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行为彰显数学魅力

时间:2022-06-28 10:15:22

有效教学行为彰显数学魅力

摘 要:“有效教学”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数学领域更为如此。每个数学教师带着有效思维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潜心钻研教材,重组教材习题以及集智慧与专业素养于一体,那么数学课堂一定会绽放出它的“附加值”,映射出魅力无穷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有效;数学;有价值

当前,“有效教学”已成为教育界热门话题,作为数学领域更为如此。那么,怎样的教学行为方可兼顾知识与能力的传授,思想与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受益终身的数学思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谈谈有效教学行为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有备而来的课堂前奏――教学设计要有效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教育者来说,“好的开头”则是高效的教学设计,而这教学设计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怎样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的?怎样的教学设计又能彰显数学价值呢?笔者认为:知学生、知文本、知自己。

1.知学生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和重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活动经验、生活经验以及他所处家庭环境和周围文化氛围等的了解之上。这些融知识技能与非智力因素为一体的独特磁场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知学生”是首先要知道的,也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样的数学,想怎样学习数学,心目中的数学是怎样的,等等话题。只有“知学生”方能进行有效教学。反之,则事倍功半。

2.知文本

所谓“文本”,就是一个教师进行有效地课前教学设计所需要了解的课程标准、教材以及相关的课程资源。

(1)要有效地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引领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准绳。只有解读好“课标”,我们的教学方向才不会偏离科学的轨道,学生才会真正学到有价值的学问。

(2)要有效使用教材。教材是部分教学专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一个数学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喜爱数学,变“枯燥课堂”为“着迷课堂”。我认为把握整体、取其精要、取精华、巧整合是最为关键的。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所说:“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不能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念”。“用活教材”就会使课堂教学焕发光彩,数学的价值也不言而喻。

3.知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到有效教学,除了要了解课标、把握教材外,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新课程下的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与信息的传递者,而是集学者、智者、育人者为一体的多面人。要使数学课堂有效,必须使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赋予数学以生命的活力;必须使自己有过硬的高超的教学技能,来帮助学生完成真实的求知过程,从而让学生感到学数学也是一种乐趣;必须使自己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来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数学领域的价值影响。

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课堂生成求有效

一节数学课,一般由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反馈、课堂检测等几个环节组成,而最为精彩的就是“自主探究”“交流反馈”。自主探究环节如果能真正让学生全部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那么无疑是有价值的。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引导学生理解“间隔”“间隔数”这两个概念,即可利用学生所说的前后座位来教学,不用绞尽脑汁去创造学生不熟悉的马路路灯、时钟敲钟规律等抽象素材。整个课堂的“自主探究”环节在学生的互动中学到了最有价值的模型“(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教学无疑是高效的,数学价值的体现也无疑是有厚度的。正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原生态对话,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成信息,机智处理难能可贵而最纯朴自然的教学资源,这也是一堂课中有效价值的彰显之处。

三、魅力无穷的映射效应――课堂延伸需有效

“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其教育价值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如,“大数的认识”会让学生们在折纸的活动中感悟到数的意义,让其获得数感;“自行车里的数学”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比例的意义”会让学生从数学中收获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鸡兔同笼”的有趣解法,能让学生们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奥妙!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带着有效思维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潜心钻研教材,重组教材习题以及集智慧与专业素养于一体,那么数学课堂一定会绽放出它的“附加值”,映射出魅力无穷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杨九俊.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刍议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案例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下一篇:浅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