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北京,点名时间到

时间:2022-06-28 09:04:18

创意北京,点名时间到

2011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的一幢小楼里,点名时间悄悄诞生了。

开始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网站,也没有人来注册发起项目。创办者只能主动出击,寻找一些艺术家来这里自己的梦想。

点名时间是建立在众筹模式之上,在有创意但苦于找不到资金的人和愿意资助他们完成梦想的人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或支持项目。项目可以包罗万象:音乐、小电影、纪录片、自创作品、公益等,甚至可以号召大家支持自己家乡的手工小吃。项目成功后,点名时间网站会从中收取10%的佣金。一旦筹款失败,所有已筹款项将全部退还给支持者。发起人对于支持者要有所回报,回报的方式由发起人自己设定。

点名时间的创始人张佑和蔡啸是两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年轻人。张佑出生于台北,早年到美国留学,中途辍学,曾担任雅虎UI设计师、新浪产品总监、奥美营销总监,现任点名时间CEO,负责项目运营和营销。蔡啸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负责产品和技术,是个喜欢摇滚的年轻人。董事长蒋显斌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就读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是新浪网的创始人之一。

在点名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进度,与发起人保持联系。所有项目发起人都是实名认证的,项目上线前都已经通过工作人员一一审核、沟通、包装、指导,才能上线。项目成功后,工作人员将监督项目发起人执行项目,确保支持者的权益。为了避免争议和风险,点名时间不允许有股权和利润分享的回报,一定要是具体的实物或服务作为回报。

张佑始终认为,点名时间不仅是商业行为,也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相信这个时代不缺乏有创意的人,但是缺乏一个支持他们的平台。在成立点名时间以前,我们各自在商业、文创、技术的不同领域见到过太多有想法,却苦于找不到合适渠道的朋友。点名时间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有创意的人而建。这种模式对文化、创意甚至公益等都有正面的帮助。”

【点名时间故事一】

流浪歌手翟小N:为了梦想筹一把吉他

朋友们开玩笑说:“小N是一个没有武器的战士。”因为每次演出她都要借朋友的吉他,朋友推荐她去点名时间,合众人之力,事在必成。可一向腼腆的小N既有些兴奋又有些胆怯。她说:“在三思又三思之下,我决定让自己的‘梦想加速’,希望这次集结的资金,能使我更快拥有一把真正属于我自己的演出电木吉他,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再借别人的了。”最终小N获得了1.4万多元的支持,超过了她一万元的目标。

小N从小喜欢音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很好的事业单位,成为一名令很多人羡慕的机关工作人员,令朋友们羡慕的还有她的男朋友,工作好、家世好、人也很体贴,双方父母都是很好的朋友。可小N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这些令别人羡慕的种种在她眼里轻飘飘的,并没有多少分量。

婚礼已经定下了日期,邀请函已经发到亲朋好友的手中,当她试图说服父母边工作边搞音乐时,得到的是斩钉截铁的否定。

小N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辞职,并取消了婚礼。男友与她分手了,父母与她断绝了关系。她搬出了家里,用以前工作攒下的一点钱租了一间小屋。一个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于依赖父母的北京女孩,并没有外地孩子在北京拼搏时的闯劲和独立能力,孤独、没钱、没有人支持、前方的路不知在哪里。那段日子是小N最困难的时候,资深音乐人尹迪像个大哥一样给予她安慰和经济上的支持,使小N得以有勇气坚持下去。

2011年12月,小N、尹迪、刘铮的“小N与乐队”成立了。小N的第一张EP是在自己的电脑上,用15元的普通麦克风录制而成的,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制作,就这样“原汁原味”地赠送给了歌迷。圈子里的朋友都说,敢这么做的也只有小N了。

小N说:“我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有没饭吃的时候,有遭人白眼,被人看扁,还有流言蜚语缠身的时候。可是我仍然固执地用之前工作的积蓄安顿了住处,继续做音乐。朋友帮忙找了一份兼职,来解决我的温饱。我费力买了一把民谣吉他,用在了录音上,你们不用不信,现在能听到的歌曲,的确出自那把吉他。我总是深夜去录音,因为我只能在家用自己的电脑录音,白天太吵闹,只能是深夜了。”

直到现在小N的父母也没有原谅她,这是让她感觉最痛苦的事情。“世界末日”那天,她回到家里陪在父母身边。她对妈妈说,“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如果有来生,我做妈妈你做女儿,我来爱你。”

不过小N已经能够从容地面对现在的生活了,她能理解父母的心情,知道他们只是想让女儿一辈子安稳幸福。而她为之付出一切的音乐则一如既往地带给她心灵的慰藉,“每一次创作的感悟、每一次新歌出炉的喜悦、每一次与志同道合的音乐人相识那一刻的欣慰、每次演出大家听歌的专注、每一次掌声和呼喊,我都感动着,我都想哭,可是我都忍着呢……”现在的她单靠音乐还不能养活自己,她一边写字,一边找些兼职。点名时间得到的那把珍贵的吉他,始终伴随着她的每一场演出。

【点名时间故事二】

彩禾家李艳:请帮助我去美国的“不讲理学院”

李艳给自己发起的项目取名为“女唐僧取经——以现代设计存续传统技艺”。她的目标是前往美国的“不讲理学院”进行培训。为了筹到1万美元的学费,她不断告诉自己说:“唐僧取经都是化缘去的,没啥了不起。”

李艳是彩禾家的创始人。他们与贵州、宁夏等地的乡村绣娘联合,将她们的手工作品带到城市,由自己的设计师再次创作,把绣品加工成文具、家居用品、小饰品等出售。

2011年10月,“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朋友推荐李艳参加美国一家机构的培训。这家机构每年从全球挑选25名社会企业家,这些人基本来自扶贫、环保、能源等公益领域。在6周的时间里,他们将与50名一流的企业家导师及20名专业投资人一起培训。

李艳还听说那里的培训“很不讲理”,“你的商业计划常常遭遇导师们的打击,抵抗力弱的人不宜参加。”李艳反而被激起了好奇心,想去一探究竟。

顺利通过了初试和电脑前的面试,2012年1月,李艳接到通知,她进入了46名决赛者名单。这些决赛者分别来自25个国家,另外通知她必须在50天内筹款1万美元。而这1万美元的来源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许自己出钱,不许接受大额捐赠,头一周募资不能超过多少,每人的捐助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等。

李艳开始硬着头皮挨个给认识的人打电话,好在朋友们都支持她,很快她筹到了5000美元,但认识的人都找遍了,剩下的钱怎么办呢?一个朋友向她推荐了点名时间。

开始时李艳并不相信在网上发个信息,就会有陌生人为你捐款,“我想我这个既不是助残也不是扶贫的,仅仅因为你有一个梦想别人就会支持你吗?但实在没办法,只好去试试。”没想到她的项目竟然成功了,她顺利筹到了3万多元人民币。2012年10月,李艳顺利踏上了美国之旅。

到了那里才发现,培训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不讲理”。时间安排得很紧,你可以自己预约导师,和每位导师的交流时间是1小时。不过李艳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导师的建议虽然有些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但也让自己开拓了思路。此外她还认识了不少各个国家的朋友,并有机会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2012礼品及家居用品展。“开始真的没想到项目能成功,如果没有这些热心的陌生朋友支持,我的美国之行肯定就泡汤了,对我来说整个过程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李艳说。

【点名时间案例】

为陈一冰做金牌。一位叫“草民姓包”的网友在伦敦奥运会后马上发起了“为我们心中的冠军陈一冰做一块金牌”的项目,他想表达中国普通民众对奥运健儿的支持,甚至在网上找到了奥运金牌的成本,将目标金额设为6000元,最终他得到了12530元的支持。

单向街书店。这家不以营利为目的、人文气息浓厚的独立书店,在点名时间募资以应付高涨的房租。目标计划10万元,结果一夜之间就轻松突破10万,最终获得1073人支持,筹资23万元。

科幻悬疑短片“妮娜”。一群美国加州查普曼大学Dodge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既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三年求学之后他们迎来了毕业季,大家决定集体打造一部毕业作品——25分钟的科幻悬疑短片“妮娜”,希望得到2.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目前项目还在预热中。

阿贵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一位小伙子,普米族人,他的愿望是把兰坪快失传的竹制口弦制作的全套工艺学会并传承下去,最终达成目标,获得7700元的支持。

上一篇:春晚明星常远:在爷爷的“严爱”之下展翅高飞 下一篇:我心中的最佳美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