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主义的救赎

时间:2022-06-28 02:22:47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类做出了诸多贡献。贡献一,古希腊的身体观,运动观改变了人们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认识,古希腊人为鼓励人运动,他们把神塑造成运动员的形象。奥林匹克的“灵肉和谐统一说”是对“灵肉对立的原罪说”的纠正。贡献之二,二战后,奥运会为消除由于殖民时期的造成的种族歧视和对非西方文化的偏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曾被殖民国家的运动员参与奥运会,获得奖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获得了身份的社会认知。这些国家通过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来实现国际舞台的地位,他们把在奥林匹克舞台的胜利看做是对殖民宗主国的胜利。奥林匹克主义以多元文化、平等、自由的胸怀包容所有不同民族国家的运动员。在人类历史的特殊时期,此举为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人类平等、和谐相处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贡献; 奥林匹克; 灵肉和谐说; 殖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50-05

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modern Olympic Movemen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will be emphasized and two aspects of Olympic contributions will b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paper. First, The Ancient Greek’s perception of value of body and sport improved people’s understanding between spirits and body in the modern time. Healthy spirit in healthy body of ancient Greek idea corrected the original sin theory in Christian. Ancient Greek built the image of their God as athlete in order to encouraging people to do physical exercise . Second, after world war two, most of colonized country gained independent, Olympic is one of the great movement fighting against the discrimination caused by colonialization. People of the colonized country winning the medal through participating Olympic Games and joining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an be stimulated the feeling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identity. The humanism of Olympic bringi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together and competing on same stage does a great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ontribution; Olympics; soul and body; colony

1 奥林匹克贡献之一,奥林匹克的“灵肉和谐统一说”对“灵肉对立的原罪说”的纠正

1.1 没有经书的体育宗教

世界主要的宗教都有经书,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佛教有佛经,唯独古希腊人信的宗教没有经书。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曾经出现过体育宗教,他们的经书是运动,[1]古希腊人信仰灵与肉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希腊的神的原形,都被刻画成健美运动员式的形象,如:希腊主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等。著名哲人阿尔伯•蒂博岱说:“希腊诸神是一些出色的人,他们大多数是哲人,是理智的人,是活跃的人。 他们常聚在一起,喜欢交际,爱好运动,非常个性化,更少书卷气。”蒂博岱还说:“对于埃及人、犹太人、波斯人、穆斯林来说,宗教生活在于背诵经书,而希腊宗教没有经书”。[2]顾拜旦在谈及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哲学基础时说:“无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这是一种宗教。如雕刻家雕刻塑像一样,古希腊运动员通过塑造身体表示对神的敬仰”。[3] 古希腊的“灵肉和谐说” 不能不说在欧洲政教合一时期对人类的人性的禁锢,禁欲主义的灵、肉对立的“原罪说”,视身体为粪土的理论大相径庭。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文明都经历过自己的盛衰兴亡。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基督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统治欧洲中古时期千年之久的天主教,已不适应西欧政治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性的禁锢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2 统治欧洲近千年的“原罪”救赎理论

救赎理论认为,上帝造就人类始祖亚当时,具有自由意志,但由于亚当的自由意志,和夏娃吃了伊甸园的树上的禁果,便丧失了往善能力,丧失了绝对知足状态,道德败坏进入了肉体,此乃“原罪”。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从此人便与上帝分离。亚当的罪不仅把上帝向他宣判的死刑带给了他的后代,而且把罪本身传给了他们。“原罪”代代相传,人人生而有罪,加之凡出生在此世之人,都在之中,继承败坏的本性,因此,除始祖传下的原罪之外,还有人因自由意志而犯的本罪。人不能做任何善事拯救自己,只能凭借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克服自身的罪恶,重新获得行善的能力,与上帝和好、复归天堂。只要信仰基督,尊崇上帝,履行洗礼、圣餐和悔罪圣礼仪式,就可以得到这个恩典。若非此,便遭到永世的惩罚,即便是本罪的婴儿,亦不可避免。

1.3 什么是禁欲主义

奥林匹亚存在了近12个世纪,一直保持着圣地的特征。是基督教最终熄灭了奥林匹亚祭坛的圣火,奥林匹亚不仅仅从地球表面消失,而且从智慧的世界消失。禁欲主义开始盛行于世,禁欲主义认为,肉体与精神对立,二者的斗争是注定,也是正常的。禁欲主义(asceticism)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它源于古代人忍受现世生活困苦的宗教教义和苦行仪式,公元前6世纪后,通过东西方的宗教教义和道德哲学的概括逐渐形成为一种理论。它认为,人的肉体欲望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恶之源,因而强调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宋明理学的道德说教,将禁欲主义推向极端,使禁欲主义成为一种宗教式的生活方式。

禁欲主义(Asceticism)是指一种以戒除世俗欢愉为特点的生活(也称苦修,austerity)。那些实践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人,通常会感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不断地追求这种生活,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在一种较为讽刺的语境之中,禁欲主义也许包含着一些类似于自我侮辱,对肉体的仪式性惩罚,或着对欢愉的严厉克制。不过,“禁欲主义”这个词却并不一定指这些消极的涵义。 “禁欲主义”的形容词“禁欲的”(ascetic)来源于古希腊术语askesis(意思是“练习”、“训练”)。所以,“禁欲”一词最初是和包含严格纪律的训练形式有关,后来则发展出放弃对更高的智慧、情感或精神的追求这样的意思。

中世纪欧洲的禁欲主义演变为否定了人的价值,只有上帝才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人,人必须否定自身,圣经说“谦卑的人才能得救”,禁欲主义认为“肉体是精神的牢狱”。肉体与精神的对立严重制约了人类的进步。禁欲者甚至认为:“哪怕在镜子里看一下自己的形象也是有罪的,剃掉胡须或拔牙是一种犯罪行为。”[4]他们将人的本质分裂,使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丧失。基督教消灭人的,限制人的世俗享乐的理想与人的本性过于矛盾,受到压制的人的欲望表现的更加畸形和丑陋,他们甚至认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观察也是有罪的。禁欲主义束缚了人类进取的自然本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4 古代奥运会起源与宗教传说

欧洲中世纪的原罪说和禁欲主义控制了欧洲人的行为近千年,肉体是精神的牢狱,仇恨自己的身体,仇恨大自然。而希腊人不同,这段传说听起来令人费解,希腊人遏制国家的衰败用跑步的方法。实际上这段故事在说,强国必须强种古希腊的身体观,运动观。

公元前700年左右,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某个地方,三个国王正在大厅聚会,周围坐满了国王最好的智士谋臣。大厅中央,几位使节精疲力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地向与会者解释,太阳神阿波罗的两次神谕如出一辙。

上次,三位国王派使节去德尔菲神庙向女祭司毕西亚求谕,问题非常明确:“什么能遏制毁灭民族的、近乎恐怖的衰败局面?”毕西亚的回答很奇特:“开始体育比赛!”他们又问:“怎样才能停止战争、消灭疾病?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是奴役民心灵的狡诈、奸猾和暴怒向美德低头?”比西亚说:“开始跑步吧!”

为了避免误会,国王们特意派人两次去求谕,结果阿波罗神的回答还是同样的:“现在,立刻,举行体育比赛!”“我原以为神的意思是要我们制定完善的法律。”斯巴达国王格尔格斯轻声道。“我原以为神的意思是要我们建造更多的学校和慈善机构。”比西斯国王克莱奥瑟尼斯心里想。

伊利亚国王伊菲多斯沉思了良久,最后说:”我们什么都尝试过,国家还是日渐衰败,沉入谷底。法律、学校、全副武装的卫士,神庙、慈善机构以及伟大工程,贤者、艺术家、演说家,宏伟的城堡和配备精良的军队,所有这些到无济于事。那麽就这样办吧!既然神要我们举办体育比赛,我们明天就开始吧!

古奥运会就这样拉开了帷幕!这一人类体育盛世开始是地方性的,后来发展成为四年一次的泛伯罗伦撒体育赛事,并很快成为全希腊境内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竞技会。体育运动在达到顶峰之前,先是成为知识和艺术之后的教育活动的第三要素,三者合力将希腊文明推向辉煌。

1.5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收益是人文主义启蒙,古典文化的复兴。历史上古希腊、罗马各种学术流派曾出现了繁荣并存的局面,这种并存的繁荣曾使中世纪末的人们广开心窍,意识到现存的权威并非绝对。对于古希腊文化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所处的时代之前的一千多年是一个文化落后,宗教愚昧时代,由于希望回到并超越希腊―古罗马文明和古典基督教的黄金时代,人们开始研究过去的历史。伴随着这种历史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一种对于人创造历史的新的态度和认识,人的价值被认知。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著作显示了一种思考“人类的尊严”,人成为了思考的中心。16世纪―17世纪,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洲三大运动的成功,摆脱宗教的思想禁锢统治,但人们仍处在寻求摆脱宗教对人性禁锢和行为禁锢的方法的灰色地带。19世纪初,古奥运的发现为弘扬身体文化带来了一线曙光,古希腊的身体观,运动教育功能的发现不能不说在特定时期的人类伟大发现. 在顾拜旦的体育颂里的第一段是这样感叹这一发现的:“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使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顾拜旦认为:“人体内在两股力量――肌体与思想之间,相互竞争,一旦丧失平衡很难在协调一致。古希腊文理学校的生活,实现了这两股力量间的奇妙协调。肌肉与思想友好而和谐地融为一体。中世纪人视人体为粪土,蔑视生命,是人类酿成的大错”[5]。顾拜旦进一步解释了古希腊文理学校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如此的完美无瑕,竟能将青年与老年有机结合。诸位的祖先,通常少年时不会荒诞不经、纵情享乐,老年时亦不会郁郁寡欢、倔强固执。古希腊人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可谓达到了最高境界。他们敢于直面人生、生而无惧、死而无悔、视死如归。而我们远远做不到这些。”[6]

在远古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体育锻炼来训练士兵,而利用体育运动来进行公民训练,则是古希腊人的首创。希腊人成了体育运动的始祖。在公元393年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基督教终止,基督教对肌体文化极其苛刻,《圣经》强烈诅咒“生命的力量”。顾拜旦曾说:“教会一丝不苟地遵从《圣经》的训导。今天的我们,则在承受那年深岁久的苦行哲学时代所留下的沉重包袱。所以,即使冒着发展过火的风险,我们也必须重拾体育教育。人类有如寻求平衡的钟摆,不知疲倦地从一端摆向另一端,而平衡的取得,仅仅存在于摆动过程的某个瞬间。”[7][8]

奥林匹克主义的出现为人类注入了活力。顾拜旦在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时说:“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精神态度,它源于双重崇拜:崇拜自身进取,崇拜和谐发展。请看,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多么地贴近人类的本性―即追求超越,也讲求节制。这两个因素看似矛盾,却是男子气概的基准。”[9]顾拜旦在批评基督徒的禁欲主义时说:“若一个人整日挖空心思算计如何吝惜自身力气、限定自己积极主动,对竭尽全力超越不情愿,若一个人不乐于看见自己带着平静的微笑和强大的自制力完成艰巨的任务,使之通向稳健与协调,又怎能算得上真正的男子汉?”[10]奥林匹克充分体现人类本性的理念与禁欲主义消极宿命论背道而驰。它是人类的福音,向人类指出了救赎之路。顾拜旦曾说:“要为不断重生的人类感到快乐,请对奥林匹克主义保持信心,为它奉献出你的力量,健康和利他的快乐是永远不落的太阳。”[11]奥林匹克的出现给人带来了快乐,倡导人类积极进取精神是对禁欲主义的苦行,宿命论式的郁闷的生活方式的挑战。顾拜旦在1889年体育教育大会上是这样描述奥林匹克的:若有人问我奥林匹克化的秘诀,我会对他说:“首要条件,是快乐。在人生中,平衡呈现为成果而非目标,是追求的奖赏而非追求本身。如果一个人像清教徒式一味谨小慎微,郁闷内敛,谦卑和负罪感,就不可能收获平衡。它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进取来实现。那么,我想问,又是什么哺育进取哪?不是快乐又是什么,登临绝顶之时,必须看到人生的快乐,让我们快乐起来吧!”[12]由此可见,奥林匹克积极快乐,进取的人生观和“原罪说”的愚昧“人不能做任何善事拯救自己,只能凭借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克服自身的罪恶,重新获得行善的能力,与上帝和好、复归天堂。只要信仰基督,尊崇上帝,履行洗礼、圣餐和悔罪圣礼仪式,可以得到这个恩典”,和禁欲主义“人的肉体欲望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恶之源,因而强调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的宿命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929年,顾拜旦在巴黎16区政府礼堂举办讲座时说:“奥林匹克是肉体与精神友好的学说,禁欲主义是肉体与精神敌对的学说。”在此次演讲结尾时顾拜旦说:“当古希腊文化走出坟墓时,人们怀疑它。但是今天,最偏见的任何最不开通的人都开始明白希腊文化的力量,明白希腊文化的精气神,这种精气是欧洲和世界需要的。”[13]正像顾拜旦体育颂的第一段对体育歌颂:“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让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第二段:“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 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顾拜旦在巴黎16区政府礼堂举办讲座时最后说:“奥林匹克愿它勃发,充沛,给人以振奋!古希腊精神永垂不朽!”

2 贡献之二:奥林匹克倡导的人文精神

2.1 殖民文化与人类追求背离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和各自的价值标准。延续了数千年的古代地中海文明、非洲文明、东南亚、中东和南欧文明。这些文明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社会组织、宗教、饮食习惯等都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共同点是,人类文明的在进化过程中,任何文明都在力图探索做人的准则,造就合格公民方法,以此促进社会和平、健康发展。被中国视为圣人的孔子,教导人类要克己、内敛、和谐相处,佛教倡导与人为善,被西方人奉为上帝之子的耶稣通过基督教的福音传播人文精神。伊斯兰教认为人类的和谐相处和人文精神是建立和平社会的基础。 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它们共同的目标都在通过文化的教化使人类更趋文明,从而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社会并不像他们想象的理想化。

欧洲的工业革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十八世纪的欧洲列强帝国,帝国的欧洲人开始对他们土地之外的土地感兴趣,它们通过殖民方式控制了亚洲和非洲的贸易和经济,大量掠夺了殖民国的资源,改变甚至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殖民地人民沦为了他们的奴隶,饱受种族歧视的屈辱。人类文明遭受了严重挑战,人文精神出现危机。殖民地人民失去了社会身份的属性。被殖民国失去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独立权利,国家机器完全被宗主国控制。

从此世界上出现了“西方”一词,“西方”附有多种含义,代表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地域优势。根据Heywood 对西方一词的解释:“‘西方’有着双重含义,首先,西方一词代表着欧洲的文化和哲学特征,这一特征是通过移民和殖民文化传播给其它民族。这一特征的根源的源头是基督教、古希腊哲学和古罗马的自由主义思想和价值观。‘东方’一词代表亚洲和东方文化,是儒学,佛教为基本特征。二战后,1946至1991冷战时期,‘西方’代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东方’代表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14]

由此看来,西方和东方是个模糊的概念,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西方国家分为两类,所有欧盟国可称其为西方国家,根据经济、文化、政治的发达程度,有些国家可称为第一世界,例如:美国、英国、法国、南非、瑞士等。在殖民时期,大英帝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为第一世界,世界大部分亚洲和非洲的地区和国家沦陷为了他们的殖民地。

2.2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对人类的贡献

二战后,大部分殖民地获得了独立,获得独立后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恢复他们的民族属性,在这一特定时期,被殖民过的国家,民族情绪高涨。西方自由、平等思潮盛行。Heywood 是这样定义自由平等:“自由一词在十四世纪开始被使用,‘自由’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自由人阶层,换句话说,既不属于苦力,也不是奴隶的人。能自食其力,有独立思考和发表言论权利的人,或者说,能自由思想和选择自己生活权利的人。”[15]自由、平等的思想使人类渴望自我解放,创造自由、平等和理性化的社会。使个人成为独立,有责任感的公民。共同追求个性化、社会化、物质丰富、社会道德进步的社会环境。由于殖民地人民在殖民时期,完全丧失了自由、平等权利。他们极其渴望荣誉和社会对他们的承认。参加奥运会是实现他们需求的捷径,渴望通过体育比赛证明他们力量、能力、智慧不比他们的殖民者差。Heywood 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想者认为人类的自由的基础价值是人性的充分表达、自身的卓越和自制。”[16]

奥林匹克运动尽管是西方的产物,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与西方的自由思想的影响有关,与西方狭隘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有本质不同,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它的平等与包容性。奥林匹克宗旨说:“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17] 奥运会为殖民地人民提供了展示他们的舞台。Parry 指出:“体育在过去的100年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体育形式表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是这一贡献的基础。”[18]顾拜旦的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精神吸引了后殖民时代的青年,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为他们向世界展示他们能力的提供了机会,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平台。Parry指出:“奥林匹克哲学的焦点不是精英体育,而是大众文化,不只是比赛和竞标,而是参与与合作,不是把体育只看成一项活动,而是发展人类理想化的个性和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19]就此而言,奥运会对所有人开放,在后殖民的特殊时期才更具意义,是对西方殖民时期种族歧视的纠正。Parry 指出:“顾拜旦18世纪的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强调人类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尊重他人、理性、理解、自治和卓越在当时的后殖民时期,治疗人类心理失衡的一记良药。”[20]顾拜旦强调:“延续了3000年的奥林匹克历史,尽管人们对其意义有各自的不同理解,但是,它的价值是人类共同财富,不是西方所独有,而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结晶。”[21]

欧洲中心主义一直在阻碍殖民地在获得平等权,Heywood 指出:“自由与平等思想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类在寻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有时不得不采用革命的方法,然而,顾拜旦以奥林匹克主义形式来推崇自由平等的人文精神,战胜了欧洲中心主义狭隘的地域和种族主义偏见。”[22]奥林匹克主义的普世价值,人文精神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Parry 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本质在于它以体育的作用促进国际理解、和平共处和社会进步和道德教育。”[23]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参与奥林匹克获得国际地位,例如:绝大部分的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莫桑比克、喀麦隆,亚洲如:斯里兰卡、印度、越南都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他们非常渴望奥运金牌,向世界证明他们的优秀。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精神为他们贡献了这一契机。奥林匹克也由于他们的参加发展壮大。

3 结 论

古希腊的身体观、运动观改变了人们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认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身体与精神的局限认识是一种进步,古希腊人为鼓励人运动,他们把神塑造成运动员的形象。很多古希腊哲学家对身体观都有过论述,苏格拉底说:“一个人到了垂暮之年都没有亲身体会到健美的身体能带来多大的快乐, 那真是在遗憾不过了。” 亚里士多德主张:“体育先于智育进行,因为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由此可见,爱好运动是希腊人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奥运会的复兴被人类所继承并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和习惯,这不能不说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贡献之二: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欧洲变得富有,欧洲人开始殖民,亚洲和非洲成了殖民的受害者,被殖民国家的人民变成了二等公民。奥林匹克运动的出现为消除由于殖民时期的造成的种族歧视和对非西方文化的偏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曾被殖民国家的运动员参与奥运会,获得奖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获得了身份的社会认知。这些国家通过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来实现国际舞台的地位,他们把在奥林匹克舞台的胜利看做是对殖民宗主国的胜利。东西方文化的共性点是促进人类和平,奥林匹克主义以多元文化、平等、自由的胸怀包容所有不同民族国家的运动员。在人类历史的特殊时期,此举为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人类平等、和谐相处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德•顾拜旦.奥林匹克誓言[J],奥林匹克评论, 1906,107-109.

[2] 皮埃尔.德.顾拜旦. 奥林匹克亚[N], 瑞士体育报,1929,1.

[3] 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238.

[4] 李平哗. 人的发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37.

[5]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会[J],雅典信使,1894,39,287-288.

[6]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会[J],雅典信使,1894,39,287-288.

[7] 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121.

[8] 顾拜旦敏锐地意识到,欧洲的禁欲主义禁锢了人性而欧洲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但同时也给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了新的严重威胁。人类在追求物质的大道上狂奔,以物为本的社会使人的身心扭曲和异化,人类从一极端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古希腊的追求平衡思想显然对当时的欧洲有价值.

[9] 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133.

[10]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133.

[11]皮埃尔.德.顾拜旦. 奥林匹克化的秘诀[N], 洛桑日报,1918,12,11,338,1.

[12]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135.

[13]皮埃尔.德.顾拜旦. 奥林匹克亚[N], 瑞士体育报,1929:1.

[14] A. Heywood, Politics[M]. London: Macmillan, 1997:16-17

[15] A. Heywood, Politics[M]. London: Macmillan, 1997:17-32.

[16] A. Heywood,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17]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The Olympic Charter[M]. Lausanne: IOC, 1994.

[18] J. Parry, Olympism for the 21 Century[J].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enter of Estudis Olympics, Barcelona, 2003.

[19] J. Parry, Olympism for the 21 Century[J].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enter of Estudis Olympics, Barcelona, 2003.

[20] J. Parry, Olympism for the 21 Century[J].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enter of Estudis Olympics, Barcelona, 2003.

[21] G.F.Gaus,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Liberalism[M]. London: Sage, 2003:14-21.

[22] A. Heywood, Politics[M]. London: Macmillan, 1997:16-17.

[23] J. Parry, Olympism for the 21 Century[J].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enter of Estudis Olympics, Barcelona, 2003.

上一篇: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 下一篇:人类运动休闲发展历程的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