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及反外力破坏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2-06-27 06:36:57

浅谈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及反外力破坏的有效措施

摘要:配电网外力破坏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以事实数据以及事故实例说明了配电网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破坏配电网安全的外力因素,最后就如何有效保护配电网安全、反配网遭外力破坏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配电网;外力破坏;电网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5-0112-03

配电网是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利用配电设施和适当的电压等级将电能输送给最终用户,是在电力网中起重要的分配电能的作用的网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配电网的安全与可靠性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各省市电网建设持续的高投入,地区电力设施不断增加,电力保护面临着点多、面广、战线长、防范与整治难度大等诸多新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区不断发展建设,大量基建施工、轨道建设、开发项目以及自然天气灾害影响等对电力设施也构成许多安全隐患,给配电电网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配电网遭外力破坏事故频繁发生,这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进行分析、反思并采取有效的反外力破坏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数据实例

配电网组成包括变电站、开闭所、线路(包括电缆)、杆塔、变压器、配电箱、开关、刀闸等设备,以及连接在变压器上的各类用户单位,担负着电力生产终端用户的管理调度和运行服务等职能,配电网外力破坏主要是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电压器、配电箱等遭到外力破坏。图1是配电结构示意图:

表1显示2006~2008年外力破坏配电网事故随着配网线路、设备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增长。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配电网外力破事故数据实例:

案例一:施工车辆撞断电线杆

2009年9月24日16时10分左右,在呼托旧公路2.5公里处呼和浩特裕隆工业园附近,一辆自卸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慎将一根电线杆撞断,连带其他3根电线杆断裂,导致这条供电线路所涉及的5万多户居民家停电。据初步统计,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经过供电部门紧急抢修,当日18时30分左右,除2000多户居民家没有恢复供电外,这条供电线路所涉及的大部分居民家恢复供电。

案例二:工程施工伤及地下电缆

2010年3月13日18时左右,一施工单位在位于敕勒川大街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大楼东侧安装广告牌时,导致埋在地下的10kV电缆出现3处故障,造成短时间停电的同时,也导致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发改委的备用电源受损。所幸这条电缆属于备用电源,没有影响两个单位的正常办公。由于排查故障点难度较大,经过两天的检修,供电部门才完成对故障点的维修工作。

案例三:野蛮施工,破坏电缆

2011年6月29日下午,江西南昌市湾里区云湾公路发生一起吊车野蛮施工,致使高压线放电,将旁边一辆货车的5个轮胎击穿的事件,据称,事发时站在货车车厢上的两人当场倒地。30日,记者从江西省电力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类似的高压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的事件已经发生25起,平均每月达4起之多。

案例四:天气原因破坏电缆

2005年11月28日,由于大风将配电网线路下的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保温屋顶铁块多块挂起,导致35kV灰器线跳闸,造成线路多次跳闸,导线多处严重烧伤,11OkV大灰厂变电站1#变压器损坏。

2011年7月12日,记者从呼和浩特供电局了解到,2008年至2010年,因外力破坏引起的10kV配电线路停电造成了严重损失:2008年导致停电1219小时,损失电量合计609.5万千瓦时,停电影响居民55万户次;2009年停电686小时,损失电量411.6万千瓦时,停电影响居民58万户次;2010年停电800小时,损失电量560万千瓦时,停电影响居民60万户次。今年1月至6月,外力破坏导致各类供电线路故障113次;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故障率占80%。今年4月至5月,10kV配电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故障率占40%。值得一提的是,破坏供电设施后肇事者逃逸的行为频频发生。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仅车辆撞击破坏供电设施的事故就有17起,其中大多数均逃逸。

二、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分析

由以上图表和配电网遭外力破坏事实实例可以看到我国配电网的外部环境正在日趋恶化,各种外力破坏因素正在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频繁发生的外力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影响着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采取有效的反配电网外力破坏措施迫在眉睫。分析配电网外力破外事故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天气原因、机械施工、车辆碰撞导致以及非法分子人为破坏引起。具体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天气

近年来,冰雪、台风、雷电、持续高温等灾害性、极端性天气明显增多,对配电网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威胁。据统计2007年3月3日至3月6日,我国东北地区遭暴风雪袭击,辽宁、吉林等东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大风降雪40小时以上,地面普遍积雪20厘米,有的变电站积雪50厘米以上,造成东北电网的多条500kV、220kV线路跳闸,多个变电站停电,辽宁电网的多个发电厂与系统解列。夏季雷电大风雨天气造成的树木倒塌碰线也是自然灾害天气造成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的一项重要的原因。

(二)机械施工造成

由于各地区不断发展建设,大量基建施工、轨道建设、开发项目等机械施工给电力设施也构成许多安全隐患,由此造成的配电网外力破坏的事故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配电网外力破坏事故中机械施工造成的占据了70%,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保护配电网安全意思薄弱,相关部门的监理不力,工程各管理部门没有协调好,安全责任和措施未落到实际作业人员等原因造成。

(三)车辆碰撞导致

车辆碰撞破坏配电网也是外力破坏事故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一方面由于各地区电力设施不断增加,出现一些不按要求规则铺设电网、私自乱拉乱接的现象,造成管线通道拥挤,离地面距离不足安全距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车辆司机违规驾驶,保护电网的意识薄弱,相关部门的惩治力度不够所造成。

(四)不法分子人为破坏

由于配电网设备大多是由高价金属制成,特别是钢铁、铝、铜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而使不法分子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配电线路、地下电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这种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三、反配电网外力破坏的措施

配电网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下面就如何有效保护配电网安全,反配电网遭受外力破坏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人民群众的保护供电设施 的意识,让人民群众明白保护供电设施,保护配电网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此外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宣传小组,以宣传讲解典型事故危害、宣传手册、宣传画报等形式深入到社区街道、乡村、施工队伍当中去,加强人民群众的保护配电网的意识。只有人民群众明白了供电设施安全对于他们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意识,人民群众才能更好的立足自身,从自己身上做起,去保护供电设施的安全,不乱搭乱接线路、不违章建房危害配电网的安全。同时,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意识加强了,也能自发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外力破坏供电设施现象频频发生,主要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各方在保护供电设施方面的权责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以及监督管理弱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为供电设施保护撑腰。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明确供用电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各级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其次,加大电力行政执法及相关处罚力度,开展打击破坏供电设施专项行动,对于肇事逃逸的,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三)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发挥并强化其监督执法的能力

首先要落实运行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配电的安全风险与运行巡视人员的工作绩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督促巡视人员经常巡视,对可能构成配电网安全威胁的树木、建筑物要及时排查。其次,对机械施工如爆破、线下建房等极易造成配电网外力破坏的行为,执法人员要发安全隐患通知单的方式告知对方停止危害行为,同时留取图像、影像资料,同时向施工人员说明线路电压等级及保护区范围;通过各种形式对辖区群众进行用电安全及法律法规宣传,并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执法活动。再者要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巡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下达违章通知书;在铺设有电缆的地面上安装醒目的电缆走向安全警告标志,防止施工单位挖断电缆;介入城市道路建设等工程,对工程建设中影响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在现场加装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在施工现场派专人监督。

(四)通过技术手段加强配电网自身的外力破坏预警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电子产品投入到配电网外力破坏预警应用中,但是应用还不够全面。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方面的技术手段会越来越强大,对配电网外力破坏的预防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四、结语

配电网安全运行与否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意识到保护配电网、反配电网外力破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充分重视配电网外力破坏的事故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制止、惩罚破坏配电网安全运行的行为。在此,我呼吁政府部门、相关执法人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形成统一战线,共同保护配电网的安全运营。

上一篇:管道工程施工设计编制技术的质量效果控制 下一篇:王立平:锲而不舍 不断创新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