定的;玛蒂尔德为一条假项链付出了十年青春,但她却变成了一个踏踏实实勤俭能干的劳动妇女,这有什么不好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修改了以前的蓝图,把主攻方向放到了学生迷惑不解的地方,放到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放到具有一定深度、共性的问题上。“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生自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生动活泼的课堂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这样的修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导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对问题的思索,既有片面偏激的,又有错误浅薄的,当然也不乏真知灼见,有时甚至擦出创造性的火花儿。对片面、偏激的观点,教师要导其趋于全面、客观,对错误浅薄的观点,教师要导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到事物的规律,对学生的真知灼见,要导其举一反三,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对学生一闪即逝的创造性的火花儿,要导其燃成熊熊大火。教师对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的激疑,将矛盾激化,使学生在辩论中、在思想交锋中求取真知,锻炼思维。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挑起争端,“扇风点火”,适时点拨。“挑”就是启发学生阐发相反的观点,“扇”就是鼓动学生反驳对方的观点,“点”就是暗示学生看问题要准确、全面。将辩论引入课堂,是落实教师“导”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启发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形成语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贾宝玉对胸前的“通灵宝玉”为什么深恶痛绝,必欲毁之而后快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用反常的原理,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这说明贾宝玉不喜奢华。学生当然不同意这个说法,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自惭形秽,“女尊男卑”,“家里的姐妹都没有”,“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不满贾府把他当作“挽狂澜于既倒”的“通灵宝玉”。……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高考语文的复习需要教师的导

高考复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语文知识体系的掌握最清楚,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他们最了解。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编定的复习资料进行讨论。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自编复习资料。经过学生讨论,经过学生的编选,教师要作进一步的筛选整理工作,精选出知识点全面,题型典型,方法科学的复习资料。复习资料质量的高低,是能否搞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负责任的教师应把住这一关,做好指导工作。最后,在订正习题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典型的题型,领悟繁复的试题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越简单越好。引导学生抽象出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整个过程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最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语文较好的学生的位置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归纳,决不能越俎代疱。

四、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导

学生面临繁重的升学压力,课余时间非常宝贵,而当代社会中的读物又数不胜数。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份既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读书目。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怎样精读,怎样略读;如何做笔记,如何写心得。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评论,使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

总之,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语文教学的规律出发,设计出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教学蓝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那么学生一定会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大剧。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谈 下一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