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业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06-28 08:40:16

商贸物流业调研与思考

近期,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部分政协委员在梁抗美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到县区、企业和项目,采取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新型现代物流业态,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切实加大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培育和重点物流项目的推进,全市商贸物流业呈现了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市“十”字交汇;已通车的日东高速、菏关高速、济菏高速和正在建设的德商高速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东新高速、菏枣高速,在我市形成了“米”字型高速公路网络;105、106、220、327等4条国道通贯全境,18条省道干线公路均布全市;正在建设的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将把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沟通。口岸已建成7200平方米口岸联检综合楼、3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600平方米监管仓库、330米铁路专用线,设计吞吐能力4万个标准箱。局用固定交换机容量已达511.1万门,固定话机总数149.3万部、移动电话总数181.2万个,上网用户达11.2万个,通讯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城乡区域和人口的无缝覆盖。

(二)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形成。近几年,我市在加快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加盟店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商业网点的拓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贸物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已发展到170处,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超市已达76处,连锁加盟店已达6900家。全市建成商务部农家店2477家,省政府农家店标准化改造1600家,企业自建店1000家,省农资和中邮物流建店300家,总计5377家,乡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已形成了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乡级农家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点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

(三)物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780余户,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50余户,民营企业730余户,仓储企业达到120余家。东部综合物流园区已初具雏形,内陆口岸、场站、仓储、信息网络、专业市场已经到位;西部物流园区亦已初具雏形,西客站已投入运营,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汽车专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各类物流资源配备基本齐全;同时,东明石化物流园区、湖西商贸物流园区、巨野煤炭物流园区、鄄城中药材科技物流园区、郓百商贸物流园区、定陶艺达物流园区、曹县跃进塔商贸物流园区等建设进展较快。目前,遍布全市的物流运输、货源基地及辐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物流网络已经形成,并安装配备了卫星定位系统。

(四)城乡市场协调快速发展。我市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交易额有了较大的提高,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亿元,同比增长19.1%。并呈现出了城乡市场零售额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格局。其中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2亿元,增长19.5%,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4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1.7亿元,增长18.8%,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5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60.2亿元;增长24.3%,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7.3亿元,增长23.9%。

(五)限上企业支撑作用明显。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全市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也逐步扩大,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企业不断涌现,2007年底已达到618个,同比增长118.4%;又由于大型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的竞相发展,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2007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4.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32%,同比提高16.7%,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个百分点。今前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1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高48.4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9%。

(六)非公有制物流发展迅速。全市商贸物流呈现出国有集体与个体、私营、股份制及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各种经济成份的商贸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特别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商贸物流企业迅速成长,涉及公运、批零、餐饮配送等各行业。2007年全市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46.4亿元,同比增长18.7%;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281.5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零售额281.1亿元,增长19.2%。非公有制商贸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完善了商贸物流市场竞争机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市商贸物流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和需求的制约。在我国工业企业原材料供应中,82%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承担,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承担的比例也仅为16%。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所占比重高达94%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工商企业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和自我服务的传统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管理模式仍占主流。现代商贸物流强调供应链管理,通过参与工商企业的销售预测、渠道选择、模式设计和计划制定等,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化、集成化、高效率的运作,实现商品的“零库存、零缺陷、零响应时间”,达到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实现商贸物流总体成本最低之目的。但我市多数企业对商贸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存在错误理解,缺乏系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概念,一味害怕额外的利润被其它企业赚去,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造成商贸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供给和服务的制约。第三方物流能否替代企业内部自营物流,关键在于物流供应商能否提供低于企业内部自营物流成本和个性化的服务。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我国平均近20%,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收入中,运输入约占50%,仓储收入约占30%,其他增值服务收入仅占20%,说明物流企业仍以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提供其他增值服务的企业不多。现代商贸物流服务要求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具备管理物流、信息服务的能力。但我市商贸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硬和软”的问题,制约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硬”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设施设备不多、技术装备落后,库房多为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缺乏立体仓储设施,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如扫描技术、货物自动分拣、传输设备的应用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效率不高;同时,我市现有商贸物流服务资源相对分散,多数企业规模偏小,集约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软”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适应现代物流要求,服务内容大多局限在仓储、运输等基本业务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处于待发展阶段,高层次商贸物流服务难以开展,不能提供一体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外部环境不优,“三乱”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收费项目加重了企业负担,增加了商贸物流成本,影响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三)体制和机制的制约。从企业内部看,造成商贸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化物流代替企业内部物流,将触及企业内部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既得利益者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必将成为企业物流模式转换的阻力。尤其是国有企业,在产、供、销一条龙及仓储、运输一体化的传统经营体制下,积累了大量的商贸物流设施、设备等存量资产,在得不到有效利用或妥善处理的情况下,不愿轻易把物流业务外包。从企业外部看,商贸物流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分散,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加之传统“条块分割”的体制,以及来自部门的利益保护,使得商贸物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另外,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也影响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四)人才和技术的制约。现代商贸物流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新兴产业,需要系统管理和运筹理论的指导,需要储、运及相关业务知识、专业技能为基础,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一直以来,货物流通一般被看作不产生价值、技术含量低的附属行业,企业和高校缺乏对商贸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市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逐步重视,商贸物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才需求激增,缺口不断加大,现代物流高端人才严重匮乏,出现了“奇货可居”的现象。不少企业可以通过高薪解决人才问题,而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对负担较重的国有企业而言只能望举兴叹,人才短缺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阻碍了传统商贸物流企业的转型,制约了现代商贸物流的发展。

三、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带动功能为目标,以内陆口岸商贸物流中心为基本定位,规划建设一批商贸物流设施,大力构建商贸物流园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特色商业网点和现代物流生活配送物流为支撑,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综合性商贸物流基地。

(一)全面统筹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商贸物流业要得到高层次的发展,亦需要打破区域、部门和行业的限制,按照大物流、大批发、大商贸的思路去进行商贸物流的整体设计,全面统筹、合理布局综合商贸物流园区和专业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性商贸物流网络,推动商贸物流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改变商贸物流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不协调、不配合的现状,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的问题。市、县区应尽快建立商贸物流工作联合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商贸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促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

(二)树立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观念。要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的宣传力度,引导现有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树立现代商贸物流的经营观念,明确物流业的重要地位,走出把运输送货认同为物流的误区,增强现代商贸物流意识。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专业化,物流已不再是生产、流通的派生部门和辅助手段,而是相对独立分离出来的、大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指导企业积极重组,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加快形成统一的社会物流体系,进而逐步实现商贸物流服务个性化、功能专业化、管理系统化、信息网络化。

(三)加快建设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依托我市“米”字型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以煤炭、粮油、棉花、蔬菜、林产品、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为主的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依托京九、新石铁路站,加快建设以石油、煤炭、农产品、畜产品为主的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依托10个省级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生产基地型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依托中心城区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城区物流、商贸城和各县区大型商贸物流园区;同时,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完善提升口岸功能,努力扩大商贸流通规模。

(四)搞好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升级。一是加快改造、扩建现有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努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建设日常生活用品、五金建材、服饰材料、家具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三是加快建设农产品和工业品产地型大型专业市场群体,如曹县庄寨林木、青固集芦笋、普连集手工艺品批发市场;四是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功能,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如成武大蒜、巨野棉花、鄄城中药材等。五是利用专业批发市场促进产业链延伸的作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如鄄城人才市场、郓城杨木市场、东明西瓜市场等。

(五)培育一批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坚持企业自身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鼓励现代物流企业的强强联合,支持金融、保险、电信部门与物流企业联盟,共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运输、邮政等相关服务企业设立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的物流设施和社会物流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重点发展以运输和仓储,以商品批发贸易配送为主的物流企业。具体为,交通集团物流园区整合运输市场资源,发展成为以客货运输为主的大型物流集团;华瑞物流有限公司利用国家建设散粮物流中心的机遇,发展成为以粮食流通为主的大型物流集团;市供销系统农资配送中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成为以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汇丰农贸物流中心整合农产品物流资源,发展成为以农产品物流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支持烟草、盐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壮大。

(六)着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态。以方便生活、发展特色和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为重点,以推进传统商贸流通向现代商贸流通为主线,构建区域性商品采购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与大中型商场互动的商贸流通新格局。以大型综合商城、专业商城和商业步行街等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便民超市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贸街、特色商贸店,优化商业环境和网店布局,并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商务等新型物流业态,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样、功能多便、服务优良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形成覆盖城乡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使我市成为具有良好美誉度和吸引力的购物中心。

(七)努力提高商贸物流带动功能。加快集疏运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发挥—青岛口岸直通后的通关优势,完善海关、商检、进出口贸易、货代服务、保税物流等服务功能,扩大口岸辐射半径,提高商品集散能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配送和辐射功能。构建快速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物流支撑体系。积极拓宽货物包装、装配、加工、货运、配送运输等增值服务,形成配套的物流产业服务链,建设成为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和产品集散地。

(八)加强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来支撑。为尽快扭转我市此类人才匮乏的现状,应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重点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新技术人才,以及懂技术、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创业环境,构筑人才高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三是大力培养一批与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研发型、技能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要采取多种措施,造就和形成一支掌握现代商贸物流理论知识、熟悉商贸物流运作规律、善于策划和开拓服务市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努力提高我市商贸物流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宜居城市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下一篇:重大伤害事件救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