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时间:2022-06-27 08:22:44

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2002年12月12日,河南财经学院组织了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学习十 六大精神 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学习体会,如对十六大会议主题的理解、对"全面建 设"的解读 、对政治文明本质的认识、对人们所关注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涉及到分配的理论创新 与发展等。许多见解结合平素研究,体会较深。现经整理摘要编发,以期在较大范围交流和 研讨时参考。

牢牢把握党的十六大主题

院党委书记 张秉义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世界不太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 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是举世关注、国民期盼的大事。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庄严宣布:" 高举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鲜明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的政治宣言。

1宣告了举什么旗。实践永无止境,理论总在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就是要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2宣告了走什么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然而,照抄马克思主义书本,照搬他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同样没有前途。同志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别无选择。

3宣告了实现什么目标。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在21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树立一块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主题解决了旗帜、道路、目标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历史性的重大问题。旗帜是前提,是团结亿万人民奋勇前进的号令;如果没有鲜明的旗帜,那么,我们就丧失了立场和根基,党和人民就不知道走向何方。道路是途径,是基于现实而胜利走向宏伟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道路出现偏差,那么再伟大、再令人鼓舞的目标也难以实现。目标是归宿,也是又一个新征程的起点;科学分析现实基础上而确定的正确目标,是沿着正确道路并经过艰苦奋斗必然能够到达的驿站。如果没有确切的目标,就没有动力,就会没有希望。旗帜、道路、目标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努力实践十六大精神,尤其要牢牢把握十六大主题。我们坚信,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本经验

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 马书臣

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执政党"、"建设党"--这就是十六大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结论。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3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党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本经验是:

1准确把握世界大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党就敏锐地观察到,和 平与发展仍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 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稳住阵脚、韬 光养晦,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历史方位的判断,中国社会主义早已成为20世纪的遗产。

2客观分析基本国情。这是我们党判断所处历史方位的现实基础。1981年我们党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的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之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在对基本国情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再次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链条:基本国情--历史方位--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始终坚持思想路线。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文字表述有所区别。但其核心内容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对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也是判断历史方位的思想方法。13年来,我们党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了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赵传海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要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也是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近期目标。解读这个命题,实质在于"小康",关键在于"全面"。

1人口广泛性。尽管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全国仍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两极分化趋势仍然存在,下岗职工缺乏生活保障。让全体国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任务。

2区域平衡性。由于历史、社会、政策和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改变,地区贫富差距尚未扭转。如上海市与青海省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十余倍。这既不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

3内容丰富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非指经济收入单项度指标,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综合集成的发展战略。

4水平先进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超越历史、超越现实,把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

5发展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目标都是终点与起点的统 一,是前进道路上的里程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部署中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界碑。这是在世纪之交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又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起点与基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教务处处长 胡荣涛

这次十六大报告,同志在讲到本世纪前十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时,特别强调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并对西部、中部、东部在协调发展中各自的战略重点分别作了原则性说明。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不管是政府的一些文件、政策,还是各种新闻媒体,大多讲的都是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尽快缩小西、东部的经济差距,而对中部地区如何发展则谈得相对较少,重视程度也不够。从现实经济发展来看,"九五"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中部与东部的地区差距在拉大,而与西部的差距在缩小。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塌陷"现象。中部地区如果不正视这种现实,不寻找出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再过若干年很可能就成为全国的"经济盆地"。

中部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就是说,要对目前中部地区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虽然结构调整是我国今后十年经济发展的主线,但对中部地区来讲,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因为中部地区的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状况比西部和东部更严重,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明显,若不加大调整力度,不但难以保证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拖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

如何加大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十六大报告讲得也是十分清楚的。就农业来讲,重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工业来讲,重点则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改造传统产业是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重心所在,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纲"。

就中部地区传统产业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工艺陈旧、产品更新慢、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低等现象,而且传统产业内部的所有制结构、部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调现象十分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中部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今后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中部地区必须把重点放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根据中部目前的实际,改造的关键是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其中观念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核心,产品创新是载体,市场创新是归宿,管理创新是保障。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的一点认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党总支书记 师求恩

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方面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人们衡量社会进步的水平,常常把这三个方面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一种标志。

长期以来,由于理解的片面性,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很少有人提起。同志首先提出这一科学概念。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始终困扰人们长时期难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在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总是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最终导致的质的变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及30年后世界范围内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从根本上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发生了具有本质性变化意义上的革命。

在政治文明的制度变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被剥削、被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更高层次。在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那种祟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趋向了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道路。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第一次实现了由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真正确保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地位。在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上,社会主义以其对以往旧的政治活动原则和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和以对新的政治文明构成的极大创造精神,证明和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远大发展前景。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若干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实现。可以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具体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感受基本经验

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 张树军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认真总结与回顾了13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所走 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总结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学习,感慨颇多。我们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三个方面我们做得非常好。

1围绕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搞建设。在13年的发展与探索中,围绕建设和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确保发展方向。我们 党全面把握处理好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任凭风云变幻,确保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明确发展目标。确立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三是确立了正确的发展途径。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克服盲目和近视的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我们经济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四是实现了稳定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保证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保证了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正确发展方向。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抵御住了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保证了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二是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科学分析,英明决断,在解决处理国内外问题和矛盾时,显示出了很高的水平和实力,基本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领导职能的转变。

3不断创新,超级寻求支持我们党发展的力量源泉。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13年来,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首先,在党的建设上我们不固步自封,实现了理论创新。其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创新成为我们长期治党治国之道,也是我们坚持发展的动力源泉。

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经济学系教授 崔朝栋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十五大以来改革 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有新的发展和创新。我在此主要谈以下两个方面。

1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产品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还涉及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方式。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是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及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它是价值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原则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这不仅更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2确立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仅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在实践中很不好处理。如果在同一过程中同时贯彻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分配本身就会缺乏统一的规范。分配上要么违反效率原则,要么违反公平原则,或者两个原则同时受到损害,结果既难以实现公平,也难以达到效率。实际上,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两个不同经济过程的运行原则,前者适用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后者适用于宏观收入调节过程。这两个原则不仅体现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实现的机制也不相同。十六大报告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实现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有机结合。

确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双层收入分配体制。所谓双层收入分配体制,就是把收入分配过程分为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分配过程,在微观层次上贯彻效率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贯彻公平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原则,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又有利于实现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从而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动态的纵向性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有效结合,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又一创新和发展。

上一篇:技术创新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 下一篇: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