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的一点看法

时间:2022-06-27 06:34:26

【摘要】一、生活活动组织理念 (一)挖掘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生活活动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是重要的课程实施途径,但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常常出现保育与教育相分离的情况,...

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的一点看法

【摘 要】生活活动是儿童在园的根本性活动,生活活动的质量是儿童在园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根本依据。合理、科学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活动必须秉持适宜的生活活动理念,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生活活动 组织 理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93

生活活动是指儿童入园、进餐、饮水、休息、入厕、盥洗、睡眠、散步、活动间隙、离园等环节的活动。生活活动与教学和游戏活动相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生活活动是儿童在园的根本性活动,生活活动的质量是儿童在园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根本依据。

生活活动还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满足儿童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帮助儿童获得一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提高生活和自我服务能力,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等。合理、科学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活动必须秉持适宜的生活活动理念,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生活活动组织理念

(一)挖掘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生活活动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是重要的课程实施途径,但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常常出现保育与教育相分离的情况,使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儿童在生活活动中常常出现听指令或无聊、等待等消极被动行为,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无法得以彰显,教育丧失了良好的契机,浪费了儿童的时间,对儿童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等。

(二)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

由于儿童具有比较显著的个体差异,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却常常是一刀切,对儿童统一要求,步伐整齐一致,如一到午睡时间,大家一起脱衣上床;散步,则一起由此处逛至彼处;要求儿童休息,则大家一起趴在桌子上等,既好笑又无奈。这种无视儿童个体差异的情况,常常导致生活活动效率低下,需要调整以保证儿童个体权益。如可设置一个休息室,休息室布置一些过渡性色调,播放摇篮曲、讲一些温馨的故事等方法,帮助睡眠困难的儿童入睡;大家一起散步时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路线和散步方式,或结伴而行、或独自散步、或观察花草等;儿童休息时,可随意选择坐姿,或阅读书籍、或聊天等。这样,生活活动既充实、有趣,且与儿童需要相符,减少教师声嘶力竭的表演,保存了教师的体力,减少不愉快的磨擦,改善了教幼关系。

(三)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对于生活活动,常常是教师、园长等人员自行决定,基本不会想到考虑儿童的建议,儿童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安排的权利,这不利于培养儿童管理自己生活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让儿童参与自己生活的管理,这样能够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有主人意识。

第一,参与生活活动计划的制定。儿童可与教师一起参与生活活动计划制定,当然,一些教师交接班,离园、就餐时间等除外,儿童可以选择什么时间散步、睡觉、起床等,然后试行,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二,参与食谱计划的制定。教师可与儿童一起讨论早餐、早点、午餐、午点、晚餐等的食谱计划,看看吃什么、怎么吃比较营养等,综合吸取儿童观点,还可组织自助餐等满足儿童需要。

第三,参与生活活动场景的布置。寝室、厕所、盥洗室等是儿童生活活动的典型场所,儿童可对其墙壁、灯光、窗帘、图示、寝具、碗柜等的色彩、造型、图画等提出要求,并参与到对生活场景的布置与更新过程中。

二、生活活动指导策略

(一)进行有效观察

儿童的身体比较柔嫩,各功能系统处于发展时期,儿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是教师的首位责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急救常识,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一些突况或是及时求助。如儿童出现出汗、流鼻涕等现象时及时处理,吃饭、喝水等注意噎、呛等。

(二)营造家庭氛围

为了让儿童不出现强烈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反差,教师可通过营造家庭氛围来指导儿童的生活活动,如进餐时可将餐桌布置成各个小动物的家庭餐桌形式,让儿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家去做客,注意做客的礼节,吃饭前说谢谢,吃饭时不挑食,饭菜搭配着吃,细嚼慢咽,不敲打勺子或筷子,不随意走动等。

(三)采取形象表征

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生活中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获得认识和理解,生活活动中可通过图示等形象表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饮水图示、洗手规则图示、吃饭规则图示、上下楼梯规则图示等,这些图示可分别贴在相应的位置,及时、形象、清晰地提醒着儿童。

(四)创设适宜环境

环境是生活的重要载体,儿童的生活活动依赖于环境。幼儿园应一切从儿童出发,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文化环境,提高生活活动的品质。文化环境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选用和设置与儿童身高相符的桌椅、餐柜、水杯柜、手帕架、水龙头等,易取易放、方便使用,还有便池宽度,房屋建筑应注意保温、采光、干燥、通风等。

(五)转变指导观念

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园内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独生子女带来的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如比较严重的依恋心理、恋亲情结、挑食、不主动进食等情况,这常常让儿童在生活活动中对教师发出求助、求慰信号,不能积极主动克服困难。而教师受传统儿童观影响,认为儿童太小,需要帮助,因此常常越俎代庖,帮助儿童解决“难题”,或是单向发出指令,约束和训斥儿童,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与儿童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指导观念,正确、科学的认识和对待生活活动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儿童形成独立、开放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生命观等。

(六)与家庭密切配合

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家庭对儿童生活行为习惯、生活能力、个性养成等有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同时,儿童的生活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必须形成有效的衔接,以使生活不会产生无序、混乱状态,削减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家长与教师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沟通,使儿童的情况双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家长及时施教,使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得以纠正,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得以保持,避免重复施教等,同时还需注意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七)进行科学的生活规划

科学的生活规划既包括生活时间规划,也包括生活场景规划。幼儿园内的生活是特别需要规划的,机构内各个片区应有所区分,如厨房、消毒房应集中,并远离儿童活动区;医务室、隔离室、办公室等也应与儿童保持相应的距离;资料室、户外场地、音体室、科学宫、电脑房等共用片区应规划各班使用作息时间,以免造成使用空间的拥挤现象,特别是电脑房与电视等辐射源应限制其每日的使用时间,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和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每班的作息安排也应进行科学的规划,既要与整体安排协调一致,以及根据本班实现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八)寻求社区的有力支持

社区资源在儿童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寻求居委会、妇联、消防队、派出所,尤其是社区医院等组织机构的帮助。幼儿园应与社区医院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经常请儿科、牙科等科室的医生来院为教师、儿童家长讲解如何护理、养护、锻炼儿童身体,遇到突发事故如何进行急救等知识,以确保儿童得到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上一篇:数形结合理性之美 下一篇:彰显个性融合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