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共青团“新招”

时间:2022-06-29 02:13:44

微时代的共青团“新招”

决定建设完成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高校团组织实现网络化转型。

在社会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微博越来越成为集合多种功能的开放式、互动性、便捷化的个人或组织自我展示、提供服务的网络门户。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青少年人群中所产生的新行为模式和聚集方式,对共青团工作亦带来新的思路与启发。决定建设完成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高校团组织实现网络化转型,就是一个明证。

高校团组织的微博体系

2011年11月至12月,学校部全面启动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利用微博工具为各级高校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提供展示支部建设、组织支部活动、促进彼此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构建各级高校团组织与广大普通学生之间扁平化、多层级、快捷、多样、精准的交流渠道和机制,建构全国、省级、校级、班级团支部统一的四级高校团组织网络化、矩阵式组织体系和信息化工作机制,既增强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通过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集群形成正面思想引领的整体规模效应。

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按照“总体设计、分层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逐步推进,由团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省级团委学校部官方微博、校级团委官方微博和班级团支部微博四个层级构成,所有微博主页上以醒目方式登载统一的团徽标志和“精彩微博团,青春心连心”形象口号。微博平台分别在腾讯微博平台和移动微博平台上建构,形成相互捆绑、信息共享、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微博体系。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成后,将全面组织动员学校团干部利用微博平台,与普通青年学生形成扁平化联系,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时尚流行方式开展工作,以不断提升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善高校共青团的运作机制。在功能上,除实现普通微博的信息即时功能外,还可实现各级团组织之间工作信息精准快速传递、便捷组织开展线上活动、展示工作精彩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娱乐资讯等特色功能。

微博团,精彩HOID得住

基于腾讯微博的网络社区模式优势和移动微博与手机的良好融合性,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将分别在腾讯微博平台和移动微博平台上建构,形成相互捆绑、信息共享、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微博体系。

高校团组织微博除实现普通微博的信息及时功能外,还富有其他鲜活特色。比如,各级团组织之间可通过“私信”或邮件形式实现工作信息精准、有选择相互传递;可以利用微博平台开展“微话题”、“微访谈”、“微调查”等线上活动;各级高校团组织可以为自己的品牌活动设置专栏,上级团组织微博可以设立所属团组织精彩内容展示。此外,微博平台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娱乐等具体资讯服务。

据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同志介绍,建构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主要基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日益网络化的背景考虑,利用微博平台构建高校共青团组织新的组织建设模式、新的组织动员方式和新的工作活动载体。微博体系构建将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已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了团中央学校部、所有省级团委学校部、高校团委及全国5000个高校试点团支部微博建设,第二阶段将于今年全面推广基层团支部微博建设。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成后,将全面组织动员学校团干部利用微博平台,与普通青年学生形成扁平化联系,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时尚流行方式开展工作,以不断提升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扩大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善高校共青团的运作机制。

高校社团入驻微博校园

全国范围内利用微博和网络聚集青年的“微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自2010年9月起,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全国14个省推出以“找成长伙伴,过组织生活”为宗旨的微社团行动。高校社团可以利用微博、SNS等新媒体,“找成长伙伴,过组织生活”。

2014年南京将举办青奥会,这将是继深圳大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通过微博校园平台,学生社团能方便地找到遍布全国的同类社团,并在这里进行自我展示、相互交流。高校媒体加学生社团,再加新媒体,这种整合后的传播互动平台,可能成为南京青奥会最好的传播平台之一。

微博作为新媒体,是个魅力十足的传播工具,实现了社会成长导师与校园社团的近距离对接。借助微社团行动,不少校园媒体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与校内外社团密切互动积极合作,健康引导和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微博校园只是一个平台。在这里,青年是主角,同类社团可以互相关注,彼此沟通;这里的人相互鼓励、交流分享。利用微博平台构建高校共青团组织新的组织建设模式、新的组织动员方式和新的工作活动载体,提升了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扩大了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也完善了高校共青团的运作机制。

微时代,紧跟时代

以微博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网络的流变过程来看,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大块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阅读,但草根们如今更需要惜字如金,140个字之内解决问题。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

在“微时代”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场景下,如何利用好微博等新媒体,进一步密切团青关系,主动对接青少年话语体系,履行好共青团组织、服务、引导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四项基本职能,是当前共青团组织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以微博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青团组织原有的表达功能,又为整合团青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载体。传统的政治沟通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单向度自上而下沟通,而“微时代”下则形成了平等互动的新型沟通机制。

在“大众麦克风时代”,微博工具为各级高校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提供了一个展示支部建设、组织支部活动、促进彼此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既增强了每一个基层团支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通过全国高校团支部微博集群形成整体的规模效应和影响力。

利用微博强大的互动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特点,各级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了与广大普通学生之间扁平化、多层级、快捷、多样、精准的交流沟通渠道和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正面思想引领,更好地履行团的思想引导职责。

全国、省级、校级、班级团支部统一的四级高校团组织网络化、矩阵式组织体系和信息化工作机制,不仅可以促进日常工作信息交流和重点活动组织动员,也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共青团的整体工作效率。

“微时代”,共青团也要紧跟时代。

上一篇:别让选择变赌博 下一篇:邹凯:世锦赛上 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