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

时间:2022-06-27 04:19:2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从事新课程教学的历史学科的教师,要努力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努力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凸现主体性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开放性教学,适时转变教师角色。

一、教师应该由知识的“布道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1. 在掌握知识方面,教师应该从“师道尊严”的圣坛上走下来,由知识的“布道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扮演者“传道”、“解惑”、“授业”的神圣的角色,教师在传载人类文明的途径中有着无法逾越的神圣地位,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教师自己也往往自认为在他们的学生面前是知识的拥有者、垄断者,有着比学生丰富得多的知识,只要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无私地倾囊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要乖乖地接受他的灌输就行了。这样就无可避免地将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圣坛上高高供起。

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并没有理想中的教师那样宽广,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不如学生。许多教师凭“老本”吃饭,平时缺乏必要的充电,对许多新鲜事物的感受性大大降低,出现了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陈旧落后的现象。而随着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冲击,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思维敏捷而又富有好奇心的年轻学生在感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方面比相对年迈的教师们有着无比的优势,比如他们在学习电脑、网络等方面的操作技巧就比教师们要强得多。所以在知识掌握方面教师应从“圣坛”上走下来。

2. 在人际关系、师生情感交流上,教师应该从“圣坛”上走下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平等地与教师对话、交流,倾诉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烦恼,而不希望自己的老师用武断的口吻与自己对话、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塑造时期的学生。教师的感情应是高尚而丰富的,思维应是正确而富于创新的,精神境界应是纯洁而神圣的,个性应是健康而完善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对人还是对事,其处事原则、治学态度、工作作风、个人涵养都应是学生的楷模。

3.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应该从“师道尊严”的圣坛上走下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不要总认为自己的技巧和方法就是最好的,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讨论与设计中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让主体自己参与到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讨论与设计中来,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方法。作为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师,必须认清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通过不断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二、教师应该由教学舞台的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

1.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走上讲台。讲台不仅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舞台,还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大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实质上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一堂课实际上就是一台戏。让学生上台表演不仅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检阅,而且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如上“”一课,可以让班级的文娱委员或其他同学上台当指挥,一边挥动手势,一边高声领读“”的口号,然后其他同学跟着齐声高喊,这就很容易将同学们的情感带回到当前天安门前那群情激昂的壮观场面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课堂气氛的激发就自然地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2.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开发性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满足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感、成就感。如在古代史的教学中,可以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与《东周列国志》、东汉三国的史实《三国演义》、隋唐史实与《隋唐演义》、南宋抗金史实与《岳飞抗金故事》、康乾盛世与《康熙王朝》、《乾隆下江南》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社会历史知识的兴趣。

3. 与学生共享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判权。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判权与学生分享。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自觉性、兴趣度、作业完成状况、考试成绩等多内容按一定的分值比例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管理艺术及平时的教学责任心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判。

上一篇:成功人士很没趣 下一篇:一个骗子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