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06-27 12:04:44

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

【摘 要】论文详细阐述了机冷车安全风险体系建立的原则,并结合机冷车运用实际,介绍了机冷车安全风险体系建立的各种方法、建立的基本方式,最后建立起以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监督保障和风险预警事故应急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控制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冷车行车安全。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cal refrigerator car safety risk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echanical refrigerator car, the various methods and the basic way of establishing the safety risk system of the mechanical refrigerator car are introduced, and finally establishes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which takes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risk control supervision and risk early warning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and guarantees the driving safety of the cooling vehicle to the maximum extent.

【关键词】机冷车;安全风险控制;建立

【Keywords】mechanical refrigerator car; security risk control; establish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90-03

1 引言

1.1 机冷车

用冷藏的办法运输各种易腐货物的车辆称为冷藏运输车,简称冷藏车。通过在每辆车上安装压缩制冷装置、电加热装置和通风机等机械设备,对运输货物进行强制制冷或加热的冷藏车,称之为机械冷藏车,简称为机冷车。

1.2 建立原因

通过对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概况的分析,采用风险识别方法找出影响机冷车行车安全的风险性因素,然后利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各风险性因素进行了重要程度的分析,从而找出了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管理中的最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就应当针对性地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对系统内的行车安全风险的关联因素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各自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冷车行车安全。

2 建立原则

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不是盲目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使制定的风险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的基础。在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时,必须要考虑这些措施在机冷车检修和行车时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等,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2.1 可操作性原则

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体系时,必须针对已经识别确定的机冷车行安全风险因素,制定与其对应的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执行的控制措施和控制w系。如果控制措施和控制体系操作性不强,那么职工或者乘务人员在执行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进一步就会影响到风险的控制。如在制定“摇枕弹簧断裂”风险因素控制措施时,就不得制定“加强责任意识,做好全面检查”等模糊性的措施,让执行者无所适从,而要针对如何避免或杜绝“弹簧折断”,制定如“发现裂纹时焊修(辅修发现钢板型弹簧托板端部弯角处纵裂纹长度不足200mm时可暂不处理)”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2.2 有效性原则

风险控制措施和体系的制定,应该能够解决机冷车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避险和保障需求,并且能够直接解决或降低机冷车行车中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是这些措施对控制机冷车行车风险是有效的。相反,如果制定的风险措施实施以后,风险事故依然不断地发生,则说明风险措施是无效的。如在制定“摇枕吊轴、制动梁断裂”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时,如果简单地制定“配件除锈、外观检查”措施,则制动梁在除锈、检查后仍保证不了其内部是否有裂纹,因此,其措施除“配件除锈、外观检查”外,还应有“对配件进行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等措施要求。如图1的摇枕吊轴内部裂纹,只有通过探伤,才会发现隐藏在其内部的裂纹,如果仅外观检查,则就会漏掉这一裂纹,导致存在风险因素,进而可能发生事故。

2.3 主动性原则

风险控制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情况、问题,及时主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的管理,其实就是提前预防、事先控制。在机冷车所有的风险因素控制措施制定上,都应遵循这个原则。机冷车检修时落实的工艺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基本上都是被动的“主动性”,只要工艺落实到位了,措施预防风险的主动性就出来了。但在机冷车行车过程中,有很多风险措施都需要乘务人员去落实,这就要求乘务人员的“主动性”了,不去落实,就会漏掉风险措施的实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如表1。

2.4 经济合理原则

风险措施涉及的工作和费用,应力求最低,力求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控制最大的风险,如果一项风险所对应的控制措施实施,其实施成本超出了风险单位所能承受的能力,或超出了风险后果所造成的损失,那么这个风险措施就缺少实用性。

3 建立方法

风险控制技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风险规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而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主要采用风险规避和损失控制。

3.1 风险规避

机冷车风险规避,就是根据机冷车行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特点,放弃原先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一些特别的处理方式,从而达到回避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在对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因素梳理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行车安全风险因素都可以通过风险规避技术来避免风险发生,采用风险规避控制技术有一定条件和原则:

① 风险规避适用于发生频率较高且损失程度较大的大风险;

② 风险规避采用后,规避的风险因素不影响其本身及其关联单位正常功能,且不能产生新的风险因素。

按照这两个条件和原则,可以将机冷车一些符合该原则的行车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并采用一些特别处理方式,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经过筛选和分析,以下这些风险因素可以通过风险规避技术进行规避或消除,部分示例如表2所示。

3.2 损失控制

风险规避技术在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多使用的是以控制和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为目的的风险“损失控制”技术。风险损失控制按照控制的方式划分,又可以分为工程物理法、职工行为法和规章制度法。这些方法在铁路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中都可以用到。

①工程物理法

主要以机冷车行车过程及机冷车本身环境为控制重点,侧重于营造安全的行车环境。在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因素里,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损失控制的有一部分,主要涉及职工检修作业或乘务人员值乘过程中的“两纪”方面,如:通过“严禁简化作业”、“禁止乘务人员车上抽烟”等规定,来确保机冷车质量良好和行车安全环境良好。

②职工行为法

主要是以机冷车乘务人员和机冷车检修职工的作业行为为风险控制重点,侧重于乘务人员的设备保养、列车检查和检修职工的操作规范、作业标准落实情况等。这是风险损失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铁路风险管理普遍使用的一个方法,在机冷车行车风险管理中很多风险因素都要通过规范职工行为进行控制,部分示例如表3所示。

③ 规章制度法

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为原则,规范职工个人行为,从而降低或消除因职工个人行为而造成的风险损失。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和职工行为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除以上各种制度,在日常的机冷车检修和机冷车运用方面,还有诸多用来控制行车安全风险的规章制度,如:铁路安全行车管理办法暨行车安全保证措施;运用列车添乘和蹬乘检查标准;车队安全风险控制办法;铁路机冷车运用维修规程;记名检修实施管理办法[1]。

4 建立方式

风险控制的最小单元,其实就是作业人员的岗位,采用对岗位的风险进行直接控制,是风险控制最佳方式。岗位控制从“控制项点、控制标准、控制方式、控制记录”等方面来实现风险控制。

5 体系框架

该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监督保障和风险预警事故应急。这三个方面内容,风险控制措施是风险控制体系的前提和核心,风险控制措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风险控制监督保障是风险控制体系的根本保障,关系着风险控制措施能否得到根本和实质性落实,即风险能否得到控制;而风险预警事故应急则是针对不可控风险采取的“预警”办法或在事故发生后开展的应急处理工作,是将事故的社会影响和人财损失控制在最小的一种根本性保障[2]。

一个体系的建立,就要有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因素或子系统,这些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牵制或相互作用,缺少哪一项,体系就会缺失部分功能,甚至失去原有的作用。从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w系框架上(见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机冷车行车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整体结构,即“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监督保障和风险预警事故应急”为体系第一层,三者之间具有保障的关系,在“风险控制措施”中,又具体地建立了三大子系统,即“人员安全保障子系统、设备安全保障子系统和安全基础管理子系统”。在“风险控制监督保障”中,又从“培训教育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奖惩考核制度”三项制度加以保障。而“风险预警事故应急”则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和事故应急处理”两方面进行保障。通过实施风险控制落实的方法对策(加强人员教育,提高设备投入力度,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等),使得风险问题库得以解决,风险措施得以落实。风险控制监督保障主要是通过培训教育体系、监督检查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制度上强制和保障职工落实风险控制措施。而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则是针对不可控风险的提前警示和事故发后的应急处理,是不可控风险的提前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董延春.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2】龚力.铁路行车安全管理[M].第1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上一篇:心有阳光便是晴天 下一篇: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