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时间:2022-06-29 04:51:27

浅谈初中阶段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摘 要: 开展初中声乐课程教学要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为铺垫进而激发学生以情带声的歌唱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结合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讲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哼鸣、视唱练耳不在单调、枯燥,以达到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歌唱效果。

关键词:情感体验 乐理普及 发声练习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82-01

声乐教学作为中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中学生正值变声期,正确的歌唱方法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都处在接触声乐的初级阶段,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进而喜爱声乐演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目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以及接受专业的音乐知识、音乐文化,歌唱方法呢?我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积累了如下经验与心得:

一、歌唱的本质

唱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是谁,从呱呱坠地就唱出了人生的第一曲,那歌声触动着灵魂、激荡着父母的心;先人已逝去,但经典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如同回甘却是永存的。所以说,若笑与哭是歌的元素,那快乐和悲伤则是歌的载体。

二、开展声乐教学的前提

1.音乐基础知识的教授

乐理知识的教授以及视唱的练习。针对中学生思维活跃、灵动的性强,我们教授的方式可以灵活、新颖起来。以我个人为例,在教授“节奏”这一内容的时候,先是让学生用手中可以作为“乐器”的任何工具进行创作,看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节奏。之后我们一同鉴赏视频“破铜烂铁敲着玩”,分别模仿视频中的节奏型敲出2/4、3/4、4/4拍,让学生来感受、模仿后,再深入的讲解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等基础知识他们就不会觉得抽象和枯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歌唱中想象力的激发

中学生的歌唱教学首先要从兴趣出发。针对教材中的歌曲,应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在头脑中构想一幅生动的画面,把自己当做诗人、作家、主人公,就是要像戏剧演员一样身临其境。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单元《银杯》这首歌曲时,我首先让学生鉴赏了这首作品的影音资料,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意境;其次邀请有天赋的和参与感特别强的学生跟随音乐踏歌起舞,全班同学一齐进行模唱。这样一来,欢乐的气氛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燃而生。试想,如果把一首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生动。

三、以情带声在歌唱中的作用

1.以情带声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唱歌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歌者的表达来感染听众,假如我们只强调音准、节奏等而忽视了唱歌中的情感体验,那么就缺少了他固有的乐趣以及与听者的情感交流。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李凌在《音乐美学漫笔》中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所以针对中学生,我在授课时首先会训练学生带着微笑进行发声练习,因为微笑的面部状态较放松、自然、愉悦,这样一来,无论从吐字还是情感的表达上都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歌唱情绪的把握及控制

正确的歌唱状态,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器官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下,可以随我们的意志调控和指挥,这种心理状态在初学声乐时就要建立起来。在训练或演唱时正常的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全力放松,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态度积极,但不紧张,不慌张,因为只有在这种精神状态状态下,全身的肌肉与神经才不会僵硬,才能使与歌唱有关的肌肉处于平静自然的状态,而这是可以根据训练与歌唱的需要进行自我调控的。因此,我认为歌唱时情感的投入对于克服学生演唱时的紧张情绪也有很大帮助,因为当他们全情投入时,会忽略这些导致他们紧张,放不开的因素。这样的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信,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帮助。

四、开展声乐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1.发声练习

在声乐学习中,哼鸣是发声练习中很重要的训练方法。也称之为哼唱,它是用鼻腔发出“M”音来练习发音的方法。在这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努力琢磨、研究,运用声乐教学中一些生动形象的启发用语。学生在进行练习发声时,我会引导他们去找如打哈欠、咳嗽、吆喝、演讲、惊叫、喊人体验中的感觉。因为这些动作会使人们下意识会将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最佳、最积极的状态。在歌唱中并不让学生刻意地去注意气息声音的控制运用,反而在客观上使声音、气息、共鸣的运用及控制按一定的规范动作进行。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艺术氛围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其一是注重师生互动;互动是现代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它旨在强调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一种态度转变,并在动态化的课程教学中,达到课程的最终目标。其二是注重课程布局;课堂要始终保持轻松活泼的氛围,离不开课程的精心布局。如果一走进教室就能被调动注意力,躁动的心会安静下来,好奇心和饱满的情绪会投入到课程的内容中来。就我而言,我会充分利用课程的前15分钟,这期间我完全不讲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播放艺术家的精彩演出、经典的片段、音乐大师专访以及和当天课程密切相关的音像资料,甚至可以介绍一些学生们感的通俗歌曲歌手。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仔细斟酌欣赏、理论、实践等环节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并不失时宜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着手于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现在的学生大多偏爱流行音乐,所以我们也必须增强自己的现代意识,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世界乐坛的最新动向,跨越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想学生所想、爱学生所爱。在课堂里有必要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们相互分享他们喜爱的音乐和播放他们自己精心准备的音像资料,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如:我会向学生们介绍莎拉・布莱曼、吴碧霞、谭晶等演唱艺术歌曲的歌唱家,让他们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再将它们相互割裂,引导他们对世界歌坛的未来发展和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解。

2.有选择的引导学生博览群歌

如今,大多数中学生接触的音乐还是以流行音乐为主,而流行音乐发展则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学生。所以,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发展水平,要有正确的引导性。注意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如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就是一首很励志的流行歌曲,又如朴树的《那些花儿》等歌曲,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总而言之,要很好地实施以上各个环节,将这门课开得成功、开出特色,还有待于我们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亲和力及感染力,去研究、去发现,并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学生热爱歌唱艺术、感受歌唱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凌.音乐美学漫笔[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李凌.音 乐美学漫笔[M].广西人 民出版社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下一篇:构建解剖学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