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方案

时间:2022-08-09 08:01:58

新时期发展方案

**年,我们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大胆创新实践,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全年共发展新党员625人,其中生产、工作一线532人,女党员106人,大专以上学历158人,35岁以上302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双强”工程为载体,重点解决发展党员“空白村”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面临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难、党员发展难等问题,出现了一些发展党员“空白村”,直接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双强”工程为载体,拓宽思路,加大力度,积极培养和发展“双强”型青年农民入党。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在调查研究和对近年来发展党员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关于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切实抓好落实。确定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强督查指导。把消灭发展党员“空白村”,作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来解决,要求每个行政村党支部每年至少发展1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农民入党。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青年农民党员占农民党员的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农民党员的80%。二是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从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入手,抓基础,抓重点,消除模糊认识和人为障碍,着力培养和发展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入党。将发展青年农民入党纳入“双强”工程,对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中的优秀分子、村组干部、毕业返乡青年、农村致富能手,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引导,加强重点培养,帮助他们逐步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增强党性观念,努力把农村各方面的人才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三是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采取切合农村实际的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电化教育、参加党内活动、发放党员教育资料等,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把条件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列入村级后备干部,经常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尽快成熟。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把不合格的积极分子调整出去。通过“双强”工程这一有效载体,全县共发展“双强”型农民党员178人,消除了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壮大了农村党员队伍,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年9月,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了我们发展“双强”党员的做法。

二、以“金桥”工程为载体,重点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问题

**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劳动力15.12万人,在浩荡的劳务大军中,有文化、有知识、有致富能力的青壮年占80%以上,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导致农村发展党员的后备人才资源匮乏,已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挑战。同时,一些优秀青壮年,由于长年在外打工,入党申请无处交,思想无法交流,入党的愿望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以实施“金桥”工程为载体,既严格执行《》规定,又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特点,与时俱进探索新路子。一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资源库。组织力量对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普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外出人员资料库,推行“一册一卡”(即外出务工经商青年登记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联系卡)。**年先后对4860名外出青年登记造册,对1106名各方面的成功人士逐人建立联系卡。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其素质、特长、生产经营状况、从事职业、政治表现、参与公益事业情况等,对其中的优秀分子党组织重点联系,重点培养,从源头上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二是建立优秀务工人员培养卡。以外建党支部为依托,加强与其所在地务工人员的联系,及时对那些积极向上、文化素质高、致富能力强、提交入党申请的优秀务工人员逐人建卡,指定支委成员或党员骨干负责培养。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南向店乡在北京二龙路保洁队的外建党支部组织6名入党积极分子和2名发展对象观看电影教育片《张思德》、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和《红旗渠精神展览》等活动,增强了他们对党的认识。三是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实行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联系外建党支部、村支部委员联系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联系外出务工青年等制度,保证对外出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青年的培养教育不断线,并经常或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培养情况。四是完善考察审查机制。在试行“双向考察”、坚持“三级共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外建党支部在培养、考察、发展党员上的主导作用,做到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年,在建立的30个外建支部中,有87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49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发展新党员25人。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激动地说:“在外打工离家远了,想不到离党更近了”。

三、以组织建设为载体,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问题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去年以来,我们把发展党员工作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中来考虑,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入手,做好非公经济领域发展党员工作。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县123家非公企业,共有党员149人,已建立党组织35个,都比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把员工在50人以上,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非公企业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企业,将生产一线的职工、技术能手和经营骨干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对象,特别注重在关键岗位上培养优秀青年入党。三是积极慎重发展。通过主题教育、集中培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经常性考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采取民主测评、理论测试、发展党员公示制等措施,严把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年,在全县非公经济领域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8人,发展党员14人。

四、以阵地建设为载体,重点解决城镇社区发展党员问题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党组织已成为新时期在城镇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年,我们以社区阵地建设为依托,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努力构筑覆盖面广、凝聚力强的党的工作网络,做好社区党员发展工作。一是重视阵地建设。建好阵地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我们采取“财政补一点、社区筹一点、上级拨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18.3万元,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了9个社区党支部,使社区党建达到“三建五有”目标,为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公选、兼职”等方式,广纳贤才,选拔22名愿为社区服务,自身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充实到社区班子中,切实加强社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仅解决了社区事情有人办的问题,而且优化了社区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7.4岁下降到45.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保证了社区发展党员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建立培养、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对社区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指导性计划,采取街道社区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互相联动,党员责任帮带,群众组织“推优”等方式,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年共吸收19名符合入党条件的街道社区优秀人才入党,培养了社区工作骨干。

上一篇:新时期组织部门信息方案 下一篇: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