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莘老中医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时间:2022-06-29 07:35:28

黄洪莘老中医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720(2009)36-1949-0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之统称,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五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症。其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于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累与情绪激动时。本病临床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前者一般胸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制剂后可消失,后者多为前者的发展,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冠心病心绞痛躲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我院老中医黄洪莘,幼承家学,后考入山东中医学院,毕业后扎根基层,401临床,经验丰富。对老年性冠心病有独到的认识,自拟“补心汤”加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有幸跟随黄老临床学习,现将黄老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黄老认为: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病病位在心,心主血脉,主要为心脉痹阻不通而致,一般老年发病居多,且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疗效多不佳。故此需要深刻体会老年人的发病特点和治病规律,本病病机为“阳微阴玄”就是胸阳不足,寒凝痰浊痹阻。阳不足为虚,寒凝痰浊痹阻为实。为虚实夹杂之证,当标本兼治,补虚泻实,本虚为老年人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心阳不振,运行气血乏力,而致血瘀于脉,标实为脾胃运化乏力,致使痰浊丛生,阻滞于脉,阳气不足外寒入里,凝滞血脉。一般若急于建功,只是在化痰化瘀方面入手,罗列些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的方药,只事功伐,则只能取效一时,再治疗则没有效果了,为此,一些人就此下结论说中医不长于治心脏病,其实这哪是中医的错,是认识不到位罢了!

怎么治呢?要虚实结合,标本兼顾,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需要深刻体会老年人的发病特点总是因虚致瘀,要先扶正,先温阳益气,在此基础上,加些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的药物,但补和泻的比例要因人而异,但补虚是主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临床上有方有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补心汤药物组成:黄芪30g,生晒参10g,生、熟地各248,天冬麦冬各12g,玄参15g,白术15g,茯苓18g,鸡内金12g,焦三仙各18g,丹参30g,制附子10g,细辛6g,桂枝12g,瓜蒌206,薤白20g,丹参30g,红花12g,降香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58,炒枣仁208。其中黄芪人参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生熟地、天冬、麦冬、玄参滋阴,以利于生血,白术、茯苓、鸡内金、焦三仙健脾胃以杜绝生痰之源,附子、细辛、桂枝、瓜蒌、薤白温通心阳,化痰通络,丹参、红花、降香活血化瘀,五味子、柏子仁、炒枣仁安神。全方随症加减。多取良效。

验案举隅:郑××,女,72岁,2008.年10月1日初诊,心前区疼痛满闷不舒6个月,服用鲁南心康等药物控制不理想,发作较频繁,夜间为多,已影响休息,形体较胖,面色白光白黄白,全身乏力,纳可,眠差,舌暗苔白腻,脉细弱,给予补心汤加减:生黄芪508,陈皮9g,生晒参10g,生、熟地各24g,天冬麦冬各126,玄参15g,白术15g,茯苓18g,丹参30g,制附子20g,细辛6g,桂枝12g,瓜蒌20g,薤白20g,丹参30g,红花12g,降香10g,五味子10g,炒枣仁20g。7剂水煎服日一剂。8日复诊,全身乏力已减,面色转润泽,心前区疼痛较前减轻,满闷已不明显,且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间已能安睡6个小时。上方去降香,继服7剂。三诊时心前区疼痛已明显减轻,几乎感觉不到,且服药七天只发作过2次,且时间很短,几乎不影响正常生活,又再服用一个月后,已能正常生活,至今随访未再见明显复发。

上一篇:浅谈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 下一篇:改良穴位埋线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