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湾电视节目《大学生了没》的综艺形态

时间:2022-06-27 03:04:48

浅析台湾电视节目《大学生了没》的综艺形态

摘 要:《大学生了没》是台湾中天电视台一档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谈话综艺类节目,本文试以《大学生了没》的节目形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节目对话形态的处理、综艺形态的融入、两组不同形态的嘉宾三个方面来分析这档台湾娱乐节目。

关键词:节目形态;谈话;综艺;嘉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37-01

《大学生了没》是台湾一档专为大学生所做的谈话综艺节目,由三届金钟奖最佳女主持人陶晶莹、一起合作多年的纳豆与阿ken 共同担任主持人,于2007年在台湾中天电视台首播。该节目每集邀请16位来自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大学兵团”,分享自己对各种话题的看法和见解,每周一至周五23:00―24:00在台湾中天综合台播出。《大学生了没》这档节目自开播以来广受欢迎,备受关注,这与其灵活多样的节目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节目对话形态的处理

(一)话题的设置――紧扣大学生生活、实用性强

从对节目概况的介绍可以得知,《大学生了没》是以话题为中心的节目类型。每一集的主题通过三位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出:

阿ken: “台湾大学生!”

纳豆:“大学生什么?”

陶子:“大学生XXXX!”(注:“XXXX”视当集主题而定)主题的选取与设定都是与当代大学生紧密相关的,有关于大学生学习类的、才艺类的、生活娱乐类的、人际交往类的话题,如“大学生应考超级补贴”、“解读大学科系迷思”、“爱一个人有征兆么”等。

这些话题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类型丰富,不管是学习类的话题还是娱乐类的话题,都细致地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如此一来,保证了每一位“大学兵团”中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有观点可表达。

《大学生了没》之所以能够激起观众如此强烈的共鸣,另外一个操作层面的原因是其所选话题的实用性。《大学生了没》中的话题对马上要进入社会的青年朋友们是非常有帮助和指导性的,大到学习的规划,小到职场面试时的妆容,观众都可以通过“大学兵团”里的学生代表身上发生的故事审视自己,也可以从嘉宾和主持人那里获取他们总结的经验和宝贵的建议,这些都体现了该节目主要的受众群是广大青年观众,并且选题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其节目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出来。

另外,从话题的尺度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了没》这档节目的话题还是比较开放自由的。对于大多数在中国内地传统社会中成长的大学生观众来说,有些话题甚至是难以启齿的,但类似于“大学生中的恋爱心理”、“对两性关系的看法”这种现当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的问题也不会在内地的节目中讨论。因此,《大学生了没》这样的台湾节目的开放性能吸引观众,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窥私欲。

(二)谈话节奏的控制与氛围的营造

谈话类节目自然少不了有足够丰富经验和较快临场反应的主持人,《大学生了没》由一位女主持和两位男主持组成,主要由女主持人陶晶莹控制节目的节奏及谈话的走向,主持人阿ken 作为其辅助,而纳豆负责大部分的插科打诨或者搞笑搞怪的内容。倘若一档节中有的嘉宾滔滔不绝,有的嘉宾得不到说话的机会,谈话线索混乱、不着边际,这样的节目就没有节奏性可言。《大学生了没》中的主持人组合既保证了节目内容的条理性,又不失其幽默风趣的一面,贴合了大学生对娱乐节目的需求。

《大学生了没》中良好的谈话氛围和其周到的舞台设计分不开。首先,由16人组成的“大学兵团”呈三排阶梯式分布在舞台中,这种“阶梯式”的设计保证了主持人能看到每一位大学生及其前面的信息牌(上面有该大学生的姓名及学校),以便在节目中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发言。

其次,鲜艳亮丽的布景使整个节目的气氛活泼、热闹,加强了观赏效果;节目在现场设置了乐队,经常在谈话中见根据谈话内容演奏一些相应的幽默曲调,或者制造出一些搞怪的音效,从而构成对谈话内容的补充和评价,也可以制造出某种需要的效果。

二、综艺形态的融入

(一)表演元素

《大学生了没》虽然是以谈话为主的节目,但是每一集都会请明星嘉宾、大学生嘉宾上来表演,主持人、明星、大学生三者的互动表演特别多,这就增加的节目的趣味性,使之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像纯粹的谈话性节目那样死板,“动静结合”是该节目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

(二)道具的使用和游戏环节

台湾综艺节目中比较擅长运用道具和游戏环节,这些是可以在最小成本的情况下提高趣味性和可看性并拥有搞笑效果的最佳方式。比如在20080325 之“我不喜欢那些星座”这一期,节目安排为大学生兵团和明星嘉宾进行星座分析和塔罗牌占卜,就是一个合理运用道具的例子,这既考虑到了台湾大学生受众对此类活动比较关心的特点,也可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入对明星嘉宾个人特点的评价和未来的预测。游戏环节的设计就更加多样,从回答问题到智力测验、心理测验等等,编导都着重挖掘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趣好玩的环节,通过大学生兵团和明星嘉宾在游戏中有意思的形态和神态来吸引受众。

(三)人性化的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对于一档娱乐节目来说十分重要,它是节目二次包装的必要过程,也是能让节目以最精美的形象呈现给观众的重要手段。

虽然有现场乐队,但《大学生了没》在后期制作中对于音效、音乐还是有二次加工,这样是对节目录制期间声音元素有没有到位的一个补充。再有,通过打上卡通的字幕,也能生动地表现节目中人物的心情和想法。另外,节目剪切也要根据谈话的节奏、才艺表演的节奏来切换。后期制作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当主持人的话题内容设计到不在场的某个明星或者场面时,制作人在后期制作中,会搜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图片出现在画面一角,避免观众费力去搜寻记忆,分散了注意力,同时话题内容的吸引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两组不同形态的嘉宾

(一)大学生兵团――是观众也是嘉宾

娱乐节目分为带观众和不带观众两种形态。《大学生了没》中的观众比较特殊,他们即使观众――坐在“大学生兵团”这个观众席上,当别人发言时他们充当观众的角色聆听并表态或评论;也是嘉宾――和每期三位明星嘉宾、主持人进行互动,并且节目的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大学生们发言的。主持会照顾到每一位大学生嘉宾让他们发言,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言论、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充分的表达出来,以多维多角度的方式阐述每一期的话题。所以这种双重身份的嘉宾安排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充实饱满。

(二)合理运用嘉宾明星元素

邀请明星参与节目可以增加节目的关注度,提高知名度和权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明星也可以通过参加娱乐节目达到宣传自己近期活动(比如签唱会)或者产品(比如书籍、CD的出版)的目的。《大学生了没》中邀请的明星嘉宾并不是简单的露个面或者增加曝光度,编导根据每一期的节目内容,重点挖掘明星嘉宾在他们的学生时代的故事,或者让明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答疑、支招。这种参与方式加强了明星身上“平民”的一面,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四、 结论

一档好的电视娱乐类节目离不开其丰富、精彩的内容,同时,勇于打破主旋律、打破常规化也是一档节目广受好评的必要途径。《大学生了没》的节目形态灵活多样,并不拘泥于“你问我答”的呆板方式,也不仅仅是才艺展现、明星作秀的舞台,它融合了明星谈话、才艺表演、游戏竞赛等多种艺术样式,是一档强调狂欢的现代综艺节目,虽然节目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有缺点和瑕疵,但这其中有更多层面上的优点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轶帆.全民大闷锅的综艺形态.

上一篇:浅谈概念书与书籍形态设计 下一篇:平面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