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6-28 02:24:04

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取相应的颅内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进行评分。治疗前,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3.42±9.34,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67±8.96;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4.78±6.95,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1.33±6.3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4-01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急性期是指非外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高血压以及脑动脉硬化和颅内血管畸形等。在临床医学中脑出血疾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较为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是比较容易引起中老年病人死亡的疾病之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出血已成为一种比较广泛的急症重症,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疾病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方法,对于护理方法的选择使用同样应该引起关注。为探究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笔者现选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60例患者,护士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其中的30例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显著,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9~75岁间不等,平均年龄为(59.3±7.6)岁;观察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31~79岁间不等,平均年龄为(59.8±8.7)岁。治疗前均进行了MRI或CT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包括:颅内血管畸形26例,脑动脉硬化35例,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10例。患者脑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出血41例、脑桥出血6例、脑叶出血9例、脑室出血2例、小脑出血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取血压控制和颅内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

康复训练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为:由于患者的病情为脑出血急性期,因此在护理的初期,病人以卧床为主,此时的康复护理以被动为主,护士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活动训练的顺序应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由小及大,循序渐进,以达到有利于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护士在进行按摩时应该轻柔缓慢,防止因用力过度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1]。对与出现脑出血并发瘫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如病情轻者可每天进行2次翻身和坐起训练,使患者在床上坐位保持大于半小时,鼓励他们自己完成进食、穿衣等日常的生活起居。在进行为期一周的康复护理后,护理方法改为训练患者步行,每天训练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护士可逐渐增加训练科目,如鼓励患者自己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当患者基本能走动后,可带领他们到户外活动,每天1次,每次训练不少于1h。患者出院后仍要坚持,正确给以出院指导。

1.3 评价指标:

采用巴塞尔指数指数评分。评分结果为:满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40-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巴塞尔指数指数超过40分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3.42±9.34,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67±8.96;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4.78±6.95,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1.33±6.3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有较高要求。此外,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时应采取预见性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降低颅内压,以减少脑出血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对伤口处理、饮食等方面均要引起重视,这样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的60例患者中,医师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研究组的3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参照组的3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达74.78±6.95,远高于参照组的51.33±6.38,从护理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574―577.

上一篇: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下一篇:失眠患者应用子午流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