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湿热药妇科临床运用

时间:2022-06-28 04:30:01

清利湿热药妇科临床运用

妇科临床中,湿热除了与带下的关系较为密切外,亦为月经不调,崩漏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清利湿热,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一个侧面着重阐述湿热与某些常见妇科疾患之间关系,在临床上仍以辨证施治,对清利湿热法在妇科临床应用。

一、湿热与带下的关系

湿热而致带下,临床上比较多见,丹溪云:“带下是湿热为病。”《女科证治约旨》曰:“带下是因思虑伤脾,脾土不运,湿热停聚所致。”

湿热所致带下,以经期前后者多,其带色黄;或色白稠粘,或如水样,或气带腥臭,阴道作痒,小溲短赤,苔黄口苦,脉弦数。湿热蕴蒸胞宫,冲任受灼,带脉失司,故色多黄而有腥臭,月事先后不一,胞宫充血,肾气空虚,湿热乘虚而更为鸱张,故带湿浊常多于平时,苔黄,小溲短赤,亦为湿热内踞之侯。

治疗湿热带下,一般采用清热健脾利湿的方法,清热可用黄柏、黄芩、山桅、地骨皮,健脾可用白术、太子参、芡实、山药。利湿可用薏米,萆、赤芩、碧玉散。随症加减,对湿热带下有一定的疗效,由于带下以湿热所致者多见,治疗时要一定根据病情辨症结合用药。

病例一:孙立华,女,30岁,于2003年8月16日诊,人工流产后已两月余,白带多,色略黄,腰痛阴痒,小溲灼热,大便溏日二行,纳差,苔黄腻,脉滑细,乃脾土不足,湿热久羁胞宫。治法清利湿热:炒白术10克、黄柏10克、萆10克、车前草15克、椿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赤猪苓各10克,五付,后复诊,带下基本消失,续服三付后而愈。

二、湿热与月经不调关系

月经不调的病因有内伤和外感两方面,内伤以精神因素,虚、房劳者居多,外感以寒,湿热为主,而其中湿热导致月经不调却容易为人所忽视。各家著作殊少记载。在临床上也多调经不问带,治带不及经,存在经带之分的倾向。湿热之邪,其性粘腻重浊,胶滞难化,若壅于胞宫,阻遏冲任,则肝血难以下注。故月事不能按期而至。月经后期,甚则经闭不行,若湿热熏蒸胞宫,理从热化,冲任受灼,则血热妄行可致月经先期。

湿热所致月经不调,血色多深红或紫色,或月经来潮是阴痒,血有臭气,平时可具有湿热带下症候。

治疗时应着重清热利湿,湿热去则经自调,因为湿热为病之本,月经不调为病之标,有人舍本逐末,惯用四物汤等去调经治血是难以奏效的,应该结合临床随症加减,选用方药是地骨皮、赤苓、泽泻、黄芩、黄柏、滑石、薏仁、红花、当归等。

病例二:刘平,女,四十三岁,患者于2004年7月16日初诊,患者月经五十日未行,带多色黄,纳谷欠佳,脘痞腹痛,便溏,原患肝炎愈后6个月,乃湿热蕴于胞宫,血海为之阻滞,予清热利湿,湿化气调,则月经自至。方药:黄芩、萆、滑石、黄柏、赤芍、丹皮、陈皮各10克、地骨皮、丹参各15克,山药30克、薏米50克,当归10克、红花6克、木香10克,五付。7月21日复诊,患者自诉症情好转,月事即来潮,带下大减,腹痛便溏止。唯食欲欠佳,前方去当归、红花、丹参加鸡内金、神曲各10克、苍术10克、砂仁3克又服三付,病告全愈。

三、湿热与崩漏的关系

崩漏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引起冲任损伤的原因,以血热、血痰、脾虚三型为多见,《妇女大全良方》曰:“此由阴阳博为热所乘,攻伤于阴令人下血……。说明历代医家对崩漏的病因病机已有相当认识,就虚实证而论,大体是肾阴不足,相火偏亢,就实证而言,则主要是实热壅蒸胞宫,热迫冲任,《兰室秘藏》说:“因饮食,伤倦,湿热下迫,经漏不止。明确指出了湿热为崩漏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

湿热崩漏的症候,有崩中漏下,日久不止或反复发作,血色深红或紫色,其质粘稠或夹带浊,其气臭秽,一般在崩漏止后,带下不断甚或赤白相兼,腰膝酸痛,溲黄赤,身虚热自汗、心烦少眠,舌苔黄腻,脉滑而数,治疗时应重在清热健脾利湿,选用黄苓、地骨皮、碧玉散、白术、芍药为主方,由于崩漏兼血痰气血不足,所以兼症选药时,须取滋而不腻而滞,有碍脾胃助湿之弊,牡蛎,乌贼骨等固涩药物,亦非湿热崩漏所宜,因湿热之邪最易缠绵难化,多投固涩必然留邪养患,有时虽可取得一时疗效,但日后势必复发。

病例三:候玉红,女,42岁,2004年9月4日初诊,患者月经每至来如崩,色深粘稠,经期前后带下淋漓,食欲减退,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膝酸痛,苔黄腻,脉滑数,湿热留恋,冲任受损。

方药: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白芍、黄苓、地骨皮、茯苓、丹参炭各12克,仙鹤草30克,蒲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阿胶1克,白茅根30克五付,于9月8日复,服药二次来潮,血量正常,带下亦减,诸症好转,在原方基础上稍有出入而获全愈。

上一篇:紫草中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乳腺增生大鼠GnRH-R蛋白的表达及健乳灵对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