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语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作用

时间:2022-06-27 07:46:43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语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作用

【摘要】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但当今很多大学生词汇认知却仅限于肤浅的辨认式掌握,结果使其语言输出错误百出。究其原因,除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不够正确外,母语的负面影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基于此,通过比较英汉词汇不同,分析汉语负迁移导致大学生写作中出现词汇错误的具体原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减少这些负迁移的策略就成了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英语写作 负迁移 词汇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9-01

一、对比语言学

英语或者外语教学和学习者在教和学这一过程中都普遍认识到,外语的学习更多时候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比较。我国语言学家许余龙 (2003) 曾经对对比语言学下过一个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描述他们的异同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领域。那么对比语言学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许余龙 (2003) 曾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分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并且随着对比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现在能对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因此宏观上有了语音对比语言学,语法对比语言学以及词汇对比学,微观上甚至可以对两种语言的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等等进行对比。所以对比语言学不仅对外语教学和学习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于其他领域比如翻译也提供巨大的帮助。

二、词义负迁移

迁移(transfer)最早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术语,迁移即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被称作正迁移;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对应时,而学习者若还试图借助于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干扰,被称作负迁移。1989年,美国语言学家Odlin认为迁移是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汉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且在英语写作中的干扰作用甚是明显。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所以很多词汇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表达方式不地道。而语言迁移理论会帮助我们认清并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汉语的影响。在不同的层面,受汉语负迁移影响程度不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其词汇层面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

三、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兰州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40篇英语作文,试图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作文中出现哪些词汇层面错误。

通过在限定时间内要求从全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完成英语命题作文,并对这40篇作文进行批阅分析后发现,汉语对英语词汇负迁移的作用非常明显,表1首先列出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别以及所占比重。

Table 1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of lexical transfer classifications in the subjects’ writings

四、汉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现象分析

4.1搭配负迁移

(1)We should dig the potential of the market and motivate graduates to take up jobs in small cities. (挖掘潜力)

虽然“dig”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挖,挖掘”,但指的是“开采”之意。所以这里不能简单地根据汉语词组而简单地进行词项组合。这个动名词搭配的正确的写法应为tap the potential。

(2)I had made large progress in English.(great progress)

large确有“很大的”意思,但更多是指物体体积庞大或空间面积广大,而“很大的进步”我们通常只用great progress。

(3)People should have a good life habit.(living habit)

此处搭配有误的地方为“生活习惯”,正确的英语表达方法应为“living habit”而非“life habit”。

4.2词义负迁移

(4)If the manufacturers keep uplift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they will win back some market. (提高质量)

“uplift”有“提高”的意思,但指的是道德、精神方面的提高。这里可以用“improve”或“enhance”表示在质量方面的提高。

4.3词性负迁移

(5)I will attend to(attend) the meeting.

在该句中“attend”本来是及物动词,但在写作中却往往被学生误加to。英语词汇中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性质和汉语相同,也是以能否带宾语来区分的。英语的大部分动词是及物动词,而其中很多既可以用作及物又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因此在学习英语动词时不能仅仅记住词性,还必须弄清楚一个动词在什么情况下是及物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及物的,这样才能正确使用动词。

五、汉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的思考

根据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假说和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理论,“人类语言结构存在着普遍性(Language/Linguistic Universals),这种语言的普遍性反映了人类的经验过程,反映了人类获得新知识能力的普遍性”。母语和外语在元语言层面的共性所产生的正迁移是有利于外语习得的。另外,母语的习得经验和认知能力也有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外语输入(Input),并协助学习者组织和控制外语输出(Output)。

外语的学习更多时候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比较。事实上,比较不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它更是深刻认识、研究本族语和外语的一种方法。如今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意识到很多时候外语教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比较。事实上,比较不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它更是深刻认识、研究本族语和外语的一种方法。因此,外语教学者应在教学过程中对英汉两种语言所存在的异同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比较,使得学生能对两种语言间所存在的异同有清楚的认识并能转化为两种语言间的正迁移作用。

同时,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也应注意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正确学习新单词并注重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提高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水平,规范英语写作的词汇用法。

参考文献:

[1]Cook,V&Newson, M.Chomskv,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2]Odlin,T..Language transfer[J].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范锋,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的认知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0(08)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关于中职教育德育工作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引导学生诵读的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