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是一条河流”

时间:2022-06-27 11:30:43

“传统是一条河流”

摘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都是其赖以生存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每一种艺术形式也都会体现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形态。歌剧也是一样,它是一种包含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美术的综合艺术形式。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深深地植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正如黄翔鹏先生的“传统是一条河流”,本文拟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的描述,来探寻传统音乐文化对这一综合艺术形式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西方歌剧;中国歌剧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歌剧,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自从在中国安家落户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将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与本国的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相结合,进行大胆尝试,使其中国化。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探索阶段――秧歌剧,歌剧阶段。

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

由黎锦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歌剧舞剧的形式创作出来的。形式上既有独唱也有重唱,还有舞蹈表演,音乐将剧中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代表作有《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是西方歌剧舞剧与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除初次探索,这一具有启蒙意义的创作探索,为中国歌剧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探索阶段――秧歌剧

1942年,运动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们根据文艺座谈会的指示,深入民间,挖掘基层军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他们的视角敏锐的捕捉到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被称为“秧歌”的民间歌舞形式,在“秧歌”的基础上将话剧、戏曲、民歌因素融合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进行的歌舞短剧――秧歌剧。秧歌剧,主题鲜明、内容简练、演出方便,深受广大抗日战士、群众欢迎。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扩展到了抗日根据地,形成了音乐工作者和群众创作表演秧歌剧的高潮,即新秧歌运动。代表作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集体创作,路由作词,安波编曲)、《夫妻识字》(马可等)。

在秧歌剧的影响下,以马可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创造性的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形式,在1945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使得秧歌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完成了从秧歌剧像新歌剧的转变,并预示着中国歌剧时代的到来。

歌剧阶段

称《白毛女》为新歌剧,是因为它是第一次将深刻感人的民间故事和音乐戏剧形式进行近乎完美的统一,将民间音乐元素的传承与借鉴西方手法相统~,第一次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的巨大艺术魅力。在《白毛女》创作成功之后,作曲家们纷纷效仿其创作的成功经验,掀起了以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的歌剧阶段。

这一阶段的著名歌剧有《小二黑结婚》(田川等编剧、马可等作曲)、《洪湖赤卫队》(朱本和、杨会召等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严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这一时期形成了无人不知《北风吹》,无人不晓《绣红旗》,无人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些优秀歌剧的诞生,在全国引发了如雨后春笋般的歌剧创作浪潮。

二、从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引发的思考

黄翔鹏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笔者对传统的理解是,经过世代传承的先辈们创造的有形或无形的,精神或物质的文化形式。音乐就是在这条传统的长河中形成的文化财富。

从音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体现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气息。在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会不断地进化、改革,甚至吸收其它民族的音乐元素,使其发展壮大,直至融入到世界音乐的海洋,并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中树立自己。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西方歌剧经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歌剧从诞生至今才仅仅几十年。从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算起已百部有余,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深入人心的屈指可数。中国人为何写不好自己的歌剧呢?笔者觉得,是因为部分作曲家不能从时代出发、从本民族的传统出发,或者可以说,对本土音乐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发觉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在研习西方歌剧时一知半解或照本宣科,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中不中、洋不洋,既不符合中国听众的音乐审美习惯,也不符合西方歌剧的规范。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歌剧创作现状倒是很贴切。熟读唐诗三百首,即便不会创作,也会吟诵。但如果连读都不读,那就连吟诵都谈不上。

就像美国学者保罗・罗宾逊在《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中提到:“如果对创新没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艺术将会变的愚昧可笑和机械呆板…但如果不尊重传统,艺术就不可能一脉相承,也不能与前人的艺术成就达成创造性的结合,这是所有成功的发明必不可少的立足点。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并赋予社会活力的艺术,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0之所以要强调传统,是因为它对一个民族或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断地追寻历代祖先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财富,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和打开灵感源泉的钥匙,失去传统将会失去创造力。这就像接力赛一样,前面的运动员必须接过后面运动员的接力棒才能往前跑,如果没有接过接力棒便跑,即使他最先到达终点也不会得到承认。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对传统的肯定和发展。世界上没有空中楼阁。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有那么多的音乐形式,有那么多的传奇故事,有那么多的文学家、民族音乐学家、艺术评论家、作曲家、歌唱家。尤其是对于一个民族音乐学家来讲,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世界各民族音乐形式,以文字记录或录音的形式使那些鲜为人知的或濒临灭绝的音乐形式重见天日。但如果仅仅将历尽艰辛整理出来的音乐记录下来,或是存放在博物馆里,那就失去传承与发扬它的意义了。因此,笔者觉得,为何不能组建一个歌剧创作团队呢?(中外第一部歌剧都是集体创作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汇入到歌剧这座大熔炉当中,既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结论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使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面镜子不仅能照出入的优点,也能照出人的缺点,正如历史的发展有光明,也有曲折一样。我们要以史为镜,在历史的演进中,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笔者相信,中国歌剧一定会树立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之中。

上一篇:CI进化论 下一篇:权力:批评与时尚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