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29 12:43:38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讨论,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护理。方法:对县人民医院的92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之后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密切地观察,并对其进行仔细分析,进而在护理干预方面提出有效的方法。结果:在接受治疗的92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9.3%。其中有19例患者出现了感染,占20.4% ,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淤血,占7.4% ,有3例患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占11.1% ,2例患者出现异位输液,占7.4%。有1例患者出现了血肿,占3.7%。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具体的治疗护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对穿刺置管术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要严格掌握,对穿刺技术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也要熟练掌握,术后对患者的局部情况以及全身的状况要进行密切地观察,有问题出现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要努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术在患者体内能够保留较长的时间,其操作非常的方便,用途很广泛,同时可以在患者的全身迅速地建立相对安全有效的血管通道,目前在临床补液、输血以及对患者进行急救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并且在透析、化疗以及中心静脉的监测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因为股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解剖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护理措施采取的不够恰当的原因,对患者带来很多的并发症。文章将对自2011年8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来甘肃岷县人民医院进行深静脉置管术的9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在将治疗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92例需要进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为病情危重,13例患者为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为胃肠外营养患者,48例为化疗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9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岁,其中有43例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有39例进行了股静脉置管术,其余的10例患者进行了右颈内深静脉置管术,置管时间在6d―42d之间。

1.2置管方法

依照个体化原则,将单腔导管放置到患者的锁骨下静脉,让患者保持侧卧的姿势,这样单腔管就会容易固定,也可以对选择患者的颈内静脉。如果是进行双腔导管的置入,最好选择颈内静脉以及股静脉置管,可以防止因为导管过粗、过长的留置时间,造成置管困难,同时也可以对血压地压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效减少患者的损伤程度。对于颈内静脉穿刺比较困难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对于股静脉,在较短的时间中能够建立长期的静脉通路,用于抢救治疗各种危重患者,例如在患者处于休克衰竭状态或者是进行浅静脉穿刺比较困难时,可以对其进行抢救输液,但是容易受到腹压的影响。

2、结果

在对本组的92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治疗的过程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9.3%。其中有19例患者出现了感染,占20.4% ,有2例患者出现导管脱落占7.4% ,有3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占11.1% ,2例患者出现异位输液,占7.4%。有1例患者出现了血肿,占3.7%。

3、讨论

3.1并发症采取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1、感染。其是深静脉置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之所以会出现感染,主要是因为操作者以及护理人员淡薄的无菌观念,在置管完成之后,采取了不够恰当的护理措施。再加之部分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具有较弱的抵抗力,都会使穿刺部位发生感染。在本次研究中,有19例患者出现了感染,占20.4% ,其中血细菌培养阳性5例,导管内段细菌阳性14例,感染率比国内的文献报告高。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患者伤口的日常护理工作,对其伤口每天都要进行消毒,置管时间在5d―10d之间,但置管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5d。

2、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是深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排除导管扭曲,打折等其他堵塞情况之外,最常见原因就是导管尖端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原因包括,①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封管方法不正确,致导管尖端形成血栓堵塞导管;③蛋白及脂肪栓塞。经静脉导管给药,特别是比较粘稠的药物如氨基酸,脂肪乳,可沉积在管内堵塞导管;④药物沉淀,使用非配伍药物时,药物沉淀物可致导管堵塞;⑤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组织相容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所以为了避免导管堵塞,保留导管期间,每日两次用生理盐水5ml冲洗管腔,确保管腔通畅。输注营养液、血液制品后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每次输液结束后,应用3ml肝素生理盐水封管以避免回血堵塞导管。

3、导管滑脱,活动过度、固定不当及意外情况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导管滑脱之后,患者的补液,测中心静脉压等需要通过深静脉置管所做的治疗检查都不能进行,还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后过非常严重。所以穿次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过度活动,防止导管脱落。

3.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深静脉穿刺置管有很多的并发症,较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感染、堵管、导管脱落以及穿刺部位血肿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医护人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①对该技术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要严格掌握,凝血障碍者、全身肝素化者、胸部畸形者以及气堵严重者绝对不能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②操作者一定要具有严格的无菌意识,同时要求其理论知识一定要扎实,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对异常体型患者的解剖部位能够进行准确地定位;③为了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在进行穿刺时,叮嘱其可以暂停呼吸,使气管压得到降低,使胸膜顶的上移几率减少,进而降低穿破率。在具体进行穿刺的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患者的面色,对其呼吸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异常,就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使其并发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彭雪,侯淑香,罗秋燕,李远惠,吴颖.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90例观察[J].吉林医学.2012,11(18):48-50.

[2]刘萍.深静脉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4(07):98-99.

[3]巢文英,吴粉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8(03):87-89.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护理... 下一篇:浅析针对全麻患者在复苏期间护理工作的实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