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2-06-28 01:16:16

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知识积淀的课堂、学生能力形成的课堂、学生素质提升的课堂、教育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讨论;是知识积淀的课堂;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课堂;是学生素质提升的课堂;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是低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无奈与痛苦,?虽然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有时甚至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更后悔自己选择了当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终于发现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于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一、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1、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过程应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让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师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相长。

3、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截取了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以深沉的情感震荡,激发了学习兴趣。

4、转变传统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等观念。课堂上,教师应创造一种使大家心情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境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建立搭配合理、自主管理的学习小组

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形式,因此,小组建设尤为重要。

我认为创建高效的学习小组应关注以下几点:

1、小组内成员的好、中、差搭配要合理。

2、小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由小组成员选出合适的小组长、副组长,分管本组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

3、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每个成员都要有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要有为本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和提高尽一份力量的信心和勇气。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精彩的课堂展示

积极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老师更要科学地指导。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并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进而引导学生小组间合作探究、展示,必要时老师可做适当的点评总结,使问题明朗化,使重点清晰化,以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实现学生由模仿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教给学生展示的程序和方法。展示的前提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见解。对于较难的探究题,可以小组间合作探讨、交流理解,达成共识。

3、适当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在小组间开展竞争与评比。每节课根据展示内容给每小组打分,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

四、注重课堂检测,加大训练力度

1、精选检测题,特别是精选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题。只要让学生坚持每节课读、说、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2、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检测巩固时间,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检测题,以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检测情况,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当堂共同评价,也可小组内相互评、小组间相互评等,并及时表扬先进、鼓励落后,以达到堂堂达标的高效课堂。

4、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抓过渡句法”;阅读不同的文章可采用“精读”、“略读”、“通读”、“跳读”、“速读”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教给了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高效课堂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师生共同的事情,是课改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要坚持不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课堂更加阳光、和谐、高效,愿我们的课改走向成功!

上一篇:物料标示在仓储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让初中生感知语文阅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