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关键

时间:2022-06-27 07:51:13

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关键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之一,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特别是华南地区或多雨年份发生尤为严重。该病对番茄产量影响很大,损失程度因发病时期不同而异。植株在开花期发病的,会造成植株整株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结果后发病的,损失达60%~70%以上;收获前发病的,损失较轻。

番茄青枯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茄科、豆科、锦葵科等30科植物,如番茄、花生、烟草、马铃薯、红麻等200多种。因此,在生产上,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1 番茄青枯病的主要症状

植株感病后,植株地上部中午时最初呈轻度萎蔫状,黄昏、夜间至早晨仍能恢复。病势继续扩展,全株叶片急剧失水萎蔫,枯萎的叶片仍保持绿色。地上部出现萎蔫后,拔起植株,可见主根尖端变褐色软腐状;剖视茎部维管束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在土壤潮湿的情况下,用手挤压病株,在病部即可流出污白色的细菌益脓。

2 番茄青枯病的病原

番茄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属细菌假单孢杆菌属。菌体两端钝圆,1~3根单极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据研究观察报告: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8~31℃,耐最高温度为41℃,致死温度为51~53℃10分钟。但是,该病菌有些菌系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变化很大。此外,病菌有耐干燥的特点,在水浸情况下2.5天就失去致病力。

3 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特点

番茄青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及病残株或肥料内越冬。翌年在番茄生长季节,尤其是在开花期,病菌可借流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多从番茄根部伤口侵入和繁殖,逐步扩展到维管束,随着输导组织向上蔓延至植株顶端,使病株输导组织受到破坏,水分、养分供不应求,致使植株茎叶枯萎。该病一般在瘠薄的砂砾土、砂土发病重。地下害虫多的地块能加重病害。常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土壤偏酸、钙磷缺乏、管理粗放、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梅雨季节多雨、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番茄青枯病病菌喜高温、高湿、偏酸性环境,最适pH值为6.6。土壤含水量超过25%时,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梅州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5~12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

4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关键

4.1 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用抗青枯病的品种主要有新世纪908、长征906、合作903、抗青19、丹粉1号、丰宝、洪抗1号等。

4.2 实行水旱轮作和西红柿嫁接技术

可把西红柿与非茄科作物葱、蒜、瓜类、十字花科蔬菜或水稻等实行4~5年以上轮作,或采用嫁接技术控制。

4.3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增施钙肥和磷钾,整个生育期忌施尿水和沼气水。

4.4 中耕除草

西红柿苗生长早期,中耕可以深些,以后浅些,到西红柿生长旺盛期,停止中耕同时避免践踏畦面,以防伤根。

4.5 根除病原

若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清洁田园,并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

4.6 药剂防治

4.6.1 田间作业后(中耕除草或采果等田间作业后)做好用药防治,防止伤口感染,减少病害侵入。

4.6.2 在虫害严重的地块,要及时喷药防治虫害,以防造成植物伤口病菌侵染蔓延。

4.6.3 发病初期可用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L,8~10天灌1次,连灌2~3次,防治效果较好。同时加喷一些叶面肥,可以有效促进番茄恢复生长。

(收稿:2013-07-22)

上一篇:红叶石楠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要点 下一篇:果树夏季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