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自由观研究

时间:2022-06-27 07:46:21

萨特自由观研究

[摘要]自由问题是萨特哲学的核心问题。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生活于世上并没有什么理由,人是无缘无故地被抛弃在世上。一旦这种抛弃实现,人就有绝对自由。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存在,去进行选择,去介入和干预。自由归根到底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人要对自己的行动和整个世界负责。

[关键词]自由;存在;责任;处境

在萨特早期自由观中,他所描述的自由还仅仅停留在一种纯粹的心理水平,还完全是一种抽象的自由、想象的自由。待至《存在与虚无》的发表,萨特仍然坚持一种“处境中的自由”。时隔17年,萨特在《辨证理性批判》中所论述的自由观又更加深刻了。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他把他人和自己的自由结合起来,他说道:“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它原来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自由,而别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的自由……只有我把别人的自由当作目的时,我才能把我的自由当作目的。”[1]83在《共产党人与和平》中,萨特则试图把个人自由与历史处境结合起来。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最重要的著作,这本书把论述人的绝对自由作为最高目标。萨特在本书中所阐发的自由理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虚无、否定、选择、超越。虚无是自由的基础;否定是自由的条件;选择是自由的表现;超越是自由的结果。萨特指出,自由是在“作为”时通过它的涌现本身自我决定的。自由是逃避介入存在,它是它所是的存在的虚无化。[2]620萨特用“人命定是自由的”来概括绝对自由的思想,他把自由当作是人的宿命,人必须为自己的自由做出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一、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首先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本体论的自由是指自由不被任何所限制的存在,为了论证人的存在和自由是同等的概念,萨特第一次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原理。

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自由先于本质,萨特在此所谓人的本质泛指人的各种有质的规定性的特征(才能、能力、职位、地位)。人一开始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只是偶然性的存在。自由属于有意识的存在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特的自由和意识是相等同的。在他看来,自由首先是一个本体论概念,本体论的自由是指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所限制的存在。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自由是萨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和自为同义。自由并不是人的属性,而是“一切本质的基础”,它与“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

萨特的自由是一种绝对自由,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决定人的存在。他把个人的自由选择所应负的责任与个人的烦恼、孤寂和绝望等情绪联系起来,人们之感到烦恼,正是由于人被绑定为自由的,不能逃避自由,不能逃避在各种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不能逃避对所进行的选择担负责任。人命定是自由的,又由于它并不是一种给定物或一种属性,它就只能在自我选择中自我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自由的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他认为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和否定性,是一种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二、自由与处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人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就是选择行为本身,而不是通过选择获得自由,自由与成功是毫无关系的。承认“人命定是自由的”只是第一步,人在自由选择中,在选择的行动中,才可获得其意义。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介入,介入到处境中去行动,因而自由实质上也就是选择的自由。

萨特认为处境就是自在的偶然性与自由的偶然性的共同产物,在每种具体的、特定的环境下,很难区分那些回到自由中去的和回到自为的原始存在中去的东西,所谓障碍与帮助都是模棱两可的,它们都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才可获得意义,也就是说,人处处可能遇到不是自己建立的障碍或帮助,但只是在自由选择的计划中才可遇到,处境是自由的限制的根据,即自由的人为性。自由就是一种对它为了逃避而应该是偶然性的逃避,同样,处境是一个不允许随意性的天然给定物的自由调整和自由定性。自由就是一种在一个特定的处境中所遇到的特殊障碍,完全衍生于那一处境中的自为之存在的特殊意向,因此是衍生于自由本身。

萨特将处境的限制的根据分为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我处的地点,我的过去,我的周围,我的邻人,我的死亡。处境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处境的显示只能通过自由选择,处境本身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它是中性的,它是完整的人为性。处境并不能阻止人自由选择,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没有一种处境能比另一种处境给人以更多的自由,人在一切处境中都具有同样的自由,处境是自由的产物,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自由选择。

三、自由与责任

萨特关于责任的观点,与自由一样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他认为只要选择的行动有结果,就必须承担它。萨特主张意志上的绝对自由,但不主张滥用自由,即使是处境中的有限的自由,自己也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不负责任地享受。他提出自由的要求就是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他人和世界负绝对责任。但是,萨特的绝对责任理论是扎根于主观随意性,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责任,是脱离社会基础和个人基础的,介入到生活世界时,他命定是自由的。

自由并不是一种值得向往的东西,而是一种不堪承受但又不得不承受的重担。自由总是和责任相联系的。在萨特看来,人的选择是自由的,那么人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萨特强调他的哲学是要人们正视自己的自由,一方面要使人懂得自由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使人懂得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的,希望人为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在烦恼和孤寂中勇敢地承担责任,为所有的人负责。

萨特从“人就是自由”这个角度出发,鼓励人们发挥人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自我设计,自我超越,赋予自己本质,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人的自由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从人格自由的层次来说,人在任何处境中都是自由的。那是一种不受处境影响的心灵自由及由此而来的行动自由。肯定这一点,有利于人们在困难的处境中保持信心,坚守自己的人格信念。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由此可见自由的人可能与社会、集体、他人为敌,其后果自然是人的犯罪堕落。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视他者为地狱,极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突出自我,无视整体是极其危险的。另外,绝对而又无法逃避的自由让人焦虑不安、没有依靠的孤零零的人们对自由失去热情和向往。因此这种绝对的自由也存在一定问题。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620.

作者简介

侯莉云(1989-),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硕士。

上一篇:浅淡隐喻图形在DM广告的设计上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及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