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6 02:37:51

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对应用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对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对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黄连素; 硫糖铝; 慢性顽固性胃炎;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19-02

慢性胃炎具体指的是由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在临床上被分为浅表性、萎缩性、特殊类型等三大类[1]。本次研究对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应用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5.8±1.6)岁;病史1-9年,平均病史(3.3±0.5)年;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7±1.5)岁;病史1-8年,平均病史(3.1±0.6)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① 经临床检查后已经确诊为慢性顽固性胃炎;② 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 患者胃炎疾病史在10年以内;④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胃部疾病的可能;⑤ 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⑥ 用药期间患者能够严格执行医嘱;⑦ 患者沟通能力表现正常;⑧ 患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1.3 排除标准:

① 经临床检查后没有确诊为慢性顽固性胃炎;② 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或在80岁以上;③ 患者胃炎疾病史在10年以上;④ 合并患有其他胃部疾病;⑤ 患者不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⑥ 用药期间患者不能够严格执行医嘱;⑦ 患者沟通能力表现异常;⑧ 患者不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1.4 用药方法:

对照组:口服硫糖铝,每次1.0g,每天四次,计划治疗10天;治疗组:口服硫糖铝,每次1.0g,每天四次,口服黄连素,每次0.4g,每天四次,计划治疗10天[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嗳气等主要胃炎疾病症状表现和体征用药后已经完全消失,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胃黏膜活动性病变已经全部消失,或已经有瘢痕形成,合并患有胆汁反流疾病的患者胆汁反流表现彻底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有效: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嗳气等主要胃炎疾病症状表现和体征用药后明显减轻,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胃黏膜病变的缩小程度在50%以上,合并患有胆汁反流疾病的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无效: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嗳气等主要胃炎疾病症状表现和体征没有减轻,胆汁反流现象没有任何改善,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仍然显示为阳性[3]。

1.7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

2 结果

2.1 胃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硫糖铝治疗后(8.17±2.43)d胃炎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1.19±2.68)d;治疗组患者应用硫糖铝与黄连素联合治疗后(5.36±1.02)d胃炎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8.94±2.11)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2 慢性顽固性胃炎疾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14例(38.9%)治愈,19例(52.8%)有效,3例(8.3%)无效,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10例(27.8%)治愈,15例(41.7%)有效,11例(30.5%)无效,总有效率为69.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蔗糖硫酸酯的碱式铝盐是硫糖铝的主要有效成分,该成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释放出氢氧化铝,然后以凝胶形式发挥积极有效的抗酸作用,同时将带有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彻底游离出来,与胃蛋白酶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对分解蛋白质产生抑制作用,并与粘膜的粘蛋白发生结合反应形成一个保护膜,对溃疡面进行覆盖,对胃粘膜的再生和溃疡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黄柏、三颗针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该药物性凉,能将邪热或虚热清除,进而清除体内的有害毒物,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黄连素不仅仅具有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还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有效的对抗作用,对多种细菌可以产生抑制作用,能将幽门螺杆菌杀灭,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实际应用过程中副作用较小[4]。

参考文献

[1] 汪传臻.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1(35):182-183.

[2] 刘启泉,王志坤,张晓利,等.基于浊毒理论的慢性胃炎证治规律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91-792.

[3] 刘海燕.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34(15):178-179.

[4] 李友才.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19(31):119-120.

上一篇:米非司酮联合甲氧喋呤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疗... 下一篇: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