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自由如莲徐徐开

时间:2022-06-28 09:51:38

随着张艺谋电影《归来》的热映,她的原著小说《陆犯焉识》销量猛增,而且她的最新长篇小说《老师好美》也受到了热烈追捧。

梁晓声说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泰晤士报》说她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她自己却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由的灵魂。

她就是严歌苓。1957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当过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读过硕士,获得写作学位中最高的MFA学位,是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是大众眼中的“金牌编剧”,是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

说起与文字的缘分,还要说20岁的时候,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地记者,每天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那些鲜活的生命不知何时消亡,那些伤员眼睛里充满的对生命的渴求,都强烈冲击着她的心灵,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震撼与感动,震慑与慈悲。她含泪写下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军区报纸上表表。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1980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

从此,她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等电影文学剧本和大量小说,如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等,多次在国内获奖,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然而,所有的辉煌都要有困苦的缔造,严歌苓也不例外。1988年,她初到美国,过着忙碌而辛苦的留学生生活。每天要读14~15个小时的书,每天要打工4小时赚取房租,每天还要读背英语,每天还要起床练功特别是为了兑现承诺别人的稿约,她常常写到想吐。那段时间,加之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她很多次累到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挖空心思的呕心沥血之作,还会被人讥笑为“雅不可耐,高不胜寒”,她陷入了悲哀与彷徨之中,无法自拔。要不要坚持下去?要不要突破?偶然的一天,她看到一池的莲花,在微风中自由自在地舞蹈,不用去管荷塘有多大,也不用去管风吹雨打,更不用管有没有人欣赏,莲花依然洁净着,保持着一颗不被浸染的心灵,自由自在。看着这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切,她幡然醒悟,自由是所有生命的存在方式。一个作家,如果在意那些,将是多么的可怕,身不由己就会失去自由。我要捍卫我的自由,让灵魂的自由如莲花一样徐徐绽开,芬芳心灵。

于是,她每天的写作,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把整个世界屏蔽在外面,绝对保持一种独立清醒的自由思考状态。出版小说《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等等,特别是《金陵十三钗》《梅兰芳》《一个女人的史诗》等被改编成电影。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百万长篇小说奖 ”等等。

是的,她是个勤奋有“瘾”的华人作家,正因为写作已经融入生命,正因为她有一双同情的耳朵,正因为她要求自己凡事要做就做到“登峰造极”,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泰、荷、西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

有记者采访她,她说,写作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需要,一种内心对自由的追求。她会用自由的笔坚持在纯文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书写心灵的自由,书写灵魂的自由。

也许,自由是相对的,一个人的名气越大,他或她的自由就越少。但是严歌苓却用写作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她心中的自由,因为文学给予了她灵魂最深处的快乐和幸福,起舞于文字的世界让她找到了归属感。只有写小说让她获得完全的自由,她是个“很有纪律的自由散漫者”。

我们每一个人,在喧嚣的红尘中生活,往往有太多的限制,太多的规矩、束缚,使我们不自由,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自由绽放,因为,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是灵魂的自由。当自由如莲花徐徐绽开的时候,相信芬芳定会溢满心田,装点灵魂的旅程,绽放生命的精彩,拥抱人生的圆满。

上一篇:黄沙漫漫楼兰远 下一篇:先泼一盆冷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