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科研院所驻地方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27 02:53:23

中央科研院所驻地方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中央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精锐的力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深入分析中央驻地方科研院所引入模式基础上,阐述中央科研院所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成效,并为地方政府吸引和聚集更多中央科研院所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增强地方整体科研创新实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中央科研院所 引入模式 作用成效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41-03

中央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精锐的力量,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源泉,其科研条件、科技力量和开发创新能力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科研院所3673家,其中中央所属科研院所686家。中央科研院所以19%的机构数量占据着78%的科研创新人才和90%的科研经费支出,创造出87%的有效发明专利和84%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成为最具实力的创新主体。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围绕国家区域规划展开布局,加大与中央科研院所合作的力度,努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央科研院所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支撑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的动力源泉,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更成为各个地方政府着力引进的目标资源。

1 中央驻地方科研院所引入基本模式

作为地方政府着力引进和吸收的重要目标,中央科研院所在与地方合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寻求互惠互利的契合点,使中央科研院所在提升自身科研创造水平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纵观中央驻地方科研院所的入驻模式,在我国不同发展时期所特有的体制机制条件之下呈现不同的引进入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整建制搬迁、外设分支机构、成果转化、合作共建和战略联盟等。这些引入模式交叉存在,丰富了地方引进科研创新资源的可选度,有利于更多更好的中央科研院所选择更加合理的模式入驻地方,并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1 整建制搬迁模式

整建制搬迁是指由于国家建设或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央科研院所将研发机构、人员建制等全部资源自愿或非自愿的整体搬迁至另一地区。根据不同发展时期整建制搬迁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搬迁和主动型搬迁两种。

(1)政策性搬迁集中在建国初期以及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受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国家政策驱动,中央科研院所纷纷入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特别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经国家重点投资建设支持,许多中央大院大所进行整建制搬迁,入驻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但却偏僻的地区。诸如中船重工第七研究院725所、石化工程公司、机械工业部第四、第十设计院等12家中央院所相继迁入河南,与当地工业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成为推动地方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之一。

(2)主动型搬迁主要受目标地区资源环境吸引、院所本身扩张需求以及迁出地区资源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当前,科研院所的公益性逐渐被企业制代替,逐渐踏入市场的科研院所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找“奶酪”。对于中央科研院所而言,要想做大做强,地域优势尤为重要,选择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优越、配套设施完善,能够很好支撑其科技创新的地区进行整建制搬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目前科研院所的转移路径来看,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成为中央科研院所迁入的聚集区。这些地区充分利用“洼地效应”,为中央院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如中隧设计院,由于洛阳及周边市场已无法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加之配套服务不完善,致使其在2008年整建制迁入创新环境较好的天津。

1.2 外设分支机构模式

外设分支机构是当前常见的中央院所外迁模式,指随着科研院所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自身发展需要或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目的,中央科研院所在总部机构以外的地区设置分支科研单位,拥有独立科研自,但仍然隶属于中央科研院所总部,在科研方针、政策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现阶段,中央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主动性正在增强,对发展环境的要求逐渐变高,中央院所渴望寻求新的出路,能够确保其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同整建制搬迁模式一样,中央院所极力寻找发展空间广阔、科研基础雄厚、创新环境良好、产业配套齐全、科技政策优惠的地区。与整建制搬迁不同的是,外设分支机构更加灵活和高效。由于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等因素限制,无法或无需进行整建制搬迁时,选择外设分支机构来转移业务成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受河南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央驻豫科研单位已有20家在省外设立分院(所、站、研发中心),包括中船重工集团洛阳725所已相继在上海、北京、佛山等地建设了3个科技开发中心,并在青岛、厦门、榆林建设3个海港试验站。

1.3 成果转化模式

成果转化模式是指中央院所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业、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作为国家科研战略高地和知识创新主体,中央科研院所集聚了人才、项目、设备等多方资源,是优质专利成果的产出重地。如何实现这些专利成果的顺利产出一直是科研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央院所选择成果转化地区,在考虑区域环境、配套设施、人才资源以及优惠政策等基础上,必须考虑该地区是否具备成果转化条件,即保证科研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产业基地、创新园区和企业,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等,具备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出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来此转化。同时,该区聚集武汉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拥有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产业园以及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等,逐步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围绕光电子产业,众多科研院所及其技术人员来此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并进行科技创业。烽火科技、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如今光谷的明星企业,其起步之初都是带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背景。

1.4 合作共建模式

合作共建模式是指中央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组织通过合作形式共同建立科研中心或研发机构等,也可以是围绕大项目好项目开展联合共建,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互补,达到开发与研究的有效性。当中央院所极力寻求市场、拓展影响范围时,由于当地组织更加熟悉本地区发展环境和状况,因此,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是共同发展的有力模式,而政策引导是进行合作共建的关键因素。例如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出台《服务中央在沪科研院所凝聚上海科技创新合力》,突破单位隶属关系的束缚,积极支持中央在沪科研单位围绕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开展开发研究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强科研经费支持,聚集高端科技人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通过“院地合作”、“部市合作”等方式,新建大型科学设施――目前中国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研究所、营养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等新的科研平台;市科委联手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先后组建了新药筛选中心、安全评价中心等科研平台,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创造了良好条件。

1.5 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是指中央科研院所为了获得某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标准,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签订协议,结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破解技术难题,加快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组织形态,目标地区创新主体是达成战略联盟的关键性因素,目标地区必须具备与中央科研院所发展目标相一致、研究领域相协调的创新主体。中央科研院所通过与地方创新主体的互通交流,形成跨学科力量,进行一系列技术配套和集成,形成技术创新链,达到开拓创新、提升实力的目的。例如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杨凌,汇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农林院、美国嘉吉等创新主体,推动了农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杨凌高新区突破地域资源界限,充分发挥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的作用,与北方省区涉农高校和农林科学院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战略联盟,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重大农技项目;组织北方10省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战略联盟。

2 中央科研院所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成效

中央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密集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改制后的中央科研院所具有了双重身份。作为科技型企业,它存在着做大做强企业的内在赢利动机;作为科研机构,它又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1 丰富区域创新资源,增强地方科技实力

随着中央科研院所进驻地方,将会带来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高端领军人物等高水平科技人才。同时,通过建立或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转化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了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中央院所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溢出等手段,加快了地方创新主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从而极大地增强地方科技创新主体的实力。北京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硅谷”,其核心区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拥有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00多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使得中关村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地区,并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2 完善创新链和与产业链,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中央科研院所通过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协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了整体创新链。同时,与地方企业有效进行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完整产业链,带动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地方产业综合实力。如沈阳铁西区通过采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聚集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清华大学工研院北方中心等20多个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2750项,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目前,铁西区已形成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合理、研发功能强大的发展优势,正在努力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基地。

2.3 推动经济规模扩张,带动发展方式转变

在中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战略指引下,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科研院所研发导向逐步由技术推动型向市场拉动型转变,从满足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出发,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收益以及社会价值。中央科研院所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途径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武汉邮电科研究学院拉出了我国第一根光纤,为武汉市发展光纤光缆产业,成为我国光电子产业基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武汉市汉阳地区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武汉水专项”,改变了汉阳地区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武汉市乃至全国水环境治理与改善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3 地方政府吸引和服务中央科研院所的对策建议

中央科研院所具有科研水平高、国际联系多、信息渠道广、综合实力强、引领作用大等特点,对引导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举措吸引和服务中央科研院所的入驻和发展。

3.1 加强顶层设计

为更好地吸引和引导中央科研院所进驻地方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密切与中央科研院所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要树立“大科技”的发展理念,对所有创新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以信息沟通为基础,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依托重要会议、政府门户网站等,在注重加强日常重要信息沟通的同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围绕各自在技术创新、体制建设、政策制订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工作,传递共享双方所需信息。

3.2 引导“创新对接”

各省市在引进中央科研院所过程中,要立足本地优势产业,围绕创新链中断环、弱环部分,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采用联合研发、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主动与中央科研院所进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创新对接”,推动区域创新链构建。如以院市合作、部省共建等形式,建设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以此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

3.3 打造创新平台

功能完善的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中央科研院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服务地方发展的必要载体。各省市要在引进中央科研院所过程中,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园、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为推动中央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搭建对接平台,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院所的进驻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3.4 完善配套政策

有利于中央院所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的优惠、完善的支持政策,是吸引中央院所落户地方的重要因素。各个地方政府要针对中央院所异地发展多方面需求,制定总体性规划和指导性政策,加大对中央院在财政经费投入、税收、土地、人才(户籍、子女、住房)、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政府采购、投融资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中央科研院所的进驻和发展提供良性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殷泽.中央驻洛阳科研院所外迁,当地领导挽留无果[N].经济视点报,2008-03-19.

[3] 贾跃.推进中央驻豫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化[J].河南科技,2004(11):4-5.

[4] 毛冠凤,周恒.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国际人才特区”建设探究[J].当代经济[J],2011(11):118-120.

[5]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S].2011.1.

[6] 潘忠颖.铁西公共研发中心:沈阳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2-27(A9).

上一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组织结构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