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研究

时间:2022-06-29 12:10:25

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研究

[提要] 转型发展是包含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心的经济转型、以和谐社会为抓手的社会转型和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政府转型的综合转型,是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和和谐发展。同时,转型发展又面临着体制、市场、创新以及观念等约束因素,必须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转型、和谐转型。

关键词:转型;发展;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4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开始进入转轨和转型的历史时期,并一直持续至今。所谓转轨与转型,从宏观意义上说,即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或者说,从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转向市场经济国家。国家转型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其出发点在于经济,但其落脚点却在于民生,因此,虽然转型发展最初发源于经济,但是在内容上超越经济领域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

一、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针对转型发展的内涵与范畴,目前在理论界还莫衷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洪银兴(2003)认为,转型发展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三是社会转型,即由不发达经济转向现代化经济。晓亮(2005)把转型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社会资源配置完全由指令性指标配置,转向主要由市场配置;第二,政府职能由审批型转为服务型,由运动员转为裁判员;第三,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由公有制的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转为社会主义国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第四,人们的收入分配由原来的所谓按劳分配转向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五,社会的阶层、阶级结构由无阶级变为有阶级,由阶层单纯变为多个阶层并存;第六,整个社会经济从封闭型转为开放型。孙津和范丽雯(2011)认为转型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主要领域,其相应的转型分别体现为有导向和被调控的平等权利、能力与道义同一的执政根据、以发展为基础和手段的利益平衡、以及价值导向与行为示范的和谐张力等,并且这些领域是相互影响的,在体制和机制的层面上更是相互交叉的。丁任重和郭洪涛(2011)把转型发展概括为在实现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体内容包括:从纯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渐进式改革到攻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对外开放是局部开放到全局开放,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三高发展”到“统筹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综合上述研究者的观点,转型发展应该是一种综合转型,包含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心的经济转型、以和谐社会为抓手的社会转型和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政府转型。其中,经济转型是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就无从谈起;社会转型是目的,如果说经济转型是为了把蛋糕做大,社会转型则是为了把蛋糕分匀,换言之,经济转型是为了扩大和巩固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社会转型是为了让更多人分享更好的改革成果;政府转型是保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为社会进步提供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

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创新和内需。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以低成本劳动为主的要素支撑,转变为以科技进步支撑为主,这就必须强化创新;必须由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需求支撑,转变为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均衡支撑为主,这就必须扩大内需。强化创新的实质,是促进知识作用的增强及其地位的全面提升,而知识扩大再生产依赖于优质的人力资本供给;扩大内需的实质,是促进城乡居民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强化创新和扩大内需,最终都归结到一个大写的“人”字上面。因此,当前促进经济转型,必须加快社会转型来加以促进。如果没有社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将难以深入推进。

从转型发展的前景来看,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个人作用地位逐渐上升的发展、国家竞争力加速上升支撑的发展。面对强化创新和扩大内需的紧迫要求,面对社会转型的严峻现实,只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全新的制度供给,加快推进以强化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政府转型,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有效支撑全新的发展格局。

二、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内涵特征分析

中共十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这五大建设一起抓。和“五位一体”相呼应,转型发展应是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

(一)转型发展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基础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主体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创新的环境。因此,以创新发展来推动转型,分别包含了对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环境的要求。一是要坚持高端引领,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增强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要突出企业主体,着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把更多资金投向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三是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

(二)转型发展是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是以“三高(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三低(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以低碳为经济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途径,以碳中和为主要发展技术的新型发展模式。作为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三)转型发展是和谐发展。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转型发展新阶段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满足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既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又要为社会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和优美的环境。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型发展就是从不和谐向和谐转型。这里的和谐,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社会内部的和谐,也包括经济、生态的和谐。经济转型要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和谐,落实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就是要遵循共享增长、包容增长原则,把人们的关注重点从一味追求GDP、增长速度转到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上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需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结果的调节,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与低碳发展一脉相承,转型发展还必须立足于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三、制度创新是坚持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制度创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建立在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又具有自我发展动力的经济体制,建立以法制与法律体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生活的运行机制,建立能够有效沟通国家与民族、政府与个人的关系并能够具有较高效率的、体现精神的政府运行体制,在保证社会总体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一是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政府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并以制度的方式体现出来、规范下来、运行起来,努力形成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通过资源配置市场化,使市场按照效用性标准,将资源配置给最能充分发挥资源效用的市场主体;使政府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组织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市场,将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推进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尽快打破行政性垄断;分离垄断行业中的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将竞争性业务推向市场;优化对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在保持国家必要控制力的前提下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变城乡分治的规划管理和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健全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大中城市的功能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只有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四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宏观上看,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人财产。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微观上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深化初次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消除体制,实现分配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五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分开。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过多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实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洪银兴.社会转型、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江海学刊,2003.5.

[2]晓亮.论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J].经济学家,2005.2.

[3]孙津,范丽雯.中国转型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可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5.

[4]丁任重,郭洪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探索与转型[J].经济学动态,2011.4.

[5]卓勇良.打造金饭碗的改革[N].浙江日报,2011.3.22.

上一篇: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下一篇:公平理论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