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留点儿不听话的自由

时间:2022-06-26 08:45:58

有一天吃晚饭时,顺便看了一下报纸,突然几个斗大的字“初三生活,不是念书,就是被父母念”映入眼帘。原来,是一个初三学生爬上了楼顶的水塔,他说,自从升入初三,每天不停地考试与念书,已经疲乏得像机器人一样了,回到家还不能放松。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父母就唠叨,连吃饭时看电视也会被训,他觉得每天都是念书、考试、挨骂,无止境的循环使他很烦、很累,所以想去找解脱。我看了非常难过,这种日子的确没什么意义,不能怪孩子烦。问题是,有必要让孩子过得这样生不如死吗?

我们先不谈教育制度,这是我们升斗小民无能为力的地方。回到家里,怎样做父母,却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为人父母,眼光一定要远一点儿。现在的考试成绩10年后一点儿意义也没有。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父母一定要支持他。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即使身上遗传到两个有缺陷的基因,容易罹患忧郁症,但是,只要有大人的关怀,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别人心中还有价值,忧郁症就不容易出现。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随他怎么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钟都计算在内,分秒必争,紧逼盯人,这对孩子内心的感受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一直都肯替我做家事――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做到他离家去上大学――就在于我给他留出了自由的空间,只要他把事情做完,对他怎么做或什么时候做,不做任何限制。比如早上出门前,我交代他洗衣服,下午我回来收衣服时,发现有的衣服干了,有的还是湿的。原来,他晒了一两件后觉得这件事很无聊,就进屋里去打电脑,打了一阵子再出来晒一两件,到我下班时,虽然衣服都晒上去了,但是干湿不一致。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形会很生气,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是有始有终,做一件事就要从头到尾做到完才停止。我想,这个从头到尾并没有规定中间不得停顿,只要他做完了,中间过程可以通融。所以,我并没有骂他,只告诉他:晚上许多昆虫出来觅食,会在衣服上留下肮脏的东西,而太阳的紫外线可以消毒。

孩子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加州大学一位昆虫系教授去亚马孙河采集标本时,被一种小虫叮了一口,把虫卵下到他的皮肤内。结果,这位教授手臂红肿不消,当医生用手术刀划开红肿,里面跑出来好几只蛆。这件事令儿子印象深刻,经我一讲,他就觉得有道理,下一次他晒衣服时,就尽量在中午以前晒好。

给孩子一点儿自由的空间,他便不觉得是被逼做事。一旦觉得有主控权、是自己的决定,他就甘愿得多了。更何况,我们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见得就是最完美的,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任何事情。

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着大人的方式去做、一成不变的话,人类还怎么创新呢?请给孩子一点儿自由发挥的空间,人类文明就来自不完全听父母话的孩子的创意。

上一篇:在商店里和儿子谈性 下一篇:苦瓜滑鸡蛋 酸辣凉粉