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布艺老虎鞋的功能特征

时间:2022-06-28 03:15:00

民间布艺老虎鞋的功能特征

[摘要]老虎鞋作为民间布艺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本文从生活功能、 审美功能 、文化功能三个方面来阐述老虎鞋的功能特征。

[关键词]老虎鞋;民间布艺;女红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92-02

老虎鞋作为民间布艺的一种,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颇具特色。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性,不同地区的老虎鞋有着各自的特色,例如河南濮阳老虎鞋、山东临沂老虎鞋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盐城老虎鞋就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无论是哪里的老虎鞋,它们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特征。

一、老虎鞋的生活功能

老虎鞋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生产者的艺术”。 也就是说,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时虽不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只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贴近,但手中的作品却有了艺术价值。这表明民间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用形态的文化创造,与纯粹的精神审美性艺术还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实用生活功能是民间美术功能的一个方面。①

鞋帽的制作是女红艺术的一种。从很早以前一直到近代,中国的鞋帽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的,后来虽然有了鞋店、帽店,但真正买鞋的人仍然是少数。在广大农村,鞋帽特别是儿童的帽子,还是自己做。一个家庭妇女为家庭成员所做的鞋子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②中国远古时代是农耕社会,在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男耕女织。女红是衡量女子品行的标准之一,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记载妇女“十三学织布、十四能断机”。

在老虎鞋创造活动中,实用生活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而其他的功能,如审美功能、文化功能则又充实了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更进步了,马斯洛的需要的多层次论有了变化发展,促使人民生产出更丰富多样的实用物来适应生存的需要。从古代至今,老虎鞋经历了历代手艺人的加工创造,有了搭扣,有了鞋拔(虎尾),小孩子穿在脚上更加舒适,走起路来也更加稳健,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进一步要求,也很大程度地体现出审美功能和民俗文化功能。

二、老虎鞋的审美功能

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③由此可见,人类摆脱了造物的纯粹性的第一需要,在首先追求实用的基础上,依照民间的审美尺度进行造物。

老虎鞋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它的审美功能有着突出的特征,很多情况下与实用功能完美协调。比如老虎鞋后面的鞋拔子,它首先满足了实用的功能,在小孩子穿鞋子的时候起到帮助的作用,在前面虎头的映衬下,这种在鞋子后面跷着的小巧尾巴似乎是一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富有美感的形式。

老虎鞋的审美功能也体现在它的精神性功用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天灾、饥饿、疾病、虫害侵袭着人们,为了达到护生的目的,人们开始借助于生灵的力量,他们认为虎是英勇、刚健、正义、威严的象征,而且在端午时节,虎可以保护孩子免受毒虫的侵害,可以保护孩子健康的成长。老虎鞋这种精神性的实用意义转化为以审美功能为目的,促使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以审美为主要心理。

另外,老虎鞋不仅有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而且还能开启人们的想象,使人获得更深刻、更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同样,在创造、欣赏老虎鞋的过程中,母亲们会联想到小老虎的那种强壮、威武、勇猛、可爱的形象,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在老虎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也像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这样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会使辛劳的母亲忘却劳累和艰辛,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恩格斯在论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时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回到家里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④人们在欣赏虎鞋的时候,获得了感性直观的审美愉悦,而且也有虎镇百毒、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更深的精神内涵。

三、老虎鞋的文化功能

老虎鞋是一种艺术品,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它主要产生于民间,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197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口头传统文化研究会议上提出了民俗的分类,包括四个大的门类,其中之一的物质文化传统包括了艺术品、工具、建筑、手工艺品、服饰、食物以及木偶、剪纸等。⑤ 目前来看,物质文化传统的研究与民间美术内容的研究基本相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驱疫辟恶的节日。端午辟五毒的俗仪也很多。人们多认为,端午节时毒虫滋生,所以,要让小孩穿五毒背心、五毒鞋等。喜爱戏剧的西太后,还命人在宫中编演屈原故事的历史剧,并命宫眷们都穿上虎头鞋,其场景相当有趣。⑥

老虎鞋作为端午节中的驱疫辟恶的民间工艺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与民间的传统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端午节,也就是恶月来临的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护生,渐渐产生了在端午节时让孩子穿老虎鞋的习俗,人们期待借助老虎的力量镇住百毒,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

老虎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女红文化的反映。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以农立国,男耕女织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社会模式。在这种社会模式下,产生了灿烂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女红文化便是其中一种。

女红也就是女功,或称女工,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甚多。《礼记・郊特牲》篇:“ 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工之始也。”《墨子・辞过》篇:“女工作文采,男工做刻镂,以为身服。”

中国女红主要分为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九大类,老虎鞋属于其中的鞋帽类。在这些中国女红作品中,无一不包含母亲的无限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妇德、尊老爱幼这些伦理礼教的观念。

文化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方面的复合体,女红具备物质与技术、伦理与社群、精神与表达文化三要素。女红文化是社会伦理礼教主流价值观念的承载体。将中国的女红标以文化称“女红文化”,是将其视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普遍现象。女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间本原文化研究的核心。⑦

由此可见,老虎鞋虽然只是中国传统民间布艺中的一个并不显赫的物种,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注释]

①③④⑤邓福星主编,唐家路、潘鲁生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汉声编辑室:《中国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德龄:《清宫中的生活写照》,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⑦王秦:《中国女红文化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版。

上一篇:武威磨嘴子汉墓新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 下一篇:为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