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概况

时间:2022-06-27 02:53:43

浅谈我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概况

鲜食玉米指乳熟后期和蜡熟初期收获的玉米。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继玉米饲料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之后,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玉米新兴产业。鲜食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在欧洲人进入美洲大陆以后,鲜食玉米迅速发展成为庭院植物,以后逐步扩展为大田作物。20世纪初期鲜食玉米开始商品化,随后美国不断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并逐步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鲜食玉米加工业国家。

1 我国鲜食玉米行业概况

鲜食玉米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适口,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品种主要以甜玉米、糯玉米和笋玉米为主。我国鲜食玉米种植品种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甜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80%以上,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其中广东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0%;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糯玉米,糯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55%以上。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起步,相继育成了北京白砂糖、甜玉1号、甜单1号、吉甜6号、华甜玉1号、绿色超人等甜玉米品种,还有引进品种金子1”、华珍、脆王、金菲、中甜等,部分品种青穗已出口港、澳地区,甜玉米罐头已打入国际市场。近十年我国甜玉米发展速度较快,播种面积从1998年的2~3万hm2猛增到2008年的近20万hm2。作为糯玉米的原产地,我国糯玉米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几乎全部由国内培育,如中糯1号、中糯2号、烟糯5号、烟糯6号、鲁糯玉1号、中糯301、垦粘1号、西星糯玉1号、京科糯2000、花紫等,但这些品种种植面积较少,主要用以鲜穗采食,除用作青食、速冻外,很少用做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市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鲜食玉米不同于饲料玉米,是高品质的食用玉米,从种子到产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鲜食玉米价格基本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2 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业及产品特点

我国鲜食玉米产品主要为速冻糯玉米穗、真空包装甜糯玉米穗、速冻甜玉米籽粒和甜玉米籽粒罐头。其中甜糯玉米种植面积77.3万hm2,加工形式以真空包装的整穗加工为主,约占60%,速冻切粒包装形式占15%,玉米饮料仅占很少比例。糯玉米每年产量约200亿穗,其中20%不经加工直接鲜穗消费,30%直接速冻贮藏保湿反季节消费,其余约50%的糯玉米采用蒸煮真空包装形式加工。

我国鲜食玉米呈现南甜北糯的区域特点。北方地区分布了大量糯玉米整穗加工工厂,仅东北三省就达500多家。这些工厂大小不一,加工能力和销售量相差悬殊。一般大型加工厂甜糯玉米种植定单在667hm2以上,年加工量3000万穗以上;而小型加工企业加工量仅有几百万穗;南方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多为小型甜玉米加工工厂,这些企业设备简单,手工操作多,机动性强。由于国家鼓励“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我国甜玉米加工企业基本上建在产地。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达2000多家,其中15%是中型以上企业,大型企业不到3%。规模以上的企业一般是指种植基地达到1万亩以上的企业,企业资产达到0.8亿~3亿元,拥有万吨级以上的冷库,厂房规格可以达到食品级标准,齐全的加工设备,丰富的产品种类,有的企业引进了国外的部分先进设备,加工高峰时期吸纳劳动力1500人以上。目前我国甜糯玉米加工工艺已经成熟,但我国行业内设备厂家规模普遍很小,没有一家设备加工厂能够完成全套甜糯玉米加工设备的制造,一套完整甜玉米加工设备至少需要购置5个厂家的产品。

3 我国鲜食玉米行业整体环境

在发达国家,鲜食玉米被视为一种蔬菜作物,已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时尚食品。目前,美国食用玉米的人均年消费量在10kg以上。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鲜食玉米也已普及。2008年我国人均GD?达3268美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逐步进入消费活跃和稳定增长阶段,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城市家庭中步入中产阶级的人数超过1亿。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无公害、无污染、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鲜食玉米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也愈来愈为消费者所欢迎。

鲜食玉米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水平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以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37%,每年将有2000~40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增加消费800亿~2000亿元,如果我国城市人口达到年均消费鲜食玉米10穗以上,那么,年需鲜食玉米量将达到125万吨,现有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3.1地区分布与行业集中度

除、青海,全国各地均有种植鲜食玉米,10年前主要在沿海省份种植,近几年发展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个别地区也有同行“扎堆”现象,例如河北省东部的唐山、秦皇岛一带聚集了上百家加工企业。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地区聚集了约20家加工企业。山西省中北部的忻州地区聚集了约60家加工企业。还有广东省的惠州、梅州等地区,广西的河池、南宁等地区行业集中度也较高。

3.2行业格局

我国鲜食玉米行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联系外商,这种情况通常是经过长期合作,双方建立了互信的前提;二是通过省、地、市外贸部门出口产品;三是通过内销商在国内销售;四是直接联系连锁超市做内销;五是信誉好的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年节档期直接向各个社会单位批发;六是一些企业在城市建立若干个营业网络,采取直营模式;七是许多企业在互联网上通过几个著名商业网站进行交易。

在品种方面,一些外商根据消费国的需求,指名要超甜玉米或其他的甜糯玉米品种,外商提供引进的甜玉米种子,这种情况在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南方产区比较多。在技术装备和管理方面,一些外商做出口,首先要考察加工企业的厂房设施、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包括内销和外销均要考察加工企业的企业规模产品规模和产品种类。商和大型超市需要稳定充足的货源,不希望货物断档,因此规模和产量大、产品品种多的企业占有竞争优势。

3.3外贸情况

自2000年以来,我国冷冻甜玉米出口数量增长明显,直至2007年冷冻甜玉米出口量达到最高峰32525吨,比2006年的出口总量24210吨,增加34%。同年出口创汇达到1420万美元,比2006年970万美元增加了46%。期间主要出口市场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真空包装糯玉米穗最早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现在韩国和香港则成为我国速冻甜玉米籽粒的最大中转国和地区。2009年由韩国中转的冷冻甜玉米总量为11276吨,已经占到中国出口总量的47%。香港是我国第二大速冻甜玉米籽粒的中转地区,

2009年出口到香港2210吨冷冻甜玉米,占到中国出口总量的9%。

4 制约我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的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鲜食玉米市场发展良好,甜玉米价格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农民种植鲜食玉米收益大大高于种粮食收益,鲜食玉米加工产品正逐步从饭店、快餐店渐渐进入百姓家庭。但鲜食玉米消费量较低,市场开发能力不足,加上生产企业规模和地域限制,鲜食玉米产品未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宣传策划,没能树立起在消费者中广为认知的品牌,没有畅通的市场渠道,市场发展力度非常缺乏。生产规模小、分摊成本高,导致市场运转不畅。同时我国鲜食玉米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速冻甜玉米粒、糯玉米穗和鲜玉米穗为主,并且供应配送体系严重滞后。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系列产品,追踪甜玉米多种加工途径并进行有效转化,丰富产品类型。

4.1原料壁垒

我国鲜食玉米的品种数量虽多,但其质量与国外高质量品种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进口种子价格通常是国内种子价格的十几倍,只有一些南方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甜玉米种子,而大部分北方加工企业无力承担,因此只能种植国内品种或国外老品种,严重制约了我国鲜食玉米行业的发展。

4.2技术壁垒

我国甜玉米加工开始于上世纪末,行业起步较晚,消费量也比较低,由于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业生产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对鲜食玉米加工先进技术的研究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以引进为主,研发力量薄弱。这些导致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业基本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加工,大多数加工企业产品形式单一,加工、包装技术落后,卫生性、安全性、营养性差。深加工产品及功能成分提取严重缺乏。创名牌品牌少,产业化程度低下。目前我国鲜食玉米生产用种还存在一些问题,普通品种多,优质、高产、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少。种质资源匮乏,纯度不高,品种皮厚,渣多、保甜期短。一些种植经营者缺少基本栽培技术,致使原有品种变质,产量降低和病虫害时有发生,销售市场也比较混乱。

4.3行业利润的影响因素

其他宏观经济因素也对鲜食玉米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影响,比如: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影响到甜糯玉米的收购价格;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升高:例如甜糯玉米苞叶剥皮环节,已由2006年的1分钱/斤上涨到2009年的4分钱/斤;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有的省份以地区外贸部门做,造成省内的外贸部门之间产生竞争,压低加工企业产品价格;此外,原料、燃料、水电、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成本都在增加,对鲜食玉米行业尤其是加工企业存在明显影响。

5 我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展望

鲜食玉米行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由于鲜食玉米生长期较短(一般为80~100天),加工企业可以安排农户适时种植,错季种植,错季生产,使甜糯玉米穗按时间段均匀采摘;鲜食玉米价值高于普通玉米,还可出售青杆作饲料。据粗略估计种植每亩鲜食玉米比普通大田玉米增加收入600~800元。鲜食玉米行业相关上下游产业包括制种业、种植业、饲料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制冷业、包装业等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产值和利润情况通常为:1万亩地的甜、糯玉米,相对应的销售额大约在2500万~3000万元,鲜食玉米加工行业纯利润约占销售额的10%~15%。目前我国所有类型甜玉米种植面积约50万hm2。到2015年我国种植甜糯玉米将达到100万hm2,每公顷甜糯玉米经加工将创造产值按照30000元计算,将创造300亿元产值的巨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将进入相对平稳期,鲜穗上市量可达200万~250万吨,甜玉米罐头消费量达35万~45万吨,甜玉米速冻产品达50万~60万吨。2010年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根据目前种子销售量估计,全国国产鲜食玉米的产量将会增加,进口鲜食玉米的产量将处于平稳态势。由于南方的旱情和雨涝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南方几省的甜玉米产区产量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同时考虑到因种子、农资等成本的大幅增加而导致的种植成本增加,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步入新的上涨周期的经济大环境,可以预测今后鲜食玉米价格将会平稳上升。

6 行业发展建议

1)产地政府出面整合当地资源,淘汰生产条件落后的企业,消除恶性竞争,协调各方利益;

2)提高加工厂房、设备和管理水平的档次;

3)政府进一步给予产地加工企业优惠政策,对吸纳劳动力较多和对农民增收有贡献的加工企业进行鼓励;

4)鼓励加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加强联系,互通信息,有利于提高加工企业人员素质;

5)加强技术装备研发,争取在5年内打造出几个上规模的加工设备制造基地;

6)尽快制定鲜食玉米收获后加工工艺、技术和厂房等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7)对信誉好的加工企业给予贷款优惠支持。

上一篇:“牛气”的农产品,“沉重”的菜篮子 下一篇:山西省阳高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