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6-27 02:46:38

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应该融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理念,文章探讨了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目标与重点、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以金蝶ERP软件为例,阐述了“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理念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的思路。

Abstract: The quality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should integrate “th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is the guidance” the idea, the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goal and key,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curriculum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teaching status, and take the golden butterfly ERP software as the example, elaborated “th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are the guidance” the idea in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mentality.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高职会计电算化

key words: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Quality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作者简介:吴奇峰(1973-1 ),男,汉族,广西合浦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经系讲师,主要研究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

所谓“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就是坚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采用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模式,确保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同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在硬件方面,一方面,从提高一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入手,引进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教学科研队伍,把企业的最新成果及现场实际经验“零距离”带给学生,尽量缩小书本知识与企业现场的“代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国家级实训基地,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软件方面,通过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式,合理地设置课程,利用“双师”型人才的优势对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针对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探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理念。

一、基于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目标与重点

笔者认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以培养经济单位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电算化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依据教育规律,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教学中应该突出三个重点,第一,应用有关财务软件并熟练地进行操作,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第二,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要财与核算的观念;第三,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的知识与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根据高职教学实用、够用的原则,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我们以深圳金蝶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金蝶ERP软件为例,以该软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金蝶ERP软件具有功能强大、定位精确、易学易用的特点。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克服在学习财务核算过程中,因编写会计分录枯燥、不易记忆、编写的分录不能验证,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的弊端,加深学生对财务核算合理性的理解和对会计准则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利用金蝶ERP软件的实体加工仿真功能,可以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动态仿真,让学生直接通过仿真观察,判断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合理性、谨慎性,并对错误的核算部分实时修改。这对弥补实训时间不足,提高会计实训基地效率,降低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成本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理念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

(ERP财务管理模块应用师》是金蝶ERP认证体系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证书之一。财务管理模块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其内容繁多而又细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启用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因此能进行系统应用、操作和管理的人才也是企业亟需的管理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的理念具体到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双师”型的人才优势,将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再是纯理论的、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在具备一套企业财务资料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还能接触到书本以外的、鲜活的实践经验,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技能的鸿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种真实的环境中。

通过大量企业财务资料的实例,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根据样本资料要求,先进行基础资料设置,完成初始数据试算平衡,处理当期经济业务,并查询账簿,生成自定义报表。通过一个完整的财务核算过程,使学生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使虚拟的理论知识不再抽象,这样也可避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书本一合就不知道如何做账”的现象。

学生通过在ERP实验室积累的学习经验,结合金蝶软件的内外部客户资源,可以解决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工作经验不足问题。同时,获得金蝶ERP认证后的优秀学员,可以在金蝶机构及金蝶4O多万用户群体中获得快速的就业通道。

四、结语

高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选择或自编实用电算化模拟教材,重视岗前培训,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钊.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2)

[2]余芸春.论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图会计电算化,2000,(7)

上一篇:体育活动与抗挫折心理的培养 下一篇:现代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