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汀·比伯 欧美流行乐坛90后“音乐王子”

时间:2022-06-26 10:15:31

贾斯汀·比伯 欧美流行乐坛90后“音乐王子”

那个男孩,在街角边出现,全身的黑,像是从22世纪来的人,没等人们回过神来,他就鬼魅一样消逝不见了。惊鸿一瞥,比伯出现。

他是新近的全球人气小天王,浓眉大眼,用厚厚刘海遮住前额的90后。有一长串极有分量的头衔。资历和经历尚浅却已经频繁出入各大音乐颁奖典礼,与乐坛赫赫有名的巨星们平起平坐。其实他并没有帅到无以复加的俊朗外形,在很多人眼里,他还是个孩子,这个小孩甚至还未发育成熟,但在最新出炉的《人物》杂志年度“全球最美人物”评选中,他竟然也入选男星榜单。

小小年纪,90后,却荣誉一大把,2012年福布斯全球巨星排行榜第三,2座MTV音乐录像带大奖,8座告示牌Billboard奖杯,5座欧洲MTV音乐奖杯,4座全美音乐大奖,第53届格莱美最佳新人、专辑提名,2011全英音乐奖国际最具突破艺人。

1994年,他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单亲家庭。儿时,为了不让父亲离去,他拼命抓住父亲的衣角不放,然而父亲头也不回离开了他和母亲。他那座爱的城堡顿时坍塌。而母亲,他最爱的母亲却执着地用她无私的爱将爱的城堡一点一点修复,还原。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父亲决绝的离开的那刻已悄然注定他的残缺。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就半开玩笑地抱怨自己“像孩子一样被惊吓,却像成人一样成熟。”除了母亲,没人在意他十岁出头就崩溃过。死亡、黑纱、灵车、甲虫、鬼魂和古堡,他头脑里幻想着那么多阴郁的场景,核心却都是父爱,用讽刺得近乎冷漠的方式渴望爱以及被爱。

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才安全、平和、快乐。即使这快乐是短暂的。于是从五岁起他无师自通,自学了钢琴、打鼓、吉他和小号,然后他把他的心事用声线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偶尔也在人多的场合表演,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望被关注的心,他也一样。

这世界的线索,好像就是一个不知谁在你脚下扔下的什么线团,絮絮索索一路滚下去,带你到不知什么路上,仿佛若有光,就凭直觉继续跟下去。十岁之前,就是这样在仿佛若有光的弯曲小径中,并没有被某种强大力量如醍醐灌顶,他恍惚过来,一路乱走,世界渐次开阔。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爱方面的残缺空白,一路走一路张望,常常被忽然遇到的绝倒景致惊骇,原来还有这样或者那样在天边在眼前,以前是浑天浑地,只有等到后来才知道什么是对这世界的敬畏之心。也就是这颗敬畏之心,他形成了自己的音乐甚至是人生态度——他对音乐的锐利态度不是那样全然的逆反,他想做的不是反对,而是建立起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他关起门来,搭建自己的舞台。自己表演,自己观赏,他当然也幻想着有朝一日成名,然而在不确定的时光里,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

十二岁那年,命运抛给他一个绣球,他接住了,诚惶诚恐。他参加了当地的一次唱歌比赛并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抹着眼泪脸上却是无比灿烂的笑容。这是比伯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他记住了这一时刻。也就是那时起,他忽然长大了,身上的担子重了,他负担的不仅是自己的前程还有母亲的幸福。后来母亲把他比赛的片段放到了视频网站YouTube上。他觉得母亲是为了让父亲看见,没有他的日子她一样能把孩子养育成人,但母亲的解释是让住在其他地方的亲戚们可以看到比伯的表演。母亲不想袒露她的心迹,他也没有执意地问起。

但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倔强的又或是炫耀的举动,却为他铺就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即将改变他的人生。这个人就是亚特兰大资深音乐经纪人斯科特·布劳恩。2007年的一天,布劳恩正躺在床上上网,无意间点到了比伯的家庭视频——比伯正深情并茂地唱着阿瑞萨·富兰克林的歌曲《Respect》。“当时比伯的账户下只有六七个视频,每个也不过有几千的浏览量。但当我听到他清脆的歌声,就觉得他真是个罕有的天才,我欣喜得快要疯掉了。”布劳恩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敏锐的职业直觉告诉他:比伯有巨大潜质和可塑性。然后他很快联系到了比伯的母亲,说服她带着比伯一起飞到亚特兰大与自己碰面。就这样,道路已为他开拓。

之后,布劳恩作为他的经纪人帮他寻找着更好的契机。他有大部分时间和布劳恩在一起,他就像人生的导师,某种程度上又类似父亲的神情,一点一滴,将他推向制高点。

《Baby》视频点击超过七亿,全球第一。首位YouTube观看量达20亿及十八岁之前就拿下三张冠军专辑、在首张专辑发行前就有四首TOP40单曲的歌手。然后他得到了2012年福布斯全球巨星排行榜第三,两座MTV音乐录像带大奖,八座告示牌Billboard奖杯,五座欧洲MTV音乐奖杯,四座全美音乐大奖,第53届格莱美最佳新人、专辑提名,全英音乐奖国际最具突破艺人。

他在音乐的世界里风头正盛。成名后的他,生活中发生了巨变,被围困,被欢呼,被狗仔队追随,即便遇见喜欢的女孩也在想人家是为了什么而来,更重要的是单亲家庭的阴影让人对爱情婚姻恐惧,苦痛,猜疑,无聊,忧愁,伤害,种种现实,无一幸免,他并没有对生活不满意转身就走的勇气。生活在这里,他转身,回头的另一面是什么?还是生活啊!布劳恩告诉他要做更强大的自己,只有更强大才能对生活的琐屑视若无睹。

但无论走多远,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点。音乐就是他的基点。他要从音乐里吸取营养、接受严苛的教育,在更长的时间里,他都将受惠于这个原点的营养。从这个原点出发,出去就是此消彼长的荣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能抵达音乐的巅峰。要走入到音乐的极致里,哪怕风格迥异,但你还是可以辨认出贾斯汀·比伯的印记,以及那种谦默的坚持。

不要停下,在音乐的世界里愈行愈深。一旦停下来就意味着歌者的死去,只能不断的飞翔和漂泊。这个过程不是全然的痛苦和挣扎,有极痛和极快乐,慢慢的,漂泊变成了漂移,生态没有改变,但是状态和心态改变了。这样直接准确,质感步步紧逼,没有或者、游离,这就是他,一定要有重量,但一样要敏感撩人,分明是喝了烈酒。

然而有一段时间,他是低落的。他以为自己能安静的,往内走,像一枚钉子,凿进一面墙。但往往还是不能够。要有定力,要沉着。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被磨损得厉害。曾经音乐里的喜悦,不应是事情的喜悦,而是心灵的喜悦,已经渐渐磨损,虽然他还在唱着,但已经味道不同,只是极力维持原样罢了。布劳恩摸着他的脑袋,平静地对他说:你心里想去哪里呢?比伯,理性在你身体里已经成为教育种下的基因,这个时候,其实去到哪里都值得一试,你的头脑和技艺足够你开始一个新天新地,但此时,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让“系统”在身边稍作歇息,我们的轨迹不是从A到B这么规则,即使有一些兜兜转转,总会回到你心所属的位置。

他要将过去的自己找回来。什么都不想,只单纯为音乐的那种冲劲找寻回来。他当然可以,他是90后,那么年轻,除了年轻的身体,年轻的皮肤和年轻的笑容,他其实还有一颗年轻男人的心。他的心只是一时蒙了灰,还没有变硬,还没有变成那样坚不可摧的人种,他不是完成时态,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人们所喜欢的也正是他身上的这种可能性。无比庞大,无比具备杀伤力。

褪去浮华世界里的影像,单从世俗的生活里观看他,贾斯汀·比伯,全然是另一副样子。他是个刚过青春期的孩子,他身上弥漫着一切青少年的气息,像纹身,喜欢耍帅,对爱情抱有幻想,偶尔脾气暴躁,一般是在早上,对别人也冷冷的,直到他充好电就清醒了。

但他依然害怕走进狭窄封闭的地方、不能活动的地方,他患有幽闭恐惧症。小时候母亲为了谋生计外出挣钱而他被锁在玩具箱中的阴影总挥之不去,如今即使是被成群的粉丝包围他依旧有不安感。

其实说到底,他只是在经历着青少年这一时期的模糊和神秘,表面上显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某种伤感,但更多的是摇摆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逃避的渴望和放任自由的幻想。与其他青少年不同的是,他那一笔音乐上的才华,正象燃烧的荆棘。他跑进了自己的荆棘丛中走不出来了。

上一篇:《财富》全球论坛将落户成都等 下一篇:菲拉格慕 百年时尚奢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