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28 02:06:42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基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技巧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浅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

一、精心备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历史教师要在四备上下工夫:备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补内容,以更好地达成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对教材体系、呈现顺序等方面进行重组,达到优化;更新数据,将最新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根据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欲望。备学生——预测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避免简单重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心理特点等,便于师生交流;考虑后进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备问题——从一些历史现象及事物关联上,发现问题,并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索、思考;设置疑问的时候,要切合实际,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提高。备教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在“引”和“导”上下工夫,采用恰当的手段“导”,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或者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学,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地学习,交给学生主动权,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尊重学生、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的学校都已实现了电教化教学。作为历史教师再也不能固守那已落后且不合时宜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情景,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电教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仅仅是节省了几道板书的时间,多一些声电光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尤为关键的是它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展示更加丰富的历史背景信息,为学生营造出相应历史情境从而实现跨越古今的对话,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教学的特质——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交融得以彰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声电光影信息,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大大加强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切不可将多媒体教学弄成“花拳绣腿”,而应该是“锦上添花”,一切要围绕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比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单元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制成了课件,其中包括的讲话录音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学生听后、看后立刻兴致勃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将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切实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及时反馈、教学相长。

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课堂上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效果反馈信息,越及时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学生的回答、学生的目光、表情态度、学生的提问质疑,都是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的渠道,我们教师都应该注意观察,充分利用好,而且我们还可以当堂提炼少量的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可以通过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抽背、板演等方式完成。这一环节,要保证学生练的内容和质量,从而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搞死记硬抄。同时,保证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完全独立、快节奏的按时完成。当堂完成后,同位或前后位的同学互批、订正、反馈、落实。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及时得到反馈,就能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处理学生反馈的信息上,也需要我们教师的教育智慧:一要及时反馈;二要分析信息的主次;三要适当的改换讲解的方式;四要有耐性,充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同时不伤学生的自尊;五要注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防止学生出现相似的错误。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还需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小学低龄段学生心理特征与互动式音乐教学策略... 下一篇: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