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穴位埋线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6 05:44:10

改良穴位埋线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720(2009)36-1950-02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穴位埋线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除活跃期始不予穴位埋线外,其余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的产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痛减轻,产程时间缩短,难产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在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穴位埋线用以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单,孕妇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改良穴位埋线;分娩;镇痛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产痛是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直接影响母婴健康。多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在如何减免产痛的课题上做了大量研究,促使无痛分娩技术不断提高和日益普及。受祖国传统医学针刺麻醉的启发,我们将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改良后用于分娩镇痛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间的正常初产妇,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估计胎儿体重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开大3cm左右时,给与改良穴位埋线治疗。埋线方法:将孕妇次穴及双下肢三阴交穴位局部消毒,用12号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将2号羊肠线从针孔送入穴位,将针头退出,并于皮肤表面外露羊肠线1cm,干棉球压迫,橡皮膏固定。(此方法类似于置硬膜外导管)。医务人员或孕妇家属间断点式按压上述穴位,胎盘娩出后拔去羊肠线。观察组除不埋线,不点式按压穴位外,其余条件及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痛,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结局。

1.4 镇痛效果评定

1.4.1 采用VAS评分法:取一长10cm的直尺,一面标有0~10cm的刻度,另一面不标刻度。讲明0端代表完全无痛,10端代表最严重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无刻度指出相应的部位,观察人员从背面读出相应VAS值;评分时间分别在镇痛前,镇痛后1小时。I程末期及II程时。评分在宫缩间歇进行,避免在宫缩期评分,或分娩后立即对各时间段进行评分最后疼痛级别评定主要根据VAS评分。

1.4.2 疼痛分级参考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痛,腰酸,稍感不适,VAS 0分;I级:轻度腰腹疼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限制,VASI-3分;II级:明显腰腹疼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VAS4-7分;Ⅲ级:强烈腰腹疼痛,不能忍受,喊叫,辗转翻身,VAS8-10分。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见表1。

镇痛前后两组产妇的疼痛级别无零级。镇痛前两组产妇的疼痛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后观察组各时间段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2 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见表2。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2.3 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见表3。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在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第十届世界疼痛医学大会明确将疼痛列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04年10月11日是第一个“世界镇痛日”,2004年10月11~17日为第一个“中国镇痛周”,疼痛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产痛成为疼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即确定: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产痛可导致产妇情绪紧张、焦虑、进食减少或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产妇过度通气、耗氧量增加可引起胎儿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产妇肾上腺素升高、抑制子宫收缩、导致产程延长、子宫动脉收缩性胎儿窘迫等,从提高围生医学质量而言,分娩镇痛势在必行。

在分娩镇痛方法选择上应以安全有效为前提,不干扰分娩过程的生理活动,力求简便实用,为产妇及众多产科医生所接受。WHO及CIMS(Coalition for Improving MaternityService,提高产科服务质量联盟) 为孕产妇及围产儿安全考虑,提倡非药物性镇痛。

我国的针刺疗法现已广泛用于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针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镇痛,还有很重要的对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临床中常用的穴位有合谷、三阴交、足三里、次、中极、秩边、太冲、关元、昆仑、至阴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有效调动中枢内源性阿片肽及5-羟色胺的作用,提高机体痛阈,调整脑的功能反应;对相应神经根处刺激,可以发挥闸门控制作用,阻断某些疼痛信号的传入;镇痛效果与宫腔内静息压力的高低明显有关,针刺起到了协调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内的高张状态的作用,从而减轻了疼痛反应。临床上,我们将针刺改为穴位埋线,不影响产妇活动,产妇可以采用任何自动,从而充分发挥针刺的分娩镇痛作用,加速产程进展,对产妇,胎儿,新生儿无任何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上一篇:黄洪莘老中医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下一篇:219例HCV感染者HCV RNA与血清HCV抗体检测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