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时间:2022-06-29 09:45:51

论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摘 要: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在教育方式上应体现四个原则,在教育途径上要努力实现五个融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个原则 五个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61-01

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概括,是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方向。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和找学生座谈,发现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价值追求多元化,政治信仰模糊,价值趋向实用化,功利思想严重,价值实现过于自我,集体主义淡薄等等。由此可见,当前在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地位,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体现四个原则,在教育途径上要体现五个融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体现四个原则

1.坚持“以高职生为本”的原则。要体现“以高职生为本”的原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设身处地为高职学生着想,注重解决关系到高职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关心与关爱打开他们的心理屏障,摒弃高高在上的形式主义作风,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地为学生做事情。例如,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要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思想偏激的学生,就要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纠正思想上的误区,认识上的偏差。

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原则。理想信念是统一大学生思想、凝聚大学生力量的旗帜和向导,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升华。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原则,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抓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发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地对症下药,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筑牢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构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3.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原则。从现阶段来说,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就是要通过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之中。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各环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在知行统一中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要坚持改进创新原则,借助新载体、开辟新渠道、运用新方法、实践新理念,唯有善于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规律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途径上要努力实现“五个融入”

1.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理论课教学的灵魂和主线。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在理论课教学中成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道德资源。

2.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氛围。例如,通过实施“书香校园工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活动,形成全员育人、文化育人的氛围。结合本院本系的实际情况,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凝炼和概括,加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3.融入社会实践,注重发挥第二课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要善于抓住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契机,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善于利用好本学院、本地区的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岗、爱家乡教育,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案例中受到教育、净化心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动员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地推动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4.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中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先进事迹、视频动画、图片展示等方式倡导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防止悲观的、消极的、负面的信息滋生蔓延,消除有害信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5.融入到对学生的德育考评中。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作为评定学生思政课学习成绩和学校各种评优评先的首要指标,以此来引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锤炼道德品质,塑造高尚人格。

作者简介:周卫华,女,(1970-),辽宁丹东人,本科学历,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的评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